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9436 阅读:5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4:16
一种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包括第一舱室、第二舱室和泵站,所述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舱室位于所述第一舱室上方,所述第一舱室的空间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舱室的空间尺寸,所述第一舱室包括压载舱、空舱和泵舱,所述泵舱与所述第二舱室连通,所述泵站包括泵、吸入口和排出口,所述泵设置在所述泵舱及所述第二舱室内,所述吸入口及所述排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泵连接,所述吸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的底部,所述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水陆两栖作业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的保养,与泵站为一体结构,移动方便,机动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移动泵站,特别是一种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
技术介绍
便移动泵站,因为其操作简单、机动性强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便移动泵站主要是用于防洪排涝、农业灌溉、抗旱抢险、水产养殖、临时调水等,其功能简而言之就是抽水。便移动泵站一般是小功率作业,其移动方式多采用车载。随着实际应用中需求的变化,人们对便移动泵站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现有的便移动泵站在陆地上的应用已经很成熟,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不仅会在陆地上使用泵站,水中也同样会用到,比如船厂对一些设备进行调试的时候,一些设备可以在陆地上调试,一些设备需要在水中调试,需要将泵站置于水中抽水,并且泵站吸口的高度也需要调节。现有的泵站大多满足不了这种需求,或者能满足但是造价昂贵,使用和维护都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水陆两栖作业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中,包括第一舱室、第二舱室和泵站,所述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舱室位于所述第一舱室上方,所述第一舱室的空间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舱室的空间尺寸,所述第一舱室包括压载舱、空舱和泵舱,所述泵舱与所述第二舱室连通,所述泵站包括泵、吸入口和排出口,所述泵设置在所述泵舱及所述第二舱室内,所述吸入口及所述排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泵连接,所述吸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的底部,所述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的顶部。上述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中,所述第二舱室上还设置有水密门。上述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中,所述第二舱室的顶部还设置有透气帽和/或泵维修吊耳。上述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中,所述泵舱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的中央,所述压载舱和所述空舱环绕所述泵舱设置。上述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中,所述压载舱和/或所述空舱的顶部还设置有人孔。上述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中,所述压载舱还设置有放泄旋塞。上述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中,所述第一舱室顶部还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的一侧安装有弹簧门。上述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中,所述第一舱室还设置有系缆桩、运输吊耳和/或防撞部件,所述系缆桩及所述运输吊耳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的顶部,所述防撞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的侧面。上述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中,所述第一舱室还设置有海底门,所述海底门相对于所述吸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的底面上,所述海底门上还设置有格栅。上述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中,所述第一舱室和所述第二舱室均为矩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1.能实现水陆两栖作业,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的保养,与泵站为一体结构,移动方便,机动性强;2.使用水密结构,内部隔有压载舱,可以调节其在水中作业时的吃水,实现两栖作业的功能;3.采用漂浮式水中工作模式,吸口位于其底部,并设有格栅防护,可有效地避免因异物的吸入堵塞管路或泵;同时由于该技术可用缆绳进行固定,排出口用软管进行连接,因此在同一水域可实现便移动作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 图1A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俯视图; 图2A为本技术的栗站设置不意图;图2B为图2A的A --- A剖面图; 图3A为本技术的舱室划分示意图;图38为图3么的8 --- 8截面图; 图3C为图3A的C 一 C截面图; 图4A为本技术的第一舱室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技术的第一、第二舱室俯视图; 图4C为图4B的D --- D截面图; 图4D为图4B的E --- E截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 I第一舱室 11压载舱 12空舱 13泵舱 131泵基座14人孔 15放泄旋塞16护栏 161弹簧门17系缆桩 18运输吊耳19防撞部件 10海底门 101格栅 2第二舱室 21水密门 22透气帽 23泵维修吊耳 24电缆管 25直梯3泵站 31泵 32吸入口 33排出口 34管路35蝶形止回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参见图1A — 2B,图1A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俯视图,图2A为本技术的泵站设置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A — A剖面图。本技术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包括第一舱室1、第二舱室2和泵站3,所述第一舱室I和第二舱室2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舱室2位于所述第一舱室I上方,所述第一舱室I的空间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舱室2的空间尺寸,所述第一舱室I和所述第二舱室2优选均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舱室I包括压载舱11、空舱12和泵舱13,所述泵舱13与所述第二舱室2连通以共同作为安置泵的容置空间,所述泵站3包括泵31、吸入口 32和排出口 33,所述泵31设置在所述泵舱13及所述第二舱室2内,所述吸入口 32及所述排出口 33分别通过管路34与所述泵31连接,在排出口 32的连接管路34上还可设置蝶形止回阀35,所述吸入口 32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I的底部,所述排出口 33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I的顶部。参见图3A - 4D,图3A为本技术的舱室划分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B — B截面图,图3C为图3A的C 一 C截面图,图4A为本技术的第一舱室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的第一、第二舱室俯视图,图4C为图4B的D — D截面图,图4D为图4B的E-E截面图。所述泵舱13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I的中央,该泵舱13的底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泵基座131,所述压载舱11和所述空舱12环绕所述泵舱13设置,本实施例中,泵舱13周围有六个压载舱11和一个空舱12。本技术可以调节各个压载舱11的水量,以调节本技术在水中的漂浮姿态和本技术的吃水,来满足吸入口 32的高度,避免水中异物的吸入。所述压载舱11还设置有放泄旋塞15。所述压载舱11和/或所述空舱12的顶部还设置有人孔14 (参见图1B)。为保证本技术在水中使用时人员的安全,所述第一舱室I顶部在工作区域还设置有护栏16,所述护栏16的一侧安装有弹簧门161,弹簧门161打开之后会自动弹回,保证人在工作区域的安全性。在水中应用的时候,为了固定它,要系上缆绳,所以所述第一舱室I还设置有系缆桩17,该系缆桩17设置在所述护栏16的外围,为了避免其与码头碰撞造成损伤,还设置了防撞部件19,该防撞部件19例如可以为防撞轮胎,可以起到缓冲效果,还可设置运输吊耳18,所述系缆桩17及所述运输吊耳18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I的顶部,所述防撞部件19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I的侧面。所述第一舱室I还设置有海底门10,所述海底门10相对于所述吸入口 32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I的底面上,所述海底门10上还设置有格栅10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舱室2上还设置有水密门21。所述第二舱室2的顶部还设置有透气帽22和/或泵维修吊耳23 (参见图1A)。泵维修吊耳23可设置在第二舱室2的顶部一侧,用来将泵31吊起以作维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水密门21进入第二舱室2,第二舱室2的内部有直梯25可以到达泵舱13的底部,第二舱室2及泵舱13内部有照明,有泵3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舱室、第二舱室和泵站,所述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舱室位于所述第一舱室上方,所述第一舱室的空间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舱室的空间尺寸,所述第一舱室包括压载舱、空舱和泵舱,所述泵舱与所述第二舱室连通,所述泵站包括泵、吸入口和排出口,所述泵设置在所述泵舱及所述第二舱室内,所述吸入口及所述排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泵连接,所述吸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的底部,所述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舱室、第二舱室和泵站,所述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舱室位于所述第一舱室上方,所述第一舱室的空间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舱室的空间尺寸,所述第一舱室包括压载舱、空舱和泵舱,所述泵舱与所述第二舱室连通,所述泵站包括泵、吸入口和排出口,所述泵设置在所述泵舱及所述第二舱室内,所述吸入口及所述排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泵连接,所述吸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的底部,所述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的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舱室上还设置有水密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舱室的顶部还设置有透气帽和/或泵维修吊耳。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舱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的中央,所述压载舱和所述空舱环绕所述泵舱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两栖便移动泵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舱和/或所述空舱的顶部还设置有人孔。6.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小型两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善润左伟汤小龙张恩翔赵晴钱君杰胡尚城于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阳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