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骨伤病人转运单,包括基底层、垫层、固定板、充气枕头和垫单,基底层底面设置纵向和横向的加强筋,保证转运单有足够的强度,能把病人抬起,还设置提带,把骨伤病人放置到骨伤病人转运单上,在相应的骨伤部位设置固定板,并通过约束带固定病人的骨伤部位,通过提拉提带直接把转运单和骨伤病人一起放置到病床上,不需要再铺床单等其他的操作过程,操作简单方便,避免对骨伤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加重病情,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的问题,同时在需要给骨伤病人翻身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拉起垫单上相应的手拉孔将病人翻身,不需要直接接触病人的身体,省力快捷,避免翻身过程中对病人造成伤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伤病人转运单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骨伤病人转运单。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对于骨伤病人的转运大多还是利用多人协同抬运的方式,这样不仅操作麻烦、费时费力,还容易再次造成损伤,加重病情,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伤病人转运单,旨在解决骨伤病人在转运时利用多人协同抬运的方式,不仅操作麻烦、费时费力,还容易再次造成损伤,加重病情,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骨伤病人转运单,所述骨伤病人转运单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靠近边沿位置设置两条纵向加强筋,沿所述基底层的宽度方向设置与所述纵向加强筋连系的横向加强筋,所述外侧的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纵向加强筋的连系位置设置提带;设置在所述基底层之上,与所述基底层连接的垫层,所述垫层的面积小于所述基底层的面积;设置在所述垫层之上的充气枕头,所述充气枕头的充气阀门设置在所述充气枕头的一侧;设置在所述垫层之上稳固病人骨伤部位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约束带;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之上的垫单,所述垫单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若干用于帮助病人翻身的手拉孔,所述手拉孔的周围设置环绕所述手拉孔的加强线,所述垫单上设置与所述充气枕头配合的枕套。进一步地,所述基底层上表面与所述垫层的四角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四个弹性固定带,所述弹性固定带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基底层上。进一步地,所述基底层和所述垫层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相互粘接的粘扣带。进一步地,所述基底层上表面固定设置子母扣,所述子母扣的子扣和母扣通过一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垫层上设置供所述连接带穿过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垫层上的弹性扣带。本技术提供的骨伤病人转运单,包括基底层、垫层、固定板、充气枕头和垫单,所述基底层设置纵向和横向的加强筋,保证转运单有足够的强度,能把病人抬起,还设置提带,把骨伤病人放置到骨伤病人转运单上,在相应的骨伤部位设置固定板,并通过固定板上的约束带固定病人的骨伤部位,通过提拉提带直接把骨伤病人放置到病床上,不需要再铺床单等其他的操作过程,操作简单方便,避免对骨伤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加重病情,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的问题。而且在需要给骨伤病人翻身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拉起垫单上相应的手拉孔将病人翻身,不需要直接接触病人的身体,省力快捷,避免翻身过程中对病人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骨伤病人转运单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基底层与垫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底层,2-纵向加强筋,3-横向加强筋,4-提带,5-垫层,6-充气枕头,7-充气阀门,8-固定板,9-约束带,10-垫单,11-手拉孔,12-枕套,13-弹性固定带,14-子母扣,141-阴扣,142-阳扣,143-连接带,15-弹性扣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实施例1提供的骨伤病人转运单包括:基底层1,该基底层I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靠近边沿位置设置两条纵向加强筋2,沿该基底层I的宽度方向设置与纵向加强筋2连系在一起的横向加强筋3,设置加强筋以保证转运单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载骨伤病人的重量,外侧的横向加强筋3与纵向加强筋2的连系位置设置提带4,便于护理人员提拉承载病人的转运单;设置在基底层I之上,与基底层I连接的垫层5,该垫层5的面积小于基底层I的面积,此垫层5可以是海绵层或者其他使病人躺在上面舒服的材质;设置在垫层5之上的充气枕头6,该充气枕头6的充气阀门7设置在充气枕头6的一侧,可以充气调节高度,便于骨伤病人使用;设置在垫层5之上稳固病人骨伤部位的固定板8,该固定板8上设置约束带9,固定板8的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选定合适的形状,该固定板8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抽出,方便使用;设置在固定板8之上的垫单10,该垫单1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若干用于帮助病人翻身的手拉孔11,该手拉孔11的周围设置环绕手拉孔11的加强线,垫单10上设置与充气枕头6配合的枕套12。作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基底层I上表面与垫层5的四角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四个弹性固定带13,该弹性固定带13的两端固定在基底层I上。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基底层I和垫层5上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相互粘接的粘扣带,使用简单,便于拆卸垫层5。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基底层I上固定设置子母扣14,该子母扣14的阴扣141和阳扣142通过一连接带143固定连接,垫层5底面上设置供连接带143穿过的两端固定在垫层5上的弹性扣带15,该子母扣14即为常见的按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给出本技术提供的骨伤病人转运单的具体使用方法:1.将骨伤病人转运单的基底层1、垫层5、固定板8、垫单10等安置好,包括根据具体情况对充气枕头6进行充气;2.将骨伤病人放置到骨伤病人转运单上;3.用固定板8上的约束带9把骨伤病人的骨伤部位固定到固定板8上,使骨伤部位相对稳固;4.护理人员相互配合提起提带4抬起骨伤病人转运单,并将转运单和病人一起放置到病床上;5.将基底层I上设置的提带4固定到病床上,以固定转运单;6.在骨伤病人需要翻身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拉起垫单10—侧的手拉孔11,慢慢将病人翻身,不直接接触病人的身体,避免对病人造成伤害。当然,上述仅给出了简单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但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的骨伤病人转运单,包括基底层1、垫层5、充气枕头6、固定板8和垫单10,基底层I设置纵向加强筋2和横向加强筋3,保证转运单有足够的强度,能把病人抬起,还设置提带4,把骨伤病人放置到骨伤病人转运单上,在相应的骨伤部位设置固定板8,并通过固定板8上的约束带9固定病人的骨伤部位,通过提拉提带4抬起转运单,直接把转运单和骨伤病人一起放置到病床上,不需要再铺床单等其他的操作过程,操作简单方便,避免对骨伤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加重病情,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的问题。而且在需要给骨伤病人翻身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拉起垫单10上相应的手拉孔11将病人翻身,不需要直接接触病人的身体,省力快捷,避免翻身过程中对病人造成伤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伤病人转运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伤病人转运单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靠近边沿位置设置两条纵向加强筋,沿所述基底层的宽度方向设置与所述纵向加强筋连系的横向加强筋,所述外侧的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纵向加强筋的连系位置设置提带;设置在所述基底层之上,与所述基底层连接的垫层,所述垫层的面积小于所述基底层的面积;设置在所述垫层之上的充气枕头,所述充气枕头的充气阀门设置在所述充气枕头的一侧;设置在所述垫层之上稳固病人骨伤部位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约束带;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之上的垫单,所述垫单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若干用于帮助病人翻身的手拉孔,所述手拉孔的周围设置环绕所述手拉孔的加强线,所述垫单上设置与所述充气枕头配合的枕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伤病人转运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伤病人转运单包括: 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靠近边沿位置设置两条纵向加强筋,沿所述基底层的宽度方向设置与所述纵向加强筋连系的横向加强筋,所述外侧的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纵向加强筋的连系位置设置提带; 设置在所述基底层之上,与所述基底层连接的垫层,所述垫层的面积小于所述基底层的面积; 设置在所述垫层之上的充气枕头,所述充气枕头的充气阀门设置在所述充气枕头的一侧; 设置在所述垫层之上稳固病人骨伤部位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约束带; 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之上的垫单,所述垫单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若干用于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