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饮水机,包括:原水箱,其为固定式水箱并用于盛装原水;平衡水箱,其设置于原水箱上部并与原水箱一体成型,原水箱中的水经水泵泵送至平衡水箱;加热体组件,其设于平衡水箱下游并通过平衡水箱出水管路与平衡水箱连通,平衡水箱中的水从底部流出经加热体组件加热后从出水龙头流出供饮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平衡水箱与原水箱的一体式设计,进一步简化了平衡水箱的结构,减少了零件数量,保证原水箱有足够的容积;还可有效避免水质的二次污染,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水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水机,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固定式水箱的饮水机。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饮水机有的采用固定式水箱,这些固定式水箱通常包括串联的原水箱和平衡水箱,而平衡水箱一般相对原水箱采用独立设置的方式,这种独立式的平衡水箱设计,会导致饮水机中的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造成产品开发和制造成本高,而且比较容易漏水;有的平衡水箱虽然体积不大,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组件装配在原水箱区域内,制造和装配成本高而且在饮水机内部的容积一定的情况下会影响原水箱的容积,严重影响饮水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通过平衡水箱与原水箱的一体式设计,不但可以避免上述问题,进一步简化了平衡水箱的结构,减少了零件数量,保证原水箱有足够的容积,还可有效避免水质的二次污染,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饮水机,包括:原水箱,其为固定式水箱并用于盛装原水;平衡水箱,其设置于原水箱上部并与原水箱一体成型,原水箱中的水经水泵泵送至平衡水箱;加热体组件,其设于平衡水箱下游并通过平衡水箱出水管路与平衡水箱连通,平衡水箱中的水从底部流出经加热体组件加热后从出水龙头流出供饮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平衡水箱的进水口设于平衡水箱的上部,平衡水箱与原水箱之间设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溢流挡板形成。上述技术方案中,溢流挡板一体成型在平衡水箱与原水箱的接口处。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体组件包括石英管加热体,石英管加热体下部设有防干烧元件。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体组件上设有加热体排气管路,加热体排气管路与大气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平衡水箱与原水箱一体成型结构设计,可在饮水机内部空间一定的情况下不影响原水箱的容积;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有效简化了整机结构并减少了部件数量;2、在加热体组件的下部设置了防干烧元件,在缺水的状态下可报警提醒加水并切断加热体的电源停止加热,从而保护加热体组件并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3、在石英管加热体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排气管路,可以有效控制加热体中的气体压力,避免从出水龙头流出的饮用热水喷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饮水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体式平衡水箱和原水箱的立体图(侧视角);图3是本技术一体式平衡水箱和原水箱的立体图(上视角,示出溢流板和溢流口)。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原水箱;2_防干烧元件;3-水泵;4_平衡水箱出水管路;5_平衡水箱进水管路;6-出水龙头排气孔;7_出水龙头出水嘴;8_加热体出水管;9_加热体排气管路;10_加热体组件;11-平衡水箱;111-平衡水箱进水口; 112-平衡水箱出水口; 113-平衡水箱溢流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的饮水机包括原水箱I和与原水箱I 一体成型的平衡水箱11,平衡水箱11设置在原水箱I上部。饮水机中还设有水泵3和加热体组件10。原水箱I中的水通过水泵3将水泵送至平衡水箱进水管5中,水在平衡水箱进水管路5中上行并从平衡水箱进水口 111 (参见图2)进入平衡水箱11,平衡水箱11中的水从其底部的平衡水箱出水口 112 (参见图2)流出并经平衡水箱出水管路4流入加热体组件10,水经加热后可从出水龙头出水嘴7流出供饮用。进一步如图2、3所示,平衡水箱11的作用是控制进入加热体组件10的水量和进水速度,从而控制加热体工作时的出水量和出水温度,因此平衡水箱11内需要保持一定的水量上限,在平衡水箱11与原水箱I的溢流口 113处设有溢流挡板,该溢流挡板可以采用插装在溢流口处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与原水箱1、平衡水箱11 一体成型的方式或其它类似的方式固定,只要能满足在平衡水箱11中的水超过设计容量的情况下能够从溢流板上方的溢流口 113回流至原水箱I中即可。平衡水箱11采用与原水箱I 一体成型设计,既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平衡水箱的漏水现象,同时因为减少了独立部件的数量,大大降低了平衡水箱的占用空间,可为原水箱I提供足够的需要的容积。进一步如图1所示,为了避免在加热体组件10 (本实施例中采用石英管加热体)在缺水状态下仍继续加热导致的干烧现象,本技术在加热体组件10的下部设置了防干烧元件,在缺水的状态下可报警提醒加水并切断加热体的电源停止加热,从而保护加热体组件并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加热体组件10中的石英管加热体上设有排气管9,该排气管与大气连通,可以有效控制加热体中的气体压力,保证从出水龙头出水嘴7中流出的饮用热水不喷溅。本技术的上述结构设计使得饮水机包括三个工作模块,即原水箱通过其底部的水泵和与原水箱一体成型的平衡水箱联通并由防干烧元件控制构成饮水机的供水系统模块;平衡水箱和石英管加热体及原水箱连通构成饮水机的进水平衡系统模块;饮水机出水龙头的出水口和排气口分别和石英管加热体的出水口和排气口连通构成饮水机的出水平衡系统模块。本技术采用平衡水箱与原水箱一体成型结构设计,可在饮水机内部空间一定的情况下不影响原水箱的容积;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有效简化了整机结构并减少了部件数量。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其为固定式水箱并用于盛装原水;平衡水箱,其设置于所述原水箱上部并与原水箱一体成型;原水箱中的水经水泵泵送至平衡水箱;加热体组件,其设于所述平衡水箱下游并通过平衡水箱出水管路与平衡水箱连通,平衡水箱中的水从底部流出经加热体组件加热后从出水龙头流出供饮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水箱,其为固定式水箱并用于盛装原水; 平衡水箱,其设置于所述原水箱上部并与原水箱一体成型;原水箱中的水经水泵泵送至平衡水箱; 加热体组件,其设于所述平衡水箱下游并通过平衡水箱出水管路与平衡水箱连通,平衡水箱中的水从底部流出经加热体组件加热后从出水龙头流出供饮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水箱的进水口设于平衡水箱的上部,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茂森,沈选举,方德勇,
申请(专利权)人: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