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置物架切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44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线材置物架切边机,其包括一机体、一驱动机构、一复式刀座、一承置座、一工件固定机构及两挡止件。其中机体,是于一底座上设置一箱型座体,箱型座体内部形成一储油槽,顶面设置一平台;驱动机构是于机体上设置一马达连动一皮带轮,皮带轮连接一贯穿箱型座体的曲轴,曲轴上枢设有复数连杆枢结轴柱,该轴柱穿出箱型座体顶面与复式刀座锁结,复式刀座正面设置复数刀具固定槽供刀具装设,承置座固设于箱型座体顶面,工件固定机构是由两油压缸带动一滑靠于平台上的连动横杆,连动横杆上锁设复数工件固定块;因此,可将线材置物架置于承置座上,通过工件固定机构卡固定位,简便、快速进行倒角切削加工。(*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边机,尤其涉及一种可同时对线材置物架单侧所有金属杆端部进行倒角切削加工,以达到省时、省工的线材置物架切边机
技术介绍
一般线材置物架是由金属杆纵、横交叉焊接而成,其金属杆端部呈圆形平切面,具有尖锐的棱角,使用时相当容易发生割伤人的情形,并且目前线材置物架大都会在成型后将金属杆端部切削成斜面状倒角,以获得较佳的使用安全性;上述切削动作所使用的熟知线材置物架切边机,其机台上仅设置有一上下往复作动的主轴及刀座,故只能装设单一刀具做单点切削加工,切削动作费时、费工,产能无法提升,不符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设计人鉴于此,考虑技术的意念,本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精益求精的目的,积极不断地加以研究改良,并经多方探讨与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推出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材置物架切边机,其包括一机体、一驱动机构、一复式刀座、一承置座、一工件固定机构及两挡止件,其中机体是于一底座上设置一箱型座体,该箱型座体内部形成一储油槽,顶面设置一平台;驱动机构是于机体的底座上设置一马达,马达以皮带连接一皮带轮,皮带轮的中心孔连接一贯穿箱型座体的曲轴,曲轴上枢设有复数连杆,各连杆自由端分别枢结穿出箱型座体顶面作直线运动的轴柱;复式刀座与驱动机构的轴柱锁结固定,且可由轴柱带动上下往复运动,其背面两侧各设置一辅助导引升降装置,可由轴柱带动上下往复运动,进行切削动作,正面设有复数刀具固定槽,供刀具装设固定;承置座固定架设于箱型座体顶面的平台上,供线材置物架加工时置放,其后侧上端转角设置一抵靠斜面;工件固定机构是于箱型座体的平台前侧设置两油压缸,两油压缸的活塞杆端部结合一连动横杆,连动横杆上锁设有复数工件固定块,且该工件固定块与承置座间以螺丝锁结,限制工件固定块仅可前后滑移,两挡止件设置于箱型座体两侧上方,用以限制线材置物架切削加工时翻转的角度;因此,可将线材置物架平置于承置座上,通过工件固定机构卡固定位,并配合手动方式翻转线材置物架,简便、快速进行倒角切削加工。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其是由驱动机构带动复式刀座上下往复运动,配合复式刀座上所欲加工的线材置物架装设适当数量的刀具,并且一次同时对线材置物架单侧所有的纵向金属杆端部进行倒角切削加工,因而加工动作省时、省工,加工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升。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其进行倒角切削时,线材置物架欲进行切削的侧边卡固于承置座与工件固定块间定位,因而不会因切削的反作用力,造成线材置物架往上弹起,且可简便进行切削加工,达到较佳的便利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其是利用曲轴方式带动复式刀座上下往复作动,并配合两辅助导引升降装置的辅助导引,故其进行切削加工时可确保复式刀座保持左右平均的垂直升降,而不会有卡死状态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局部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反面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加工动作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的加工动作示意图(二)。图7是本技术的加工动作示意图(三)。图8是本技术的加工动作示意图(四)。附图标识10 机体11 底座12 座体121 平台20 驱动机构21 马达22 皮带23 皮带轮24 曲轴25 连杆26 轴柱27 油封28 限位板 30 复式刀座31 辅助导引升降装置 32 刀具固定槽33 刀具331 切削缺口 40 承置座41 抵靠斜面50 工件固定机构 51 油压缸52 连动横杆 53 工件固定块531 卡抵部532 长形孔532 长形孔60 挡止件70 线材置物架71 横向金属杆72 纵向金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配合附图,并结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图1的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的本技术的立体局部剖面图、图3的本技术的反面立体外观图及图4的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所示,其包括一机体10、一驱动机构20、一复式刀座30、一承置座40、一工件固定机构50及两挡止件60,其中;机体10是于一底座11上设置一箱型座体12,该箱型座体12内部形成一储油槽,灌注适量的润滑油,顶面设置一平台121;驱动机构20是于机体10的底座11上设置一马达21,马达21转轴以皮带22连接一皮带轮23,皮带轮23的中心孔连接一贯穿箱型座体12的曲轴24,曲轴24上等距枢设有复数连杆25,各连杆25自由端分别枢结作直线运动的轴柱26,该轴柱26穿出箱型座体12顶面,且于该曲轴24及轴柱26穿出箱型座体12处各设有油封27,以及于箱型座体12内部上段设有对合夹置轴柱26的两限位板28,限制轴柱26的行径;复式刀座30呈长方形体,与驱动机构20的轴柱26上端锁结固定,且可由轴柱26带动上下往复运动,另外其背面两侧各设置一滑轨式辅助导引升降装置31,正面设有复数刀具固定槽32,依据需要选择装设适当的刀具33,该刀具33下端设有至少一ㄇ形切削缺口331;承置座40固定架设于箱型座体12顶面的平台121上,可依据使用需要活动调整位移,该承置座40后侧上端转角设置一如图5所示的45度抵靠斜面41;工件固定机构50于箱型座体12的平台121前侧设置两油压缸51,两油压缸51的活塞杆端部结合一滑靠于平台121上的连动横杆52,连动横杆52上锁设有复数工件固定块53,该工件固定块53的前端设置一如图5所示的波浪状卡抵部531,工件固定块53上设有一长形孔532以供螺丝穿套与承置座40顶面锁结,限制工件固定块53仅可前后滑移而无法脱离;两挡止件60设置于箱型座体12两侧上方,可依据需要活动调整。另外,如图5的本技术的加工动作示意图(一)、图6的本技术的加工动作示意图(二)、图7的本技术的加工动作示意图(三)及图8本的技术的加工动作示意图(四)所示,其进行切削加工时,由驱动机构20的马达21连动皮带轮23及曲轴24转动,使连杆25随曲轴24转动进行回摆,且带动轴柱26及复式刀座30上下往复运动,通过控制油压缸51的活塞杆缩回,带动横向连杆52及工件固定块53往复式刀座30相对向移动,将线材置物架70平置于承置座40上,使线材置物架70一侧边的横向金属杆71抵靠于承置座40的抵靠斜面41,接着控制油压缸51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横向连杆52及工件固定块53往复式刀座30方向移动,使工件固定块53的卡抵部531卡抵于上述横向金属杆71上缘,再以手动方式将线材置物架70相对侧边往上提起,使线材置物架70的纵向金属杆72端部逐步倾斜突伸至刀具33的切削缺口331内,进行倒角切削动作,当线材置物架70贴抵两挡止件60时,即完成预定角度的倒角切削者。由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知本技术具有下述的有益效果1.其是由驱动机构20带动复式刀座30上下往复运动,配合复式刀座30上所欲加工的线材置物架70装设适当数量的刀具33,可一次同时对线材置物架70单侧所有的纵向金属杆72端部进行倒角切削加工,因而加工动作省时、省工,并可降低加工成本,提高产能符合经济效益。2.其进行倒角切削时,线材置物架70欲进行切削的侧边卡固于承置座40的抵靠斜面41与工件固定块53的卡抵部531之间定位,因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材置物架切边机,其包括一机体、一驱动机构、一复式刀座、一承置座、一工件固定机构及两挡止件,其特征在于,机体,是于一底座上设置一箱型座体,箱型座体内部形成一储油槽,顶面设置一平台;驱动机构,是于机体的底座上设置一马达,马 达以皮带连接一皮带轮,皮带轮连接一贯穿箱型座体的曲轴,曲轴上枢设有复数连杆,各连杆自由端分别枢结作直线运动的轴柱,该轴柱穿出箱型座体顶面;复式刀座,架设于箱型座体之平台上,其正面设置复数刀具固定槽,背面与驱动机构的轴柱头部锁结固定; 承置座,固定架设于箱型座体顶面之平台上,其后侧上端转角设置一抵靠斜面;工件固定机构,是于箱型座体的平台前侧设置两油压缸,两油压缸的活塞杆端部结合一连动横杆,连动横杆上锁设有复数工件固定块,该工件固定块与承置座间以螺丝锁结;   挡止件,设置于箱型座体两侧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惠婷
申请(专利权)人:隆升晖铁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