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拉伸法杨氏模量测量系统,包括测量系统和读数系统,所述测量系统包括第一底盘、支柱、支柱下固定板、支柱上固定板、光杠杆以及上夹头和下夹头,还包括一顶联板、滑动联板、拉力计、螺杆以及两导向杆,所述顶联板通过两连接板与用于支撑支柱下固定板的两支撑板相连;在顶联板上方还设有一把手;所述拉力计与滑动联板固定连接,该拉力计上端与下夹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克服现有测量系统由于人眼相对位置的改变造成的测量困难,并能够克服因为钢丝受力改变导致的扰动及人眼位置造成的读数影响,同时能够提高杨氏模量的测量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拉伸法杨氏模量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大学物理实验室中金属丝杨式模量测量系统主要由支架、水平仪、夹头、砝码托、钢丝、光杠杆、砝码、望眼镜及发光标尺系统组成。杨氏模量的测量难点在如何将材料因外力的改变而导致的形变量测量出来,老式的杨氏模量测量系统通过在砝码托上加减砝码来改变钢丝所受到的力从而改变光杠杆的仰角变化,进而引起从望眼镜中观察到的发光标尺数据变化来达到将钢丝的微小变化放大从而进行测量的目的,这样读出来的数据精确度不高。由于目前的测量过程中主要通过砝码对待测钢丝进行拉伸,这样当毎加一次砝码后,待测钢丝的下端就会产生扰动,从而造成系统会因受力发生变化导致观测数据发生长时间微小的变化造成读数困难,在通过望眼镜读数据时人眼相对望眼镜目镜相对位置的上下微小改变也会造成相应的读数误差。并且因为砝码质量固定,这样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待测钢丝所受到的力是间断的,使得导致数据不能连续测量,也不利于准确测量出待测钢丝的杨氏模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拉伸法杨氏模量测量系统,该测量仪器能够克服现有测量系统由于人眼相对位置的改变造成的测量困难,并能够克服因为钢丝受力改变导致的扰动及人眼位置造成的读数影响,同时能够提高杨氏模量的测量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拉伸法杨氏模量测量系统,包括测量系统和读数系统,所述测量系统包括第一底盘、支柱、支柱下固定板、支柱上固定板、光杠杆以及上夹头和下夹头,所述支柱下固定板通过两支撑板固定在第一底盘上,所述支柱为竖直设置的两根,两支柱的下端与支柱下固定板固定连接,两支柱的上端与支柱上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夹头与在支柱上固定板固定,在支柱下固定板上开有能使下夹头穿过的通孔,所述光杠杆包括反光镜、支架和三个支脚,其中,一支脚与反光镜相连,另两支脚与支架固定连接,测量时,所述下夹头位于该通孔内,与反光镜相连的支脚置于下夹头上表面,另外两支脚位置于支柱下固定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顶联板、滑动联板、拉力计、螺杆以及两导向杆,所述顶联板通过两连接板与用于支撑支柱下固定板的两支撑板相连;所述滑动联板上开设有两供导向杆穿过的的导向孔以及一与螺杆配合的螺孔,两导向杆分别从两导向孔穿过后两端分别与顶联板和第一底盘固定连接,该螺杆从螺孔穿过后两端均通过转动轴承与顶联板和第一底盘相连;在顶联板上方还设有一把手,所述把手与螺杆相连,通过转动该把手能够使螺杆转动,从而带动滑动联板上下移动;所述拉力计与滑动联板固定连接,该拉力计上端与下夹头固定连接,通过下夹头将拉力计与待测丝相连,从而对待测丝进行拉伸。 进一步地,与所述把手相连有一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穿过顶联板后与一主动齿轮相连,在螺杆的上部还固定有一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把手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配合带动螺杆转动,该传动杆也通过转动轴承与顶联板相连。 进一步地,在两导向杆与滑动联板之间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与滑动联板固定连接。能降低导向杆与滑动联板之间的摩擦,更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读数系统包括第二底盘、载物板、激光器以及游标卡尺,所述载物板通过两支撑板固定在第二底盘上,所述激光器安装在载物板上,所述游标卡尺通过夹持装置竖直安装在载物板上,其靠近零刻度线的一端与夹持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在第一底盘和第二底盘上均设置有3个用于调节平衡的调平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通过拉力计对待测丝进行加力,能够实现连续测量,同时拉力计只能在竖直方向移动,避免了加力后待测丝出现扰动的情况,从而避免因为钢丝受力改变产生的扰动造成的读数影响,能够提高杨氏模量的测量精度;2.测量时,通过光杠杆将激光器发出的光反射到游标卡尺上,直接在游标卡尺上进行读数,从而能够克服现有测量系统由于人眼相对位置的改变造成的读数困难,使读数更加容易、准确,从而提高杨氏模量的测量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技术的计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中:1—第一底盘,2—支柱,3—支柱下固定板,4—支柱上固定板,5—光杠杆,6—顶联板,7—滑动联板,8—导向杆,9—螺杆,10—把手,11—第二底盘,12—载物板,13—激光器,14—游标卡尺,15—夹持装置,16—待测丝。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一种新型拉伸法杨氏模量测量系统,包括测量系统和读数系统,所述测量系统包括第一底盘1、支柱2、支柱下固定板3、支柱上固定板4、光杠杆5以及上夹头和下夹头,所述支柱下固定板3通过两支撑板固定在第一底盘1上,所述支柱2为竖直设置的两根,两支柱2的下端与支柱下固定板3固定连接,两支柱2的上端与支柱上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上夹头与在支柱上固定板4固定,在支柱下固定板3上开有能使下夹头穿过的通孔。所述光杠杆5包括反光镜、支架和三个支脚,其中,一支脚与反光镜相连,另两支脚与支架固定连接,该光杠杆5为成熟的现有产品,测量时,所述下夹头位于该通孔内,与反光镜相连的支脚置于下夹头上表面,另外两支脚位置于支柱下固定板3上。 还包括一顶联板6、滑动联板7、拉力计、螺杆9以及两导向杆8,所述顶联板6通过两连接板与用于支撑支柱下固定板3的两支撑板相连;所述滑动联板7上开设有两供导向杆8穿过的的导向孔以及一与螺杆9配合的螺孔,两导向杆8分别从两导向孔穿过后两端分别与顶联板6和第一底盘1固定连接,该螺杆9从螺孔穿过后两端均通过转动轴承与顶联板6和第一底盘1相连;在顶联板6上方还设有一把手10,所述把手10与螺杆9相连,通过转动该把手10能够使螺杆9转动,从而带动滑动联板7上下移动;所述拉力计与滑动联板7固定连接,该拉力计上端与下夹头固定连接,通过下夹头将拉力计与待测丝16相连,从而对待测丝16进行拉伸。在两导向杆8与滑动联板7之间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与滑动联板7固定连接,这样能降低导向杆8与滑动联板7之间的摩擦,更便于操作。 所述读数系统包括第二底盘11、载物板12、激光器13以及游标卡尺14,所述载物板12通过两支撑板固定在第二底盘11上,所述激光器13安装在载物板12上,所述游标卡尺14通过夹持装置15竖直安装在载物板12上,其靠近零刻度线的一端与夹持装置15相连。安装时,所述游标卡尺14可位于背离激光器13光束的一侧,这样不会对激光器13发出的光束造成影响;该游标卡尺14也可安装于与激光器13光束相同的一侧,并且在夹持装置15上开始供光束穿过的通孔,这样即使反光镜偏转角度很小,也能是反射光束射向游标卡尺14,能够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具体实施时,与所述把手10相连有一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穿过顶联板6后与一主动齿轮相连,在螺杆9的上部还固定有一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把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拉伸法杨氏模量测量系统,包括测量系统和读数系统,所述测量系统包括第一底盘、支柱、支柱下固定板、支柱上固定板、光杠杆以及上夹头和下夹头,所述支柱下固定板通过两支撑板固定在第一底盘上,所述支柱为竖直设置的两根,两支柱的下端与支柱下固定板固定连接,两支柱的上端与支柱上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夹头与在支柱上固定板固定,在支柱下固定板上开有能使下夹头穿过的通孔,所述光杠杆包括反光镜、支架和三个支脚,其中,一支脚与反光镜相连,另两支脚与支架固定连接,测量时,所述下夹头位于该通孔内,与反光镜相连的支脚置于下夹头上表面,该光杠杆的另外两支脚位置于支柱下固定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顶联板、滑动联板、拉力计、螺杆以及两导向杆,所述顶联板通过两连接板与用于支撑支柱下固定板的两支撑板相连;所述滑动联板上开设有两供导向杆穿过的的导向孔以及一与螺杆配合的螺孔,两导向杆分别从两导向孔穿过后两端分别与顶联板和第一底盘固定连接,该螺杆从螺孔穿过后两端均通过转动轴承与顶联板和第一底盘相连;在顶联板上方还设有一把手,所述把手与螺杆相连,通过转动该把手能够使螺杆转动,从而带动滑动联板上下移动;所述拉力计与滑动联板固定连接,该拉力计上端与下夹头固定连接,通过下夹头将拉力计与待测丝相连,从而对待测丝进行拉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拉伸法杨氏模量测量系统,包括测量系统和读数系统,所述测量系统包括第一底盘、支柱、支柱下固定板、支柱上固定板、光杠杆以及上夹头和下夹头,所述支柱下固定板通过两支撑板固定在第一底盘上,所述支柱为竖直设置的两根,两支柱的下端与支柱下固定板固定连接,两支柱的上端与支柱上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夹头与在支柱上固定板固定,在支柱下固定板上开有能使下夹头穿过的通孔,所述光杠杆包括反光镜、支架和三个支脚,其中,一支脚与反光镜相连,另两支脚与支架固定连接,测量时,所述下夹头位于该通孔内,与反光镜相连的支脚置于下夹头上表面,该光杠杆的另外两支脚位置于支柱下固定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顶联板、滑动联板、拉力计、螺杆以及两导向杆,所述顶联板通过两连接板与用于支撑支柱下固定板的两支撑板相连;所述滑动联板上开设有两供导向杆穿过的的导向孔以及一与螺杆配合的螺孔,两导向杆分别从两导向孔穿过后两端分别与顶联板和第一底盘固定连接,该螺杆从螺孔穿过后两端均通过转动轴承与顶联板和第一底盘相连;在顶联板上方还设有一把手,所述把手与螺杆相连,通过转动该把手能够使螺杆转动,从而带动滑动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利春,彭川黔,张锋,廖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