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奶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有助于心脏健康的酸牛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有助于心脏健康的酸牛奶,其中,牛乳、白砂糖、增稠剂、乳酸菌、植物甾醇(酯)或植物甾烷醇(酯),混合后按照常规的生产方法制备酸奶,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如下(按1000毫升重量组分计):白砂糖50-80克;增稠剂3-8克;乳酸菌0.02-0.08活力单位/千克;还添加有:植物甾醇酯2.6-54克或植物甾醇1.6-34克或植物甾烷醇8-53克或植物甾烷醇酯5-32克;其余为鲜牛奶。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对各种消费人群尤其是胆固醇偏高者有显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奶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有助于心脏健康的酸牛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
技术介绍
在欧洲,每年约有400万人死于心脏及心血管疾病,即占所有致死原因的46%;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脏疾病和中风(大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每年全球大约有2500万人死于心脏疾病。专家认为,50%的心脏及心血管疾病通过相应均衡营养可预防或避免。引起心脏疾病的相关因素有吸烟、过大的精神压力、自身免疫力下降、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据估计,全球范围内18%的心血管疾病和56%的缺血性心脏病都是由高胆固醇直接或间接引起,导致大约440万人死亡。大约50-60%的欧美人胆固醇水平超标。世界上每年因患有高血脂病而死亡的人数达260万。血胆固醇浓度升高的主要危害是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目前认为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是冠心病防治最有效地措施之一。 胆固醇的指标-TC表1中国血脂防治建议中TC水平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TC) mmol/L mg/dL 合适水平 <5.2 <200 临界高值 5.2-5.7 200-220 高脂血症 >5.7 >220-->表2美国ATP III*中TC水平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TC) mmol/L mg/dL 合适水平 <5.2 <200 临界高值 5.2-6.2 200-240 高脂血症 >6.2 >240*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指南(ATP III) 胆固醇的指标-LDL-C 划分标准-(TC) mmol/L mg/dL 最适的 <2.6 <100 接近或高于最适的 2.6-3.4 100-129 临界升高 3.4-4.1 130-159 升高 4.1-5.0 160-189 非常高 ≥5.0 ≥190中国的统计数据2002年,中国冠心病死亡人数超过70万人,仅次于印度,位于全球第二。中国卫生部2004年健康调查表明:高血脂患者1.6亿人,高血压患者1.6亿人,成人超体重者22%。据专家预测,亚洲人的平均总胆固醇每上升1mmol/L,因冠心病导致的死亡机率会增加35%!(亚太群组协作研究组织APCSC,2004,Source:TheResearch Investment,Feb.2004)在1984年到1999年间,北京人平均总胆固醇水平(WHO report,2000):男性:4.15mmol/L→5.25mmol/L女性:4.17mmol/L→5.10mmol/L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数值,因此我们必须关注我们的心脏健康,保持心脏健康可以减少饮食中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饮食中植物纤维的摄入、增加体育运动、控制高血压、戒烟等,但是若在日常食品中添加植-->物甾醇(酯),将直接对我们的心脏健康起到保护作用。而这即是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提供含有一种有助于心脏健康的活性成分的酸牛奶。植物甾醇的作用机制:大约30-60%胆固醇是从人体内部所吸收的。植物甾醇取代胆固醇在脂肪微团的位置,降低胆固醇吸收。仅仅只有大约(<5%)的植物甾醇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降低胆固醇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专利技术人在本专利技术的产品中,在牛奶生产酸奶之前添加了含量较高的植物甾醇(酯)或植物甾烷醇(酯)。目前市场中流通销售的酸奶产品没有含有此种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的物质,同时经过目前的生产工艺生产的产品不会破坏其生理活性。植物甾醇(酯)或植物甾烷醇(酯)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作用,能抑制胆固醇在肠内的吸收,临床使用证明有一定降脂作用。能预防和治疗冠心动脉粥样硬化类的心脏病,对治疗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等也有明显疗效。本产品的基本配方组成成分是:牛乳(优选鲜牛乳)、白砂糖、增稠剂(主要成分是变性淀粉、果胶、明胶的混合物,其比例可以是任意比例,为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原料来自于商购)、乳酸菌、植物甾醇(酯)或植物甾烷醇(酯),其中各种原料的使用范围如下(按1000毫升原料混合物计):白砂糖50-80克;增稠剂3-8克;乳酸菌0.02-0.08活力单位/千克;植物甾醇酯2.6-54克或植物甾醇1.6-34克或植物甾烷醇8-53克或植物甾烷醇酯5-32克;按照上述的比例加入鲜牛奶定容到1000ml。优选:白砂糖60-70克;增稠剂5-6克;乳酸菌0.04-0.06活力单位/千克;植物甾醇酯2.6-54克;按照上述的比例加入鲜牛奶定容到1000ml。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于植物甾醇(酯)或植物甾烷醇(酯)的添加,可以按照常规的方法用上述-->的牛奶混合液来生产酸奶。优选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生产酸奶:鲜牛奶—净乳—按比例配料—定容—水合—预热—脱气—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发酵—冷却—灌装—包装。工艺要点说明:配料:在配料罐中调入适量牛奶,牛奶的量淹没搅拌叶,调奶过程搅拌不可开启,调奶结束后开启搅拌,原奶温度小于10℃。牛奶不用升温,将白砂糖、增稠剂、植物甾醇(酯)或植物甾烷醇(酯)的原料按照上述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循环的牛奶中,配料时搅拌开启。配料完成后,停止循环,直接进行顶管操作,顶管的目的是使管路中的牛奶全部进入定容罐,减少损失。定容:按配方进行定容到1000ml,定容结束后搅拌15min,取样检测。水合:水合20min,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工序。定容后料液酸度小于180T,巴杀过程中开启定容罐的搅拌。备注:水合的目的是使产品更细腻爽滑,并不是必要步骤,无此步骤也能基本达到专利技术目的。预热:温度:60℃~65℃。脱气:温度:60℃~65℃;压力:-90~-80KPa。均质:压力:150~170bar。杀菌:温度:95±3℃;时间:300秒。冷却:冷却至42±1℃。接种、发酵:当料液进入发酵罐1/3时,启动搅拌并加入科.汉森有限公司的MY812,每吨产品加入200U菌种,待进料结束后继续搅拌10~15分钟;停止搅拌,开始计时发酵(发酵温度为42±1℃)。待进料结束后继续搅拌10~15分钟;停止搅拌,开始计时发酵。要求:①对操作工的要求,剪短指甲,戴口罩;②接种时先将手,菌种袋以及菌种添加系统口周围用75%的酒精喷雾消毒,再用明火消毒;-->发酵酸度测定:发酵一定时间(优选4小时)后,开始用常规方法测酸,到达终点后及时破乳、打冷。打冷、检测:将发酵奶全部打入贮罐冷却至20±2℃,搅拌15~100秒后,及时灌装。灌装:酸奶贮罐中的料液12小时内(自冷却完毕开始计时)灌完。入库:产品在2小时内入库,并在2~6℃的冷库中放置6小时以上。出库:检测合格后出库。本专利技术最终产品中各种功效成分的含量:植物甾醇酯的含量:0.26%-5.4%或植物甾醇的含量:0.16%-3.4%或植物甾烷醇酯的含量:0.5%-3.2%或植物甾烷醇的含量:0.8%-5.3%乳酸菌总数为≥1×106cfu/ml。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原料 原料要求 填加量 白砂糖 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70克 增稠剂 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助于心脏健康的酸牛奶,其特征在于:原料如下:牛乳、白砂糖、增稠剂、乳酸菌、植物甾醇(或植物甾醇酯),其中,所述原料的重量比例如下(按1000毫升重量组分计): 白砂糖50-80克;增稠剂3-8克;乳酸菌0.02-0.08活力单位/千克;植物甾醇酯2.6-54克;其余组分为鲜牛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助于心脏健康的酸牛奶,其特征在于:原料如下:牛乳、白砂糖、增稠剂、乳酸菌、植物甾醇(或植物甾醇酯),其中,所述原料的重量比例如下(按1000毫升重量组分计):白砂糖50-80克;增稠剂3-8克;乳酸菌0.02-0.08活力单位/千克;植物甾醇酯2.6-54克;其余组分为鲜牛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甾醇酯2.6-54克可替换为植物甾醇1.6-34克;也可替换为植物甾烷醇8-53克;也可替换为植物甾烷醇酯5-32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剂选自变性淀粉、果胶、明胶的混合物,其比例可以是任意比例。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酸牛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取牛奶,净乳,按比例配料混合,定容,预热,脱气,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发酵,冷却,灌装,包装。5.如权利要求4所述酸牛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容与预热之间还包括水合步骤,水合的时间为20分钟。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萍,孙健,赵伊凡,石欢,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