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穿孔机的旋转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831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速穿孔机的旋转平台,包括设于底座顶部的十字平台、活动连接于十字平台顶部的加工槽,所述加工槽底面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高硬度材料的深小孔加工时,调整工件位置,并将工件装夹在旋转平台上,开启电源,液体介质将电极与工件连接,工件随转动平台转动,电极放电进行深孔加工。从上述工作过程可知,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高硬度材料的深小孔加工时,既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又能保证足够液体介质将电极与工件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特种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穿孔机的旋转平台
技术介绍
机械特种加工行业中,经常需要通过高速穿孔机对不锈钢、淬火钢以及硬质合金钢等高硬度材料的深小孔加工。工件的加工过程中,高速穿孔机的电极与工件之间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液体介质连接。为了电极的充分利用,也为了加快打孔速度,一般会将电极与工件产生相对转动来辅助打孔,目前行业上一般采用电极旋转。但是如果转动速度过快的话,液体介质就会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而被甩开,造成电极与工件之间没有足够的液体介质连接,也无法在加工时进行降温及排屑,从而使得加工缓慢甚至无法继续进行,严重时还会造成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穿孔机的旋转平台,使得工件与旋转头产生相对转动,并且保证足够液体介质将电极与工件连接。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高速穿孔机的旋转平台,包括设于底座顶部的十字平台、活动连接于十字平台顶部的加工槽,所述加工槽底面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加工槽下方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加工槽底面和垫块,与转盘的底面固定连接。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转轴和转盘同轴心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用本技术进行高硬度材料的深小孔加工时,调整工件位置,并将工件装夹在旋转平台上,开启电源,液体介质将电极与工件连接,工件随转动平台转动,电极放电进行深孔加工。从上述工作过程可知,用本技术进行高硬度材料的深小孔加工时,既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又能保证足够液体介质将电极与工件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所示,包括设于底座I顶部的十字平台2、活动连接于十字平台2顶部的加工槽3,所述加工槽3底面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垫块5,所述垫块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6 ;所述加工槽下方固定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转轴7穿过加工槽3底面和垫块5,与转盘6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7和转盘6同轴心设置。用本技术进行高硬度材料的深小孔加工时,调整工件位置,并将工件装夹在旋转平台上,开启电源,液体介质将电极与工件连接,工件随转动平台转动,电极放电进行深孔加工。实施案例1:加工单个深小孔时,调整工件位置,将待加工小孔位置处于旋转平台的转轴轴心处,将工件装夹固定在旋转平台上,配合电极放电即可加工深小孔。实施案例2:价格多个均匀圆周分部的多个小孔时,调整工件位置,将待加工小孔所形成圆周的圆心处于旋转平台的转轴轴心处,将工件装甲固定在旋转平台上,配合电极的脉冲电流即可同时加工多个深小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速穿孔机的旋转平台,包括设于底座(1)顶部的十字平台(2)、活动连接于十字平台(2)顶部的加工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槽(3)底面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垫块(5),所述垫块(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6)。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速穿孔机的旋转平台,包括设于底座(I)顶部的十字平台(2)、活动连接于十字平台(2)顶部的加工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槽(3)底面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垫块(5),所述垫块(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平段昌龙高照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艾格森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