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球壳等温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4811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4:37
一种锻造领域的飞行器球壳等温成形装置,该装置结构为相对称的上、下两部分且分别包括:模具、感应线圈、热电偶和通水冷却模座,其中:感应线圈设置在模具的外圈,热电偶设置在模具的内部,通水冷却模座与模具相固定;所述的模具包括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模具中设有氩气管路,下部分模具中设有半球形等温成形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多工步模锻成形而后机械加工比较,劳动修磨量减少到原来1/2~1/3,金属消耗减少到原来1/3~1/5,零件几何参数的精度增加了4~6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ー种锻造领域的装置,具体是ー种飞行器球壳等温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在航天航空飞行器零部件生产中,在掌控最佳批量生产时间条件下,保证零件设计的战术エ艺性能是基本任务。在飞行器中,从金属消耗量观点来看,涉及各种几何形状的机体最多。这些零部件应当具有高的单位强度(破坏载荷与质量之比),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环境条件变化极大,有可能遭遇极大载荷。在制造飞行器零部件中,广泛使用高强度钛合金TC4、BT14、BT20、BT23。这些合金具有高承压、质量小、高耐蚀寿命的特点。但是,由于材料高強度和低塑性,在压カ加工条件下出现了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未来方向是在一定速度 温度条件下等温压カ加工,这时变形材料显示粘塑性和粘性流动,能够在相对低的エ艺カ下材料产生更大变形程度而不破坏,以保证高的充形程度和零件的几何尺寸參数的精度。用于承装燃料球売、隔板是典型零件,其传统生产エ艺是在压力机上多エ序拉伸,エ序间还要加热,或者在锤上模锻。这些エ艺存在问题是,由于存在残余应カ零件的精度水平低,残余应カ引起零件外形扭曲,为了后续エ序,需要钳エ对零件大量修磨,以为后续氩弧焊或电子束焊接作准备。在许多情况下,残余应カ存在在原始毛坯和变形板材中,它导致零件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能和变形不均匀性。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81437公开日2006 08 09,记载了ー种钛合金球壳超塑成形方法,该技术将钛合金坯料放入下模中,电炉加热升温至成形的下限温度时进行保温,保温完成后液压机下压成形同时继续升温,至达到成形的最高温度时停止成形,一次循环结束;降温至成形的下限温度下50°C 80°C时开始升温,至成形的下限温度开始成形,达到成型最高温度时再停止成型,二次循环结束,如此经多次循环至成型完成;所述成型方法中,成型的温度范围为800°C 900°C且仅在升温过程中成型,温度变化幅度为10CTC,成型速度0.6mm/min 1.0mm/min。可用于(pMOnini SOCtam以下不同直径,不同壁厚钛合金球壳的成型,利用该エ艺方法为深潜器提供所需耐压球,成型的钛合金球壳内表面无需加工,外表面和顶部加工余量很小。该成形方法称为环境超塑性,但该现有技术需要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反复升温、降温,无疑会给模具带来温度变化应力,降低模具寿命;又因多次升温降温,从而降低生产率,致使制造成本高居不下;同时该技术实施过程中易在坯料表面形成又硬又脆的a壳,不仅降低产品精度,更会造成产品性能下降。现有技术中也存在模锻体积变形,但由于其均不涉及稳定化热处理,致使エ件中存在残余应力,它将导致零件的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能和变形不均匀性,同时现有技术中也没有对加热过程中坯料进行有效防氧化、防吸氢保护的操作,势必会影响产品最終性能,且现有技术得到的产品精度上也远远无法满足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飞行器球壳等温成形装置,制备得到更高精度且具有满足GJB2921 1997规范要求性能和变形參数的飞行器用球壳。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涉及ー种飞行器球壳等温成形装置,该装置结构为相対称的上、下两部分且分别包括:模具、感应线圈、热电偶和通水冷却模座,其中:感应线圈设置在模具的外圈,热电偶设置在模具的内部,通水冷却模座与模具相固定。所述的模具包括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模具中设有氩气管路,下部分模具中设有半球形等温成形区域。所述的氩气管 路的入口端位于模具的上部分外侧感应线圈上方;氩气管路的出ロ端位于模具的上部分正中且针对模具的下部分,该出口端包括出口孔以及与之相连的盘状凹腔。所述的通水冷却模座内部设有冷却进水管和冷却排水管,其中:若干根冷却进水管以S形结构设置于通水冷却模座的上部分,对应若干根冷却排水管设置于通水冷却模座的下部分,通过将冷却进水管的入口端与水泵相连并与压力机同步输入冷却水,实现模具的降温。所述的模具采用镍基合金IN100鋳造,半球形等温成形区域采用电火花机床放电加工制成;模具的温度用设置于半球形等温成形区域表面的热电偶监控,实现平均变形程度保持在25% -35%,优选为30%。本技术涉及上述装置制备得到的飞行器球売,该球壳沿着变形零件半径区域到球顶壁厚的变化:对钛合金材料为1.15^0.55mm。采用TC4钛合金制备得到所述的飞行器球壳的抗拉强度为958-978 (MPa),屈服强度为922-942 (MPa),伸长率为21-23 %,硬度HRC为31-33,满足规范要求GJB2921 1997。本技术针对钛合金在加热过程中特点,通入保护性惰性气体,不仅有利于不用凸模气胀成形,同时保护了エ件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钛合金在高温下能与炉内气体发生剧烈作用。危害最大的是氧,特别是氢。约在595°C以上温度,钛合金与氧和氮反应生成锈皮,在锈皮之下为富氧富氮层称为a売;毛坯表面各处的氧化皮厚度是不同的,在去除氧化皮后,钛及钛合金毛坯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影响了エ件的表面质量。另ー方面,在于使坯料表层增氧。在630°C以上,钛及钛合金的表面出现吸氧现象,即氧通过疏松的氧化皮,从毛坯的表皮向深处扩散,而且在P转变温度以上,氧的扩散大大加快。由于氧是稳定a相的元素,当氧进入钛合金的量超过一定数值后,3相就不可能存在,从而在坯料表面形成a脆化层,根据加热条件和合金品种的不同,a脆化层的厚度可达0.65_。这ー a壳又硬又脆,容易使制件造成裂纹。氧仅仅在坯料表层发生作用,氢则深入到合金内部,使其塑性严重下降。受氢污染的钛及其合金易发生“氢脆”。实践及研究证明,钛合金的吸氢量对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吸氢量的増加,其塑性亦随之降低,其中冲击韧性的降低尤其显著。本技术与传统多エ步模锻成形而后机械加工比较,劳动修磨量減少到原来1/2 1/3,金属消耗減少到原来1/3 1/5,零件几何參数的精度増加了 4飞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エ艺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具、2感应线圏、3热电偶、4模座、5感应加热装置固定杆、6冷却水管、7半球形等温成形区域、8氩气管路、9盘状凹腔。图3为模具温度测试热电偶分布示意图。图4为冷却水管布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制备得到飞行器球壳示意图;图中:(a)为俯视图,(b)为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以材料钛合金TC4为例,其エ艺步骤包括:I)如图1i所示,待制品的毛坯顺序经过切割、脱脂、酸洗、清水冲洗、干燥程序;2)将模具安装到TZP型6300kN单动薄板拉伸液压机上,将上下模具合拢后,打开中频感应加热装置按钮,加热模具到900°C ;3)如图1ii所示,将厚1.5mm、TC4钛合金板材在真空炉氩气中加热,温度范围为875 930°C,板材流变应カ范围为10(T200MPa ;4)如图1iii所示,开动压机,打开模具,将预热后的板材置入模膛中,向闭合模具,通入氩气并在压カ下成形,氩气压力范围为f 1.5MPa,成形时间为12 18分钟;最大氩气压カ1.5MPa,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器球壳等温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结构为相对称的上、下两部分且分别包括:模具、感应线圈、热电偶和通水冷却模座,其中:感应线圈设置在模具的外圈,热电偶设置在模具的内部,通水冷却模座与模具相固定;所述的模具包括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模具中设有氩气管路,下部分模具中设有半球形等温成形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球壳等温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结构为相対称的上、下两部分且分别包括:模具、感应线圈、热电偶和通水冷却模座,其中:感应线圈设置在模具的外圈,热电偶设置在模具的内部,通水冷却模座与模具相固定;所述的模具包括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模具中设有氩气管路,下部分模具中设有半球形等温成形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热电偶根据热传导原则分别垂直设置于模具的上、下部分的顶面且分布干:模具的正中心、模具的边缘以及模具的径向上盘状凹腔的外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清林健陈修琳吴小清朱黎明王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桦厦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