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炒茶机上的开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炒制机采用手动式开门,开门时间不易掌握,快慢不一,导致茶叶颜色,形状不一,茶叶品质下降。传统手动式开门,需要人力不停得开门,极其消耗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炒茶机的开门机构,采用电机控制门板启闭,节省了人力,时间易掌握,提高茶叶品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炒茶机的开门机构,包括门板,门板的上沿固定在转轴上,转轴外端连接有扭转转轴的臂杆,臂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拉杆的一端,拉杆另一端连接在偏心块上,偏心块安装在电机的主轴上。该结构简单合理,电机驱动偏心块转动,通过拉杆、臂杆带动转轴的转动,从而控制门板的启闭。其中在拉杆与臂杆连接的一端设有滑槽,臂杆通过紧固螺丝连接在滑槽内。该滑槽的作用是用于紧急手动开门,在开门电机无法运行,不影响采用手动开门。其中电机安装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安装在炒茶机的机架上,其中转轴安装在机架上。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采用拉杆、偏心块结构,由电机驱动,实现自动开门的效果,从而达到自动出茶,节省了人力,时间易掌握,提高茶叶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侧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内侧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在炒茶机上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门板1,转轴2,臂杆3,紧固螺丝4,滑槽5,拉杆6,电机7,固定板8,偏心块9,机架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这种炒茶机的开门机构,包括门板1,门板I的上沿固定在转轴2上,转轴2外端连接有扭转转轴2的臂杆3,臂杆3的另一端连接在拉杆6的一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炒茶机的开门机构,包括门板(1),其特征是:所述门板(1)的上沿固定在转轴(2)上,转轴(2)外端连接有扭转转轴(2)的臂杆(3),臂杆(3)的另一端连接在拉杆(6)的一端,拉杆(6)另一端连接在偏心块(9)上,偏心块(9)安装在电机(7)的主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茶机的开门机构,包括门板(1),其特征是:所述门板(I)的上沿固定在转轴(2)上,转轴(2)外端连接有扭转转轴(2)的臂杆(3),臂杆(3)的另一端连接在拉杆(6)的一端,拉杆(6 )另一端连接在偏心块(9 )上,偏心块(9 )安装在电机(7 )的主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茶机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碧华,
申请(专利权)人:松阳县上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