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539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22:59
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印刷电路板、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连接器母座、分别插接于多个连接器母座之上的多个连接器、盖合于多个连接器之上的第一盖体以及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该第一盖体包括第一端部及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该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以使得第一盖体固定压紧多个连接器,该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中至少一个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且焊接面积大于预定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例如手机、MP3等,包括印刷电路板、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连接器母座及分别插接于多个连接器母座之上的多个连接器。为了防止多个连接器由于外界因素,例如震动等,的影响分别从多个连接器母座脱落或者松动,通常利用一个盖体盖合于多个连接器,并利用多个螺丝将该盖体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使得盖体固定压紧下面的多个连接器。印刷电路板上焊接有多个金属柱,每个金属柱具有内螺纹,多个螺丝穿过盖体分别螺合于多个金属柱的内螺纹中。然而,金属柱的焊接面积较小,螺丝锁紧时产生的力或震动等原因会导致金属柱从印刷电路板上脱落,进而导致连接器盖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连接器盖体的固定效果的电子设备。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印刷电路板、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连接器母座、分别插接于多个连接器母座之上的多个连接器、盖合于多个连接器之上的第一盖体以及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该第一盖体包括第一端部及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该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以使得第一盖体固定压紧多个连接器,该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中至少一个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且焊接面积大于一预定值。上述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将第一盖体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由于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中至少一个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且焊接面积大于预定值,也即大于现有技术中金属柱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焊接面积,因而提高了第一盖体的固定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局部视图。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电子设备的分解视图。图4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电子设备之第一视角的分解视图。图6为图4所示电子设备之第二视角的分解视图。图7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8为图7所示电子设备的分解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子设备100、200、300印刷电路板10第一表面11连接器母座12第二表面13连接器14第一固定孔15集成芯片16第一盖体20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4第三端部26第三突出部260第四突出部262第四端部28第一固定件30第一底板32凹槽320第二凸块322第一固定板34第二固定件40第一开口440第一固定块350第二固定块450第二盖体50第五端部52第二开口520第五突出部522第七开口542第三固定件60第三底板62第三固定部64第三开口64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印刷电路板10、多个连接器母座12、多个连接器14、集成芯片16、第一盖体20、第一固定件30、第二固定件40及第二盖体50。多个连接器母座12安装于印刷电路板10上,多个连接器14分别插接于多个连接器母座12之上。集成芯片16安装于印刷电路板10上,集成芯片16与多个连接器14并排设置。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第一盖体20及第二盖体50均大致呈长方形。第一盖体20盖合于多个连接器14之上。第一盖体20包括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4及第三端部26,第一端部22与第二端部24相对,第一端部22与第二端部24分别连接于第三端部26的相对两端,第三端部26靠近集成芯片16。第一端部22向靠近印刷电路板10的方向延伸出第一突出部220,第一端部22还延伸出第一夹持部221。第二端部24延伸出第二突出部240,第三端部26依次延伸出第三突出部260及两个第四突出部262。第三突出部260上形成有第一凸块26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三端部26也可以延伸出一个第四突出部262或两个以上的第四突出部262。第一固定件30包括第一本体32及第一固定板34。第一固定板34自第一本体32一侧垂直向下延伸,第一本体32焊接于印刷电路板10上,第一本体32的上部开设有凹槽320。第一本体32围成凹槽32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形成有两个第二凸块322。印刷电路板10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5,第一固定板34固定于第一固定孔15内。第二固定件40包括第二底板42、第二固定板44及第二固定元件46。第二底板42焊接于印刷电路板10上,第二固定板44自第二底板42的一侧垂直向上延伸。第二底板4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图未示),第二固定元件46穿过第二通孔固定于印刷电路板10上,进一步地提高了第二底板42的固定效果。第二固定板44上开设有第一开口44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元件46为螺钉。第二盖体50固定安装于印刷电路板10上且盖合于集成芯片16上,以提供电磁屏蔽保护。第二盖体50包括与第一盖体20相邻的第五端部52,第五端部52依次开设有第二开口520及延伸出两个第五突出部522。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五端部52也可以延伸出一个第五突出部522或两个以上的第五突出部522。电子设备100的组装过程描述如下:首先,使第一突出部220对准凹槽320,第二突出部240对准第一开口440,第一凸块261对准第二开口520。其次,施力使第一盖体20移动,使得第一突出部220进入凹槽320内并相对于凹槽320滑动,第二突出部240逐渐进入第一开口440并最终固定于第一开口440内以及第一凸块261逐渐进入第二开口520并最终固定于第二开口520内,并且第一夹持部221夹持于印刷电路板10的边缘上。两个第五突出部522分别扣压于两个第四突出部262之上,由于两个第二凸块322对第一突出部220的挤压作用,使得第一突出部220固定于凹槽320内。如此,第一盖体20固定压紧下面的多个连接器14,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30焊接于印刷电路板10上的焊接面积及第二固定件40焊接于印刷电路板10上的焊接面积均大于一预定值,且均大于
技术介绍
中金属柱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焊接面积。第二固定件40还通过螺钉固定于印刷电路板10上,并且第二盖体50的两个第五突出部522分别扣压于两个第四突出部262之上,因此可提高第一盖体20固定于印刷电路板10上的固定效果,有效地避免了第一盖体20从印刷电路板10上脱落。如图4及图5所示,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200的第一盖体20、第二盖体50、第一固定件30及第二固定件40的结构均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不同。第一盖体20包括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4、第三端部26及第四端部28。第一端部22与第二端部24相对,第三端部26与第四端部28相对。第一端部22及第二端部24分别连接于第三端部26的相对两端,第一端部22及第二端部24也分别连接于第四端部28的相对两端。印刷电路板10包括第一表面11及与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13。多个连接器14安装于第一表面11上。请一并参阅图6,第一端部22向靠近印刷电路板10的方向延伸出第一突出部220,第一突出部220上形成有第一凹槽222。第二端部24向靠近印刷电路板10的方向延伸出第二突出部240,第二突出部240上形成有第二凹槽242。第三端部26延伸出第三突出部260。第四端部28向靠近印刷电路板10的方向延伸出第四突出部280及第五突出部284,第四突出部280与第五突出部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印刷电路板、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连接器母座、分别插接于多个连接器母座之上的多个连接器及盖合于多个连接器之上的第一盖体,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该第一盖体包括第一端部及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该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以使得第一盖体固定压紧多个连接器,该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中至少一个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且焊接面积大于预定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印刷电路板、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连接器母座、分别插接于多个连接器母座之上的多个连接器及盖合于多个连接器之上的第一盖体,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该第一盖体包括第一端部及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该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以使得第一盖体固定压紧多个连接器,该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中至少一个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且焊接面积大于预定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部向靠近印刷电路板的方向延伸出第一突出部,该第二端部延伸出第二突出部;该第一固定件包括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本体及自第一本体一侧向靠近印刷电路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板,该第一本体上开设有凹槽,该第一突出部固定于凹槽内;该印刷电路板上与第一固定板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固定孔,该第一固定板固定于第一固定孔内;该第二固定件包括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底板及自第二底板一侧向远离印刷电路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开设有第一开口,该第二突出部固定于第一开口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还包括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盖体,该第一盖体还包括第三端部,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连接于第三端部的相对两端,该第三端部靠近第二盖体,该第三端部延伸出第三突出部及至少一个第四突出部,第三突出部上形成有第一凸块;该第二盖体包括与第一盖体相邻的第五端部,该第五端部开设有第二开口及延伸出至少一个第五突出部,第三突出部的第一凸块固定于第二开口内,该至少一个第五突出部扣压于至少一个第四突出部之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包括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底板及自第一底板一侧延伸的第一固定板,该第一固定板向靠近第一底板的方向延伸出第一固定块;该第一端部向靠近印刷电路板的方向延伸出第一突出部,该第一突出部上形成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固定块抵接于第一凹槽内;该第二固定件包括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底板及自第二底板一侧延伸的第二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向背离第二底板的方向延伸出第二固定块;该第二端部向靠近印刷电路板的方向延伸出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上形成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固定块抵接于第二凹槽内;该第一固定块从第一方向对第一盖体进行止挡,该第二固定块从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对第一盖体进行止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多个连接器安装于第一表面上,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均固定于第一表面上;该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固定件,该第一盖体还包括第三端部,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连接于第三端部的相对两端,该第三端部延伸出第三突出部,该第三固定件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与第三突出部相对应的位置,该第三固定件包括固定于印刷电路板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三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晓辉黄志价赵正义陈中元李作东黄世勇潘学邓王永华陆振存范建锋任欢刘正卫
申请(专利权)人: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