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馈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4253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馈纸装置,包括取纸装置、第一传输滚轮组以及第二传输滚轮组,其中第一传输滚轮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滚轮以及动力连结装置。当动力连结装置连结于第一转轴与第一滚轮以传送一纸张时,第一转轴带动第一滚轮旋转。当纸张的前缘抵达第二传输滚轮组时,纸张带动第一滚轮以另一较大的速率旋转,使动力连结装置解除第一滚轮与第一转轴的动力连结。随后,第一滚轮抵达静止状态以校正下一纸张的歪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纸张歪斜的问题,增加自动馈纸装置的馈纸效率,大幅降低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自动馈纸装置,尤其涉及ー种具有校正歪斜纸张功能的自动馈纸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使用者进行大量复印或扫描纸张作业,目前常见的办公室机器,例如复印机、扫描机或是一体机等等,经常配置自动馈纸装置,使纸张不需经由人力一一放置即能依序进入办公室机器,以进行复印、扫描或是其他作业,达到降低人力成本的功效。然而,倘若最初纸张被放置时并未摆正,使得进入办公室机器的纸张产生歪斜,不仅将降低办公室机器的复印或扫描品质,更容易造成自动馈纸装置卡纸而不利后续作业。因此,为了避免歪斜的纸张经由自动馈纸装置进入办公室机器,进而导致办公室机器作业失误,具备校正歪斜纸张功能的自动馈纸装置应运而生。请參照图1,图1为现有自动馈纸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自动馈纸装置10包括ー取纸装置11与ー传输滚轮组12。取纸装置11包括一取纸滚轮111与一分纸滚轮112,其中取纸滚轮111传送纸张S进入自动馈纸装置10,而设置于取纸滚轮111下游的分纸滚轮112则提供摩擦カ以分离纸张S,避免多张纸张S同时进入自动馈纸装置10。请继续參照图1。传输滚轮组12设置于取纸装置11的下游。传输滚轮组12包括ー转轴121与ー滚轮122,其中转轴121连接于一动カ源(图中未示),滚轮122穿设且连接于转轴121。换言之,当转轴121旋转时将带动滚轮122 —起旋转,当转轴121呈现静止状态时,滚轮122亦呈现静止状态。当取纸装置11的取纸滚轮111旋转并接触纸张S吋,纸张S被传送至分纸滚轮112进行分纸。接着,请參照图2,图2为现有自动馈纸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如图2所示,经过分纸滚轮112的纸张S被传送至传输滚轮组12时,传输滚轮组12的转轴121与滚轮122呈现静止状态,借以阻挡纸张S继续前迸。此时,位于传输滚轮组12上游的取纸装置11继续将纸张S传入自动馈纸装置10,使得纸张S的前缘抵顶于静止的滚轮122而形成一隆起结构,并等待纸张S的前缘完全抵达滚轮122,进而达到校正纸张S歪斜的功能。于ー预设时间后,纸张S的前缘完全抵达滚轮122,完成纸张S歪斜的校正,因此传输滚轮组12的转轴121恢复动カ开始旋转,并且带动滚轮122 —起旋转,使得纸张S得以通过传输滚轮组12。虽然纸张S歪斜的问题已获得解决,却因而衍生出新的问题。现有自动馈纸装置10为了进行纸张S校正,通过转轴121的旋转与否来决定纸张S是否能够继续前迸。承如上文所述,静止状态的转轴121阻挡纸张S前进直到纸张S的前缘完全抵达滚轮122才开始旋转,然而,转轴121从静止状态加速至正常速率需额外耗费一段时间。倘若传送每张纸张的过程都必须经过加速过程,对于经常处理大量纸张的现有自动馈纸装置10而言不仅将降低馈纸效率,并且大幅増加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高效率的自动馈纸装置。于ー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自动馈纸装置,包括:取纸装置,用以传送纸张至自动馈纸装置内;第一传输滚轮组,设置于取纸装置的下游,用以传送纸张,第一传输滚轮组包括:第一转轴,以第一速率旋转;第一滚轮,穿设于第一转轴,用以传送纸张;以及动カ连结装置,设置于第一滚轮的ー侧;以及第二传输滚轮组,设置于第一传输滚轮组的下游,用以传送经过第一滚轮的纸张,第二传输滚轮组包括:第二转轴;以及第二滚轮,穿设于第二转轴,并被第二转轴带动而以第二速率旋转,用以传送纸张;其中,当动カ连结装置连结于第一转轴与第一滚轮时,第一滚轮被第一转轴带动而以第三速率旋转,其中第三速率小于第二速率,并传送纸张至第二滚轮,当纸张的一前缘抵达第二滚轮且纸张未完全离开第一滚轮时,第一滚轮受纸张的带动而以第二速率旋转,使动カ连结装置解除第一滚轮与第一转轴的动カ连结,而于纸张完全通过第一滚轮且动カ连结装置再次提供第一转轴与第一滚轮的动カ连结期间,第一滚轮抵达静止状态。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动カ连结装置为单向离合器(one-way clutch)。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单向离合器具有第一咬合部,第一滚轮具有第二咬合部,且第一咬合部啮合于第二咬合部。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单向离合器具有第一咬合部,第一转轴具有第二咬合部,且第一咬合部啮合于第二咬合部。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单向离合器包括轴承与弹簧,其中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轴承,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滚轮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单向离合器包括轴承与弹簧,其中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轴承,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转轴。于ー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转轴具有凸部,动カ连结装置具有凹部,且凸部设置于凹部。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凸部为凸柱。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凸部与第一转轴为一体成形。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凸部插设于第一转轴。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凹部具有凹槽。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凹部具有缺ロ。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凹部具有斜导面。于ー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滚轮具有凸部,动カ连结装置具有凹部,且凸部设置于凹部。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凸部为凸柱。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凸部与第一滚轮为一体成形。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凸部插设于第一滚轮。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凹部具有凹槽。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凹部具有缺ロ。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凹部具有斜导面。于ー较佳实施例中,取纸装置包括取纸滚轮与分纸滚轮。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传输滚轮组与第二传输滚轮组之间的速率差异,以及动カ连结装置的设置,达成连结或解除第一转轴与第一滚轮之间的动カ连结,在无须改变第一转轴的速率的前提下,第一滚轮依然可于进纸初期呈现静止状态而进行纸张歪斜校正。如此设计,不仅能够解决纸张歪斜的问题,更省去第一转轴从静止状态加速至正常速率所耗费的时间,因而增加自动馈纸装置的馈纸效率,并且大幅降低作业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自动馈纸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自动馈纸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馈纸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输滚轮组分解示意图。图5至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输滚轮组动作图。图7至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进纸动作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传输滚轮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传输滚轮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一传输滚轮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一传输滚轮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第一传输滚轮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 如下:20自动馈纸装置21取纸装置22取纸滚轮23分纸滚轮24第一传输滚轮组 25第一转轴251凸部252滑动槽26第一滚轮261第二咬合部262、263定位件27动カ连结装置271凹部272斜导面273第一咬合部28第二传输滚轮组281第二转轴282第二滚轮292防滑套件291惰轮Vl第一速率V2第二速率V3第三速率A —侧B另ー侧C延伸部D方向E —端F另一端G前缘H前缘K凸块SI纸张S2下ー纸张34第一传输滚轮组35第一转轴351凸部36第一滚轮37动カ连结装置371凹部372斜导面44第一传输滚轮组45第一转轴451凸部46第一滚轮47动カ连结装置471凹部472斜导面54第一传输滚轮组55第一转轴551凸部56第一滚轮57动カ连结装置571凹部`572轴承573弹簧64第一传输滚轮组65第一转轴66第一滚轮661凸部67动カ连结装置671凹部672轴承673弹簧74第一传输滚轮组75第一转轴751第二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取纸装置,用以传送一纸张至该自动馈纸装置内;一第一传输滚轮组,设置于该取纸装置的下游,用以传送该纸张,该第一传输滚轮组包括:一第一转轴,以一第一速率旋转;一第一滚轮,穿设于该第一转轴,用以传送该纸张;以及一动力连结装置,设置于该第一滚轮的一侧;以及一第二传输滚轮组,设置于该第一传输滚轮组的下游,用以传送经过该第一滚轮的该纸张,该第二传输滚轮组包括:一第二转轴;以及一第二滚轮,穿设于该第二转轴,并被该第二转轴带动而以一第二速率旋转,用以传送该纸张;其中,当该动力连结装置连结于该第一转轴与该第一滚轮时,该第一滚轮被该第一转轴带动而以一第三速率旋转,其中该第三速率小于该第二速率,并传送该纸张至该第二滚轮,当该纸张的一前缘抵达该第二滚轮且该纸张未完全离开该第一滚轮时,该第一滚轮受该纸张的带动而以该第二速率旋转,使该动力连结装置解除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一转轴的动力连结,于该纸张完全通过该第一滚轮且该动力连结装置再次提供该第一转轴与该第一滚轮的动力连结期间,该第一滚轮抵达一静止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秉宏
申请(专利权)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