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反串式扎带,包括:带头,所述带头上成型有穿带通孔,且所述穿带通孔处设有单向锁止结构;带身,所述带身一端与所述带头相连,另一端适合插入所述穿带通孔内,且所述带身的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单向锁止结构配合锁止的带齿。所述带头呈近似弧状,且所述带头的自由端与带头与带身的连接端的端面为互成“八”字型的倾斜斜面,且“八”字顶部朝向所述带头外侧面设置;所述带头的穿出口处的底面为倾斜向上的导向面。由于本实新型的带头部分采用近似弧状设计,这样一方面可以很好的贴合被捆扎物的表面,使捆扎更加牢固,另一方面使捆扎后的带头凸起较小,不会因刮蹭其它物体而损毁,同时也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扎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捆扎线缆类产品的扎带。
技术介绍
扎带产品以其使用方便、捆扎牢固,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扎带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具有止退功能,只能越扎越紧;另一种是可拆卸式的,扎紧后还能松弛。而在捆扎线缆等产品时,往往需要捆扎得特别牢固且不能松弛的扎带,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2368929 U公开的一种扎带,该扎带包括一扎线带本体,所述扎线带本体上设有若干个单向斜齿,该扎线带本体上一端设有一紧锁头,该紧锁头上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扎线带本体相匹配。捆扎时将扎带绕物体一周,其尾部从紧锁头上的通孔里穿过,由于线带本体上设有单向斜齿,所以线带较容易穿过,但是不容易退出,这样就可以慢慢的扎紧。这种扎带使用方便,捆扎较牢固,但是其锁紧头部设置成近似方体形状,且扎带的尾部是从锁紧头部的内侧壁穿向外侧壁,从而使捆扎后形成的圈近似“水滴状”,不仅不能紧贴被扎物体表面,而且在锁紧头部处形成较大凸起,不仅影响美观,容易磨损扎带锁紧头部,而且凸起的头部还会对人造成伤害,刮伤其他物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头较扁平,带身可以紧贴被扎物体表面,安全、且能够捆扎牢固的扎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使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串式扎带,包括带头,所述带头上成型有穿带通孔,且所述穿带通孔处设有锁止结构;带身,所述带身一端与所述带头相连,另一端适合插入所述穿带通孔内,且所述带身的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锁止结构配合锁止的带齿;所述穿带通孔由所述带头的自由端,向所述带头与所述带身连接的连接端延伸,且所述穿带通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从所述带头的所述自由端处的插入口至所述锁止结构的第一组成孔部分,以及由所述锁止结构向所述带头的所述连接端的穿出口的第二组成孔部分,且所述第一组成孔部分的底面与展开的所述带身的所述内侧面平齐,所述第一组成孔部分的顶面与展开的所述带身的外侧面平齐,所述第二组成孔部分的形状适合从所述第一组成部分穿过的所述带尾穿出。所述的锁止机构为单向锁止机构;所述单向锁止结构为成型在所述第一组成孔部分的所述底面上的第一棘齿,所述带齿为与所述第一棘齿的齿型反向的第二棘齿。所述带头呈近似弧状,且所述带头的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为互成“八”字型的倾斜斜面,且“八”字顶部朝向所述带头外侧面设置。所述带头的所述穿出口处的底面为倾斜向上的导向面。所述扎带的头部与带身的连接处的内侧面设有至少一道凹槽,所述凹槽沿带身的宽度方向开设。所述凹槽设有三道。所述扎带的带尾处的厚度小于穿带通孔的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本技术中,穿带通孔由带头的自由端,向带头与带身连接的连接端延伸,且该穿带通孔的特殊结构设计能够保证本技术的扎带在带头与带身的配合处的内侧面近似于圆弧形过度,这样可以使扎带更好的贴紧被困扎物,捆扎更牢固且外形更美观。2、在本技术中,带头呈近似弧状,带头的所穿出口处的底面为倾斜向上的导向面,且带头的自由端与连接端的端面为互成“八”字型的倾斜斜面,且“八”字顶部朝向带头外侧面设置。这种呈近似弧状的带头相对插入该带头的带身凸出部分更小,在截去带身穿出带头的多余部分后,带头外侧面只是稍稍高于带身的外侧面,这样就不会刮蹭其它物体,造成带头磨损毁坏,同时还可以避免人员因误碰所述凸起而受伤害。3、本技术设计有止退功能,可以更好的扎紧被捆扎物,在捆扎完毕后,可以截去伸出锁紧带头的带身,使得扎带更加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捆扎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截去尾部后的捆扎示意图;图中:1-带头,2-带身,3-穿带通孔,4-锁止机构,5-带尾,6-凹槽,1-带齿。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结合图2和图3,可以知道本技术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带头I和带身2,所述带头I上成型有穿带通孔3,参见图4,且所述穿带通孔3处设有锁止结构,该锁止机构可以设置成单向锁止,也可以设置成可拆卸式,也就是扎紧后还可以根据需要能够放松或解除捆扎。本技术的反向式扎带主要用于捆扎线缆等产品,为了运输安全,采用的是单向锁止结构,这样可以保证产品在运输或移动过程中仍能有牢固的捆扎效果。带身2的一端与带头I相连,另一端适合插入所述穿带通孔3内,且所述带身2的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锁止结构配合锁止的带齿7。这里的带身2与带头I的两连不仅只是两段之间的连接,也可以是做成一体式。根据现有的扎带生产技术,用于生产扎带的材料多为金属或塑料(主要是尼龙),对于金属类扎带,通常采用两段式,对于塑料类扎带,则大多米用一体式。穿带通孔3由所述带头I的自由端,向所述带头I与所述带身2连接的连接端延伸。所述穿带通孔3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从所述带头I自由端处的插入口至所述单向锁止结构的第一组成孔部分,以及由所述单向锁止结构向所述带头I的所述连接端的穿出口的第二组成孔部分,且所述第一组成孔部分的底面与展开的所述带身的内侧面平齐,所述第一组成孔部分的顶面与展开的所述带身的外侧面平齐,所述第二组成孔部分的形状适合从所述第一组成部分穿过的所述带尾穿出,参见图4。这种设计方式就保证了本技术的扎带在带头与带身的配合处的内侧面近似于圆弧形过度,这样可以使扎带更好的贴紧被困扎物。参见图5,本技术的扎带在捆扎完毕后,可以将伸出带头I的多余带身2部分截去,这样就可以使带头I与带身2的配合处更加平滑,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凸起的高度,有效防止刮蹭损毁,另一方面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进一步地,本技术带头的锁止机构4采用棘齿啮合的方式,所述的锁止结构4为成型在所述第一组成孔部分底面上的第一棘齿,所述带齿7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棘齿的齿型反向的第二棘齿。由于本技术主要用于对线缆的产品的捆扎,所以不仅要保证捆扎牢固,还要保证在捆扎以后不会松弛。采用这种单向棘齿的配合,就可以方便的解决这一问题,使捆扎不仅牢固,而且在以后入库、搬运过程中扎带不会松弛。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带头I呈近似弧状,所述带头I的所述穿出口处的底面为倾斜向上的导向面,且所述带头I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为互成“八”字型的倾斜斜面,且“八”字顶部朝向所述带头I外侧面设置。这样的设计使带头的凸起更小,参见图5、图6,在截去带身2穿出带头I的多余部分后,带头I外侧面只是稍稍高于带身2的外侧面,这样就使得带头I处的凸起更加小。进一步的,所述扎带的头部与带身2的连接处的内侧面设有至少一道凹槽6,所述凹槽6沿带身2的宽度方向开设。开设凹槽6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所述扎带在捆扎物体时,其头部与带身的结合处能更好向内侧弯曲,以能够实现紧贴被困扎物体的目的。由于本技术多采用一体式涉及,扎带带头I采用的是硬质材料,而带身2则采用软性材料,其结合部分的也有一定的硬度,所以在捆扎的的时候其结合部就不易弯曲。然而在连接处的内侧设置凹槽6后,就便于此处的弯曲。即使是在捆扎较小的物件,所述扎带也能够很好的贴合。为了实现更好的贴合效果,此处的凹槽6开并列设有三条,这样既增加了扎带的弯曲性能,又不会影响扎带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扎带的尾端的厚度和宽度小于穿带通孔3的宽度和高度,这样做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串式扎带,包括:带头(1),所述带头(1)上成型有穿带通孔(3),且所述穿带通孔(3)处设有锁止结构(4);带身(2),所述带身(2)一端与所述带头(1)相连,另一端适合插入所述穿带通孔(3)内,且所述带身(2)的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锁止结构(4)配合锁止的带齿(7);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带通孔(3)由所述带头(1)的自由端,向所述带头(1)与所述带身(2)连接的连接端延伸,且所述穿带通孔(3)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从所述带头(1)自由端处的插入口至所述锁止结构的第一组成孔部分,以及由所述锁止结构(4)向所述带头(1)的所述连接端的穿出口的第二组成孔部分,且所述第一组成孔部分的底面与展开的所述带身的内侧面平齐,所述第一组成孔部分的顶面与展开的所述带身的外侧面平齐,所述第二组成孔部分的形状适合从所述第一组成部分穿过的所述带尾穿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元和,潘逸龙,郑振军,闻子明,郑石磊,毛维琴,包晓宇,卞溢泉,黄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塑料集团英派瑞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