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1年10月2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11-0108893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括控制栅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NAND快闪存储器件的更高集成度,字线之间的间隙变得更窄。字线之间更窄的间隙可能导致字线之间的干扰并使操作特性恶化,以下将详细地进行描述。图1是现有的存储器件的截面图,用以说明干扰现象。参见图1,在半导体衬底中形成有P阱。在P阱中形成有包括源极/漏极S/D和单元栅(或字线)的NAND快闪存储器的单元。单元栅(或字线)的每个具有顺序层叠的隧道绝缘层Tox、浮栅FG、电介质层IPD以及控制删CG。随着集成度增加,字线之间的距离减小。在编程操作期间,将编程电压Vpgm施加到字线之中的选中字线(即,单元栅的控制栅),同时将编程通过电压Vpass施加到未选中字线。这里,由于字线之间的距离减小,所以在编程操作期间可能会在与选中字线相邻的未选中浮栅FG2中产生干扰。更具体地,由于在选中字线的控制栅CG1与相邻于选中字线的未选中字线的浮栅FG2之间形成有绝缘层(未示出),所以由控制栅CG1、电介质层IPD以及浮栅FG2形成寄生电容器Cp1和Cp2。此时,在将编程电压Vpgm施加到选中字线的控制栅CG1时,因为由寄生电容器Cp1所导致的电容性耦合的缘故,高电场可能会施加到相邻字线的浮栅FG2,由此可能产生干扰。更具体地,高电场可能导致被捕获在浮栅FG2中的电子穿过隧道绝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包括:隧道绝缘层,所述隧道绝缘层形成在半导体衬底之上;浮栅,所述浮栅形成在所述隧道绝缘层之上;电介质层,所述电介质层形成在所述浮栅之上;以及控制栅,所述控制栅包括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层之上的第三硅层、形成在所述第三硅层之上的第四硅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第四硅层之上的导电层,其中,所述第四硅层具有比所述第三硅层更大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4 KR 10-2011-01088931.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包括:隧道绝缘层,所述隧道绝缘层形成在半导体衬底之上;浮栅,所述浮栅形成在所述隧道绝缘层之上;电介质层,所述电介质层形成在所述浮栅之上;以及控制栅,所述控制栅包括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层之上的第三硅层、形成在所述第三硅层之上的第四硅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第四硅层之上的导电层,其中,所述第四硅层具有比所述第三硅层更大的宽度,以及其中,所述第三硅层中包括的杂质具有比所述第四硅层中包括的杂质更高的杂质浓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其中,所述浮栅的上宽度比所述浮栅的下宽度更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其中,所述浮栅包括第一硅层和第二硅层,所述第二硅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硅层之上,并具有比所述第一硅层的宽度更小的宽度。4.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包括:隧道绝缘层,所述隧道绝缘层形成在半导体衬底之上;浮栅,所述浮栅包括形成在所述隧道绝缘层之上的第一硅层和形成在所述第一硅层之上的第二硅层,其中,所述第二硅层具有比所述第一硅层更小的宽度;电介质层,所述电介质层形成在所述浮栅之上;以及控制栅,所述控制栅包括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层之上的第三硅层、形成在所述第三硅层之上的第四硅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第四硅层之上的导电层,其中,所述第四硅层具有比所述第三硅层更大的宽度,以及其中,所述第三硅层中包括的杂质具有比所述第四硅层中包括的杂质更高的杂质浓度。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其中,所述电介质层的宽度比所述控制栅中包括的第四硅层的宽度更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其中,所述电介质层的宽度对应于所述第三硅层的与所述电介质层相接触的下表面的宽度。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其中,所述第三硅层和所述第四硅层由掺入P型杂质的多晶硅形成。8.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其中,所述第三硅层的侧壁的倾斜角度比所述第四硅层的侧壁的倾斜角度更小。9.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包括:隧道绝缘层,所述隧道绝缘层形成在半导体衬底之上;浮栅,所述浮栅包括形成在所述隧道绝缘层之上的第一硅层和形成在所述第一硅层之上的第二硅层,其中,所述第二硅层具有比所述第一硅层更小的宽度;电介质层,所述电介质层形成在所述浮栅之上;以及控制栅,所述控制栅包括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层之上的第三硅层、形成在所述第三硅层之上的第四硅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第四硅层之上的导电层,其中,所述第四硅层具有比所述第三硅层更大的宽度,以及其中,所述第二硅层中包括的杂质具有比所述第一硅层中包括的杂质更高的杂质浓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硅层和所述第二硅层的每个包括含有P型杂质的硅层。11.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其中,所述第二硅层的侧壁的倾斜角度比所述第一硅层的侧壁的倾斜角度更小。12.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在郁,
申请(专利权)人: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