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甘小琴专利>正文

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3429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一油分离器、压缩机、第二油分离器、工作罐及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一端与汽车空调系统低压充注端连通,第一油分离器分别与第一管路及压缩机连通,工作罐分别与压缩机及第二管路连通,第二管路与汽车空调系统的高压充注端连通;在第一管路处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控制第一管路的通断,在第二管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控制第二管路的通断;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及控制器,当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与汽车空调系统相连时,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汽车空调系统连接,用于检测汽车空调系统内部的压力,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压缩机及第二电磁阀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空调维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具体的检修及制冷剂充注过程中,离不开制冷剂的排放或回收、抽真空与充注等基本操作。修理汽车空调系统时,经常需要拆开空调系统,这时就需要将系统中制冷剂加以回收或排放。对于拆开修理的空调系统或者发现其制冷剂太少的空调系统,在添加新的制冷剂之前必须用真空泵完全抽空空调系统,目的为了清除空调系统内的空气和水分。完成抽真空后,在确认系统无泄漏的情况下,就可对空调系统进行定量充注。目前,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回收充注系统是手动开启阀门并通过肉眼观察压力表,人为根据经验判断来进行回收,净化,充注操作,或者对于部分相对固定简单的操作过程分解出来,比如回收净化过程,充注过程,根据简单的控制策略进行智能化的操作,但无论如何依然需要人为的参与和经验的影响。现有技术对于手动操作的依赖性较强,需要操作工时刻在机器旁边进行干预或者手动操作。这样的话,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操作工的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培训,并且在复杂的工业操作工艺中容易人为出错;而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不充分,检漏不彻底,无清洗,充注不精确,进而损坏汽车空调,2)操作工在工作忙时,可以偷懒减少操作步骤,或者不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制冷剂的违规排放等影响设备或者造成大气污染等环境的问题,3)政府法规要求制冷剂必须回收净化充注,因为人为因素的介入,而导致无法监管。4)并且对于维修企业来说,维修空调所耗费的人工增加,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装置及方法能够全自动操作,不需要人工干预,既能够降低操作难度,又能够使设备的运行规范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一油分离器、压缩机、第二油分离器、工作罐及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一端与汽车空调系统的低压充注端连通,所述第一油分离器分别与第一管路及压缩机连通,所述工作罐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及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汽车空调系统的高压充注端连通;在所述第一管路处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一管路的通断,在所述第二管路处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二管路的通断;所述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及控制器,当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与汽车空调系统相连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汽车空调系统连接,用于检测汽车空调系统内部的压力,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压缩机及第二电磁阀电连接。进一步,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当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与汽车空调系统相连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汽车空调系统连接,用于测量汽车空调系统内部的温度。进一步,在所述第一管路上,在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间还设置有第三电磁阀及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电磁阀用于限制进入第一油分离器的制冷剂的流量,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第一油分离器的制冷剂的压力,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二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第三电磁阀的通断。进一步,在所述第一油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设置有干燥过滤器,用于干燥从第一油分离器传输出的制冷剂。进一步,在所述第二油分离器与工作罐间设置有换热器,用于使从第二油分离器传输出的气态制冷剂变为液态。进一步,所述工作罐具有一气态端,所述气态端与一第四电磁阀及第三压力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第四电磁阀用于控制工作罐气态端的通断,控制器根据第三压力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第四电磁阀的开启及关闭。进一步,还包括第三管路及第四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一端与汽车空调系统的低压充注端连通,另一端与工作罐连通,在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三管路的通断,所述第四管路一端与汽车空调系统的高压充注端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油分离器连通,在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六电磁阀,所述第六电磁阀用于控制第四管路的通断。进一步,还包括一第七电磁阀,所述第七电磁阀一端与第一油分离器相连,另一端与工作罐相连,形成制冷剂在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内部的自循环通道。进一步,在所述工作罐底部设置有一称重装置,用于实时监测工作罐中制冷剂的重量,并将监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进一步,进一步还包括一注油装置,所述注油装置通过一注油电磁阀与所述汽车空调系统的高压充注端连通,用于将润滑油注入汽车空调系统内部,所述注油装置底部设置有一称重装置,用于实时监测注油装置内部的润滑油的重量,并将监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一荧光剂充注装置,所述荧光剂充注装置通过一荧光剂充注电磁阀与所述汽车空调系统的高压充注端连通,当汽车空调系统需要检修时,将荧光剂注入汽车空调系统内部,所述荧光剂充注装置底部设置有一称重装置,用于实时监测荧光剂充注装置内部的荧光剂的重量,并将监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一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通过一抽真空电磁阀与所述汽车空调系统的低压充注端及高压充注端连通,用于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抽真空操作。进一步,一外部制冷剂存储器通过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连通,用于将外部制冷剂补充入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油分离器通过一排油电磁阀与一排油装置连通,用于将第一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润滑油排放到排油装置中,所述排油装置底部设置有一称重装置,用于实时监测排油装置内部的润滑油的重量,并将监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一种采用上述述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回收制冷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将第一管路连接到汽车空调系统,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传输来的压力值信号判断汽车空调系统内部的制冷剂是否适合回收,若适合回收,则执行步骤(2),若不适合回收,则不进行操作;(2)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及压缩机开启,制冷剂从汽车空调系统的内部被抽取到制冷剂回收充注装置中,依次经过第一油分离器、压缩机、第二油分离器,并进入工作te ;(3)控制器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传输来的压力值,并将该压力值与控制器中存储的第二压力设定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压力值高于第二压力设定值,则不关闭第一电磁阀及压缩机,若所述压力值低于或等于第二压力设定值,则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及第一电磁阀关闭,完成制冷剂的回收。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11)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汽车空调系统内部压力,并产生压力值信号;(12)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信号,压力值信号与控制器中存储的第二压力设定值进行比较,若压力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压力设定值,则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不进行制冷剂回收,若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设定值,执行步骤(2)。—种采用上述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充注制冷剂的方法,在所述工作罐底部设置有一称重装置,用于实时监测工作罐中制冷剂的重量,并将监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将第二管路连接到汽车空调系统;(2)称重装置监测工作罐中制冷剂的重量,并将工作罐初始重量值传递给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制冷剂从工作罐被抽取到汽车空调系统中;(4)称重装置实时测量工作罐中制冷剂的重量,并将所述重量值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称重装置传输来的重量值与工作罐初始重量值的差值与控制器中预先存储的制冷剂充注量设定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差值小于制冷剂充注量设定值,则进行制冷剂充注,若所述差值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一油分离器、压缩机、第二油分离器、工作罐及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一端与汽车空调系统的低压充注端连通,所述第一油分离器分别与第一管路及压缩机连通,所述工作罐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及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汽车空调系统的高压充注端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管路处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一管路的通断,在所述第二管路处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二管路的通断;所述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及控制器,当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与汽车空调系统相连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汽车空调系统连接,用于检测汽车空调系统内部的压力,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压缩机及第二电磁阀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小琴吴映莹
申请(专利权)人:甘小琴吴映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