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3107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散装置,用于将造粒机中挤压后的片状物料打散成颗粒状物料,包括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的箱体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箱体内水平设有用于打散片状物料的打散滚筒,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打散滚筒转动,所述打散滚筒下方设有筛网,所述筛网与所述打散滚筒设有间距,且所述间距与所述颗粒状物料长度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筛网与打散滚筒之间的距离设为与颗粒状物料的长度相等,刚好打散后的颗粒状物料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直接冲击筛网,进而通过筛网,不会造成物料的堆积,提高打散的效率,也不会对造粒机产生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挤压造粒后的打散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领域中,造粒机在挤压造粒后物料不会全部变成颗粒状,往往较大部分物料呈片状,这就需要将其进行打散成颗粒状。目前打散装置中的筛网不能使得打散棒打散后的颗粒物料立马透过筛网,容易造成打散颗粒的堆积,造成打散装置工作效率不高,进一步地积料堵塞,导致造粒机卡死,这也使得一般打散装置与造粒机都是一对一配置,而为了不浪费空间,打散装置都是设在造粒机的下方,这也进一步影响了打散装置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打散效率高且不易堵料的打散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打散装置,用于将造粒机中挤压后的片状物料打散成颗粒状物料,包括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的箱体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箱体内水平设有用于打散片状物料的打散滚筒,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打散滚筒转动,所述打散滚筒下方设有筛网,所述筛网与所述打散滚筒设有间距,且所述间距与所述颗粒状物料长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打散滚筒包括由所述驱动装置驱使转动的滚筒以及设于所述滚筒上的若干棒状体,且所述间距为所述棒状体顶端与所述筛网之间的距离。更进一步地,所述棒状体之间错位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筛网弯曲设置,且所述筛网的横截面为与所述打散滚筒外径相等的半圆形。具体地,所述箱体下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箱体的机架,所述箱体的下端面为开口且所述出料口为所述开口。进一步地,所述筛网的底端凸出所述开口。进一步地,所述筛网扣设在所述箱体上。具体地,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箱体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至少设有一个连接所述造粒机且用于运输挤压后的片状物料的输送带。本技术具有下列技术效果:本技术将打散滚筒与筛网之间的间距设为与颗粒状物料的长度大小相等,在物料被打散滚筒打散后,单个颗粒状物料短时间内具有一个较大的冲击力,物料大小合适后即可顺利穿透筛网,打散装置的效率较高,进而可以多台造粒机共同使用一台打散装置,将打散装置单独设立,不受造粒机的空间大小的影响,这也不会造成过多的空间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散装置,用于将造粒机(图中未示出)挤压后的片状物料打散成颗粒状物料,包括一个具有进料口 110和出料口 120的箱体100以及一个驱动装置200,箱体100内水平设有一个用于打散片状物料的打散滚筒130,驱动装置200与打散滚筒130之间还连接一个传动轴210,驱动装置200经传动轴210带动打散滚筒130转动;在打散滚筒130的下方还设有一个筛网140,且筛网140与打散滚筒130的间距与颗粒状物料的长度一致。本实施例中打散装置的打散滚筒130与筛网140之间的距离为颗粒状物料的长度大小,物料在打散的瞬间具有较大的冲击力,物料被打散后即可瞬间冲击筛网140,进而大小合适后即可穿透筛网140,长时间工作也不会堆积物料,打散效率较高,也不会对造粒机产生影响,这样就可以是多台造粒机共同使用一台打散装置,打散装置单独设立不受造粒机下方空间的影响,相比原来也不会造成外部空间的浪费。具体地,打散滚筒130包括一个滚筒131以及设在滚筒131上的若干棒状体132,滚筒131与驱动轴210连接,并由驱动装置200驱使转动,并且棒状体132之间都是错位设置。通过滚筒131的转动,驱使棒状体132不断击打片状物料,使之慢慢变成一个个颗粒状,而且棒状体错位设置,使得滚筒外表面的棒状体132分布更加密集,利于对片状物料的打散,提高打散效率。进一步地,筛网140做成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弯曲状,且弯曲半径与打散滚筒130的外径一致,筛网140与棒状体132的顶端间距与颗粒状物料的长度等长,而且筛网140用不锈钢制成。筛网140制成弯曲状,加大了筛网140的面积,从而增大了颗粒物料可穿透面积,进一步避免了物料的堆积,由于物料多为肥料,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用不锈钢可以增加筛网14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箱体100还设有机架150,用于支撑箱体100,而且箱体100的下表面为开口,并将开口作为出料口 120,筛网140的最底端低于出料口 120,这有利于特殊情况下对筛网140的调节。进一步地,筛网140是通过一活动扣141扣设在箱体100上。当筛网140上堆积有过多的不合格颗粒物料时,可以解除活动扣141,拆卸筛网140并及时对其清理,比较方便。具体地,进料口 110设在箱体100上表面160的中间位置,物料在进入箱体100后可以较大程度地均分,不至于片状物料只在打散滚筒130的一侧打散。进一步地,进料口 110至少设有一个输送带(图中未示出),用于将造粒机挤压后的片状物料输送到进料口 110。打散装置不再设在造粒机的下方,不会受到空间的影响,将打散装置设在外部空间,增大打散装置体积和驱动装置200功率,同时加大物料的输送,相比传统的一对一方式,这种打散装置可以做到一对六的综合打散,而且维修点集中比较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散装置,用于将造粒机中挤压后的片状物料打散成颗粒状物料,包括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的箱体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箱体内水平设有用于打散片状物料的打散滚筒,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打散滚筒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滚筒下方设有筛网,所述筛网与所述打散滚筒周边设有间距,且所述间距的大小与所述颗粒状物料长度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散装置,用于将造粒机中挤压后的片状物料打散成颗粒状物料,包括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的箱体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箱体内水平设有用于打散片状物料的打散滚筒,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打散滚筒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滚筒下方设有筛网,所述筛网与所述打散滚筒周边设有间距,且所述间距的大小与所述颗粒状物料长度一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滚筒包括由所述驱动装置驱使转动的滚筒以及沿所述滚筒径向设置的若干棒状体,所述间距为所述棒状体顶端与所述筛网之间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体之间错位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明李平陈全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