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式退火对流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29276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罩式退火对流板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三角形支撑框、设置在三角形支撑框中心的芯盘,芯盘的上部沿芯盘的周向均匀固定有多个上扇形片,芯盘的下部沿芯盘的周向均匀固定有多个下扇形片,每个上扇形片与三角形支撑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每个下扇形片与三角形支撑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三角形支撑框将阻碍上下气氛循环的面积最小化,强化了气氛的对流和循环,扇形片与承力杆和芯盘之间形成的台阶上用来设置承力定位立筒对钢卷自重进行了分解承受,避免吊装在下方的钢卷因受到装在上方钢卷的重量而产生粘接缺陷;空心骨架结构的三角形支撑框具有更好的抗变形能力,提高了对流板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铁冶炼中的热处理
,具体涉及ー种罩式退火对流板装置
技术介绍
罩式退火是冷轧带钢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即在同一炉内将三卷以上的带钢堆放在一起进行退火处理,这是冷轧带钢生产过程中一道必不可少的重要エ序。为了避免钢卷与钢卷之间粘接,有利于炉内气氛的循环,在上下钢卷之间设置有对流板。现有的对流板为圆盘式对流板,由上扇形片、中间夹板和下扇形片构成。长期使用后发现上述对流板存在以下缺点:1)对流板在钢卷和钢卷之间仅仅起到隔离的作用,装在罩式退火炉下方的钢卷因受到装在上方钢卷的重量而易产生粘接缺陷;2)中间夹板采用圆形平板,圆形平板阻碍了平板上下面气氛的循环,而且容易变形增大了对流板的消耗;3)对流板和钢卷需分开吊装,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罩式退火对流板装置,该装置能有效减少冷轧带钢在罩式退火过程中出现粘接缺陷。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罩式退火对流板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三角形支撑框、设置在三角形支撑框中心的芯盘,其中,所述芯盘的上部沿芯盘的周向均匀固定有多个上扇形片,芯盘的下部沿芯盘的周向均匀固定有多个下扇形片,所述每个上扇形片与三角形支撑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每个下扇形片与三角形支撑框的底部固定连接。进ー步地,所述三角形支撑框的三个角上均设有吊耳。进ー步地,所述每个上扇形片和下扇形片均通过承カ杆与芯盘固定连接。进ー步地,所述上扇形片和芯盘之间在承力杆的顶部形成台阶,所述下扇形片和芯盘之间在承力杆的底部也形成台阶。进ー步地,所述上扇形片与下扇形片的位置一一对应。更进一歩地,所述上扇形片和下扇形片的端部与三角形支撑框的外切圆位置重ムロ o本技术中的三角形支撑框将阻碍上下气氛循环的面积最小化,強化了气氛的对流和循环,扇形片与承力杆和芯盘之间形成的台阶上用来设置承力定位立筒对钢卷自重进行了分解承受,避免吊装在下方的钢卷因受到装在上方钢卷的重量而产生粘接缺陷;空心骨架结构的三角形支撑框具有更好的抗变形能力,提高了对流板的使用寿命;新增的吊耳装置能使钢卷和对流板同时吊装且吊装方式灵活多变,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其中,I —吊耳、2—上扇形片、3—ニ角形支撑框、4一承カ杆、5—芯盘、6—下扇形片、7—台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罩式退火对流板装置,它包括三角形支撑框3、设置在三角形支撑框3中心的芯盘5,其中,芯盘5的上部沿芯盘5的周向均匀固定有多个上扇形片2,芯盘5的下部沿芯盘5的周向均匀固定有多个下扇形片6,每个上扇形片2与三角形支撑框3的顶部固定连接,姆个下扇形片6与三角形支撑框3的底部固定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三角形支撑框3采用耐热高强度空心骨架结构,为等边三角柱形,是对流板的主要 承力単位,与原有的圆形平板夹板相比抗变形能力提高了 4飞倍,有效地提高了对流板的使用寿命,空心骨架结构将阻碍上下气氛循环的面积最小化,強化了气氛对流和循环。上述技术方案中,三角形支撑框3的三个角上均设有吊耳I。上述吊耳I的设计便于优化传统对流板的吊装方式,可与钢带同时吊装,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多件钢卷同时吊装,大大提高了罩式退火的生产效率。上述技术方案中,姆个上扇形片2和下扇形片6均通过承カ杆4与芯盘5固定连接。上述三角形支撑框3、上扇形片2、下扇形片6、承カ杆4和芯盘5之间采用焊接方法连接一体。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扇形片2和芯盘5之间在承カ杆4的顶部形成台阶7,下扇形片6和芯盘5之间在承カ杆4的底部也形成台阶7。上述台阶7用来对承カ定位立筒进行定位。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扇形片2与下扇形片6的位置一一对应。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扇形片2和下扇形片6的端部与三角形支撑框3的外切圆位置重合。实际操作时,根据需求可一件钢卷与对流板一起吊装,也可两件或三件钢卷与对流板一起吊装。实际操作时,扇形片与承カ杆4和芯盘5之间形成的台阶7对承カ定位立筒进行定位,实现钢卷与炉座、层与层之间在同一中心线上。实际操作时,空心骨架结构的三角形支撑框3将阻碍上下气氛循环的面积最小化,強化了气氛的对流和循环,扇形片与承カ杆4和芯盘5之间形成的台阶7上设有的承力定位立筒对钢卷自重进行了分解承受,避免吊装在下方的钢卷因受到装在上方钢卷的重量而产生粘接缺陷;空心骨架结构的三角形支撑框3具有更好的抗变形能力,提高了对流板的使用寿命;新增的吊耳I能使钢卷和对流板同时吊装且吊装方式灵活多变,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解决了原有的对流板易造成钢卷粘接,吊装生产效率低以及使用寿命不长的缺点。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罩式退火对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三角形支撑框(3)、设置在三角形支撑框(3)中心的芯盘(5),其中,所述芯盘(5)的上部沿芯盘(5)的周向均匀固定有多个上扇形片(2),所述芯盘(5)的下部沿芯盘(5)的周向均匀固定有多个下扇形片(6),所述每个上扇形片(2)与三角形支撑框(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每个下扇形片(6)与三角形支撑框(3)的底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罩式退火对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三角形支撑框(3)、设置在三角形支撑框(3)中心的芯盘(5),其中,所述芯盘(5)的上部沿芯盘(5)的周向均匀固定有多个上扇形片(2),所述芯盘(5)的下部沿芯盘(5)的周向均勻固定有多个下扇形片(6),所述姆个上扇形片(2)与三角形支撑框(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每个下扇形片(6)与三角形支撑框(3)的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式退火对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支撑框(3)的三个角上均设有吊耳(I)。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罩式退火对流板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伟余晓静刘勇胡洪王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