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增强织物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2264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2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向增强织物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多轴向经编机,在纬线方向上,铺设第一层纱线;在经线方向上,通过多轴向经编机在第一层纱线上表面铺设第二层纱线;在第二层纱线上表面铺设第三层纱线;采用捆绑线捆绑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将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缝编成为一整体;采用加热挤压装置对第四步中缝编成整体的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进行加热挤压,使捆绑线、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粘结在一起;对完成织物进行切割、收卷、包装。本方法生产出的双向织物,具有抗拉伸、抗弯曲、压缩强度和模量高的优点,且织物的整体结构性强,不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经编织物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向增强织物的纱线分布不合理,且采用普通的捆绑线进行捆绑编织,无需采用热压步骤,从而现有的双向增强织物具有以下缺陷:①纬线方向的纱线较多,经线方向的纱线较少,从而织物的抗拉伸、抗弯曲、压缩强度差,且模量较低;②双向织物的整体结构性不强,织物易变型,尤其是宽度方向尺寸变形较大,一般变形误差大于20mm,时宽时窄;经线方向上的丝束之间无间隙,严重影响了后道工序的铺设和真空灌注工艺的树脂导流速度,严重的会导致制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本方法生产出的双向织物,具有抗拉伸、抗弯曲、压缩强度和模量高的优点,且织物的整体结构性强,不易变形。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用多轴向经编机,在纬线方向上,铺设第一层纱线,第一层纱线包括若干根左斜纱线、右斜纱线,左斜纱线、右斜纱线交叉铺设,其中,左斜纱线的倾斜角度在-30° -85°之间,右斜纱线的倾斜角度在30° 85°之间;第二步,在经线方向上,通过多轴向经编机在第一层纱线上表面铺设第二层纱线,第二层纱线中纱线的倾斜角度为30° 85° ;第三步,在经线方向,位于第二层纱线的上表面铺设第三层纱线,第三层纱线中纱线的倾斜角度为-30° -85° ;其中,第二层纱线与第三层纱线之和占整个织物含量的97%以上;第四步,采用捆绑线捆绑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即通过复合针上下往复穿刺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使捆绑线将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缝编成为一整体;所述捆绑线为涂胶纱线或低熔点纱线;第五步,采用加热挤压装置对第四步中缝编成整体的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进行加热挤压,使捆绑线、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粘结在一起;其中,加热温度为IOO0C -180°C,加热时间为1.5min-2min ;第六步,对完成第五步的织物进行切割、收卷、包装。所述第一层纱线为玻璃纤维纱或/和碳纤维纱,第二层纱线为碳纤维纱或/和玻璃纤维纱,第三层纱线为碳纤维纱或/和玻璃纤维纱。所述第五步中,采用热辊热压或远红外加热方式对织物进行加热挤压,使捆绑线、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粘结在一起。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方法编织出的双向织物,经线方向上,第二层纱线与第三层纱线之和占双向织物含量的97%以上;纬线方向上,左斜纱线、右斜纱线占织物的3%以下;并采用涂胶纤维纱或低熔点的捆绑线对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进行捆绑;因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编织出的单向织物具有以下优点:①纬线方向的纱线含量较少,经线方向的纱线含量较高,且通过特殊捆绑线的捆绑及热压,织物的抗拉伸能力、抗弯曲强度、及抗压缩强度强,模量较高,相比于现有工艺编织出的双向织物性能提升了 15%以上;②因采用涂胶纱线或低熔点纱线作为捆绑线,捆绑线加热挤压处理后其变得硬挺且能与经线方向、纬线方向的纱线粘结在一起成为一整体,所以双向织物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较好,宽度方向尺寸偏差< 5_,经线方向的丝束间间隙均匀、大小适中,便于后道工序铺设和真空灌注工艺的树脂导流,确保产品质量。一种双向增强织物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加热挤压机构,包括加热辊,在加热辊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导向棍、第二导向棍,所述加热棍位于第一导向棍、第二导向棍中间,所述加热辊内设置有环形腔,环形腔内设置有对环形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环形腔内的高温通过加热辊本体释放到加热辊的外表面;以及位于加热辊一侧的第一挤压辊,及位于第一挤压辊上方的第二挤压辊,在第一挤压辊与第二挤压辊之间具有小于织物厚度且可供织物通过的间隙。采用了上述方案,编织后的织物通过第一导向辊的过渡,从加热辊上绕过,并经过第二导向辊导向出去,这样织物经过由加热辊进行加热,使织物中经线方向、纬线方向的纱线与捆绑线之间粘合在一起,增强抗拉伸强度;另外加热后的织物通过第一挤压辊与第二挤压辊之间的间隙,由第一挤压辊、第二挤压辊进行挤压,再次增加织物中经线方向、纬线方向的纱线与捆绑线之间的粘结度;经过本加热挤压机构挤压后的织物,整体结构性强,织物不易边形,使用寿命长。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为密布在环形腔内的加热丝,加热丝通电后,产生热量,使环形腔内的温度升高,并通过加热辊本体将环形腔内的高温传递到加热辊的外表面,对经过加热辊外表面的织物进行加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挤压辊或/和第二挤压辊内设置有用于存储冷却介质的冷却腔;这样可以对加热后的织物进行冷却,便于后序工作的开展。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产出的双向织物示意图;图2为双向织物生产方法中涉及到的一种加热挤压机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选用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纬线方向上为织物的长度,经线方向为织物的宽度。,包括步骤如下:第一步,采用多轴向经编机,在纬线方向上,铺设第一层纱线,第一层纱线包括若干根左斜纱线201、右斜纱线202,左斜纱线、右斜纱线交叉铺设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牢固性,左斜纱线、右斜纱线是以经线方向为参考线,向左、向右倾斜的纱线;其中,左斜纱线201的倾斜角度在-30° -85°之间,具体实施中左斜纱线的倾斜角度是纱线与纬线方向形成的角度A,可以为-30°、-35°、-40°、-45°、-50°、-55°、-60。、-65。、-70°、-75°、-80。、-85。;右斜纱线的倾斜角度在 30° 85° 之间,右斜纱线的倾斜角度也是其与纬线方向形成的角度B,可以为30°、35°、40°、45°、50。、55。、60。、65。、70。、75。、80。、85。;在铺设中,左斜纱线、右斜纱线的角度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左斜纱线倾斜角度为-30°,右斜纱线倾斜角度为45° ;左斜纱线倾斜角度为-45°,右斜纱线倾斜角度为85° ;左斜纱线倾斜角度为-60°,右斜纱线倾斜角度为45° ;也可以,左斜纱线倾斜角度为-80°,右斜纱线倾斜角度为80°。第二步,在经线方向上,通过多轴向经编机在第一层纱线上表面铺设第二层纱线,第二层纱线中纱线203的倾斜角度为30° 85° ;具体实施中,第二层纱线中纱线203的倾斜角度是与经线方向形成的夹角C,夹角C可以为30°、40°、50°、60°、70°、80°、85° ;第二层纱线中的纱线之间的间隙均匀;第三步,经线方向上,通过多轴向经编机在第二层纱线上表面铺设第三层纱线,第三层纱线中纱线204的倾斜角度为-30° -85°,具体实施中,第二层纱线中纱线的倾斜角度是与经线方向形成的夹角D,夹角D可以为-30°、-40°、-50°、-60°、-70°、-80°、-85° ;其中,第二层纱线与第三层纱线之和占整个织物含量的97%以上,如97%、97.5、98%、98.5%、99%,这样第一层纱线与捆绑线的含量便需要相应的降低;当然也可以在第二层纱线与第三层纱线的接触面之间铺设上述由左斜纱线、右斜纱线交叉铺设构成是纱线层,这样进一步提升织物的整体结构性;第四步,采用捆绑线205捆绑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即通过复合针上下往复穿刺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使捆绑线将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缝编成为一整体;所述捆绑线为涂胶纱线或低熔点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向增强织物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用多轴向经编机,在纬线方向上,铺设第一层纱线,第一层纱线包括若干根左斜纱线、右斜纱线,左斜纱线、右斜纱线交叉铺设,其中,左斜纱线的倾斜角度在‑30°~‑85°之间,右斜纱线的倾斜角度在30°~85°之间;第二步,在经线方向上,通过多轴向经编机在第一层纱线上表面铺设第二层纱线,第二层纱线中纱线的倾斜角度为30°~85°;第三步,在经线方向,位于第二层纱线的上表面铺设第三层纱线,第三层纱线中纱线的倾斜角度为‑30°~‑85°;其中,第二层纱线与第三层纱线之和占整个织物含量的97%以上;第四步,采用捆绑线捆绑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即通过复合针上下往复穿刺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使捆绑线将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缝编成为一整体;所述捆绑线为涂胶纱线或低熔点纱线;第五步,采用加热挤压装置对第四步中缝编成整体的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进行加热挤压,使捆绑线、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粘结在一起;其中,加热温度为100℃‑180℃,加热时间为1.5min‑2min;第六步,对完成第五步的织物进行切割、收卷、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向增强织物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多轴向经编机,在纬线方向上,铺设第一层纱线,第一层纱线包括若干根左斜纱线、右斜纱线,左斜纱线、右斜纱线交叉铺设,其中,左斜纱线的倾斜角度在-30° -85°之间,右斜纱线的倾斜角度在30° 85°之间; 第二步,在经线方向上,通过多轴向经编机在第一层纱线上表面铺设第二层纱线,第二层纱线中纱线的倾斜角度为30° 85° ; 第三步,在经线方向,位于第二层纱线的上表面铺设第三层纱线,第三层纱线中纱线的倾斜角度为-30° -85° ;其中,第二层纱线与第三层纱线之和占整个织物含量的97%以上; 第四步,采用捆绑线捆绑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即通过复合针上下往复穿刺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使捆绑线将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缝编成为一整体;所述捆绑线为涂胶纱线或低熔点纱线; 第五步,采用加热挤压装置对第四步中缝编成整体的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进行加热挤压,使捆绑线、第一层纱线、第二层纱线、第三层纱线粘结在一起;其中,力口热温度为IOO0C _180°C,加热时间为1.5min-2min ; 第六步,对完成第五步的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昆仑季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