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井设备安装维修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5449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深水井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液压设备夹紧泵管的维修行车,节省人力,效率高、安全可靠,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井架、电动葫芦、水管挂钩夹头、井口水管夹头,井架固定在井的正上方,电动葫芦安装在井架上,水管挂钩夹头用电动葫芦的吊钩连接,井口水管夹头固定在井口上,两个侧板和一个下连板固定在一起形成槽形,所述下连板的中部开有孔,下连板上相对固定有两个第一液压油缸,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均固定有一个卡头,所述两个卡头配合形成一个圆形的夹持面;吊轴位于两个侧板的上部且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井口水管夹头包括工作台、第一夹紧部分和第二夹紧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深水井设备安装与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深水井设备安装维修行车,属于深水井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水井也越钻越深,这样一旦深水井中的水泵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将水泵从深水井中拿出维修及维修后放入井中,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多个工人利用铰链人工吊拉,这样的操作方式费时、费力,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深水井设备安装维修行车,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液压设备夹紧泵管的维修行车,节省人力,效率高、安全可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深水井设备安装维修行车,包括井架、电动葫芦、水管挂钩夹头、井口水管夹头,井架固定在井的正上方,电动葫芦安装在井架上,水管挂钩夹头用电动葫芦的吊钩连接,井口水管夹头固定在井口上,水管挂钩夹头的结构为:两个侧板和一个下连板固定在一起形成槽形,所述下连板的中部开有孔,下连板上相对固定有两个第一液压油缸,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均固定有一个卡头,所述两个卡头配合形成一个圆形的夹持面;吊轴位于两个侧板的上部且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 井口水管夹头包括工作台、第一夹紧部分和第二夹紧部分,工作台的结构为:包括底板、顶板和多根支撑杆,底板和顶板平行设置,且底板和顶板的中部均对应开有通孔,多根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并将底板和顶板连接成一体,所述底板的通孔两侧均平行设置有两个支撑板; 第一夹紧部分的结构为:两个夹板平行设置且中部对应开有长通孔,第三销轴穿过该长通孔将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两个所述夹板的中部连接在一起,第二液压油缸的缸体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底板上,两个所述夹板的一端设置有夹钳,两个夹板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销轴与所述支撑板铰接; 第一夹紧部分和第二夹紧部分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通孔两侧,第二夹紧部分与第一夹紧部分的结构相同,第二夹紧部分和第一夹紧部分上的两个夹钳配合形成圆形的夹持面。所述两个侧板之间固定有中部开有孔的上连板,上连板位于下连板上方,两个第一销轴分别固定在上连板和下连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缸体端部套装在相应的第一销轴上,且第一液压油缸的缸体端部上下均设置有上支撑套和下支撑套。所述两个侧板中部的外侧均竖向设置有多个加强肋板,两个呈U形的加强板卡在两个侧板上,两个加强板位于所述下连板中心孔的两侧且与下连板连接。所述两个侧板的内侧均开有横向的导向槽,所述两个卡头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卡头上的导向凸起与侧板上的导向槽相配合。所述两个卡头的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竖向的凹槽。所述吊轴上套装有两个加强套,且所述两个加强套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的内侧。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与支撑架配合形成U形固定槽,第二液压油缸的缸体设置在该U形固定槽内,固定板的两边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座上并将所述第二液压油缸固定。所述支撑架均通过两个第二销轴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支撑板上。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防止泵管跌落的两个保险板,两个所述保险板的一端为铰接端,两个所述保险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铰接端均对应铰接在顶板的通孔两侧,所述自由端均为弧形凹槽,所述两个弧形凹槽配合形成圆形的夹持面。所述支撑杆为伸缩管。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井架、电动葫芦、水管挂钩夹头、井口水管夹头,井架固定在井的正上方,电动葫芦安装在井架上,水管挂钩夹头用电动葫芦的吊钩连接,井口水管夹头固定在井口上,在泵管的起吊过程中,利用电动葫芦进行起吊,利用水管挂钩夹头的卡头卡紧泵管上端,泵管下端用井口水管夹头的夹钳卡紧,可方便的卸开泵管连接螺钉,并将上一节泵管吊起移开,本专利技术中设置在顶板上的保险板放下来可防止泵管因夹钳夹紧失效出现意外时掉落到水井里,支撑杆的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合适的高度,在对抽水泵及水管进行安装和维修时,工人只需要操纵按钮,就可完成对抽水泵及泵管的起吊,移动等动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装和维修速度,设备安全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水管挂钩夹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中截面A-A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井口水管夹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去掉顶板后的俯视图。图7为图5中截面B— B的剖视图。图中,I为侧板、2为加强板、3为下连板、4为第一液压油缸、5为卡头、6为下支撑套、7为上支撑套、8为上连板、9为第一销轴、10为加强肋板、11为吊轴、12为加强套、13为工作台、14为第一夹紧部分、15为第二夹紧部分、16为底板、17为顶板、18为支撑杆、19为固定座、20为支撑架、21为第二液压油缸、22为固定板、23为夹板、24为夹钳、25为支撑板、26为第二销轴、27为第三销轴、28为保险板、29为第三销轴、30为第四销轴。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一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深水井设备安装维修行车,包括井架、电动葫芦、水管挂钩夹头、井口水管夹头,井架固定在井的正上方,电动葫芦安装在井架上,水管挂钩夹头用电动葫芦的吊钩连接,井口水管夹头固定在井口上,水管挂钩夹头的结构为:两个侧板I和一个下连板3固定在一起形成槽形,所述下连板3的中部开有孔,下连板3上相对固定有两个第一液压油缸4,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油缸4的活塞杆端均固定有一个卡头5,所述两个卡头5配合形成一个圆形的夹持面;吊轴11位于两个侧板I的上部且固定在两个侧板I之间; 井口水管夹头包括工作台13、第一夹紧部分14和第二夹紧部分15,工作台13的结构为:包括底板16、顶板17和多根支撑杆18,底板16和顶板17平行设置,且底板16和顶板17的中部均对应开有通孔,多根所述支撑杆18对称设置并将底板16和顶板17连接成一体,所述底板16的通孔两侧均平行设置有两个支撑板25 ; 第一夹紧部分14的结构为:两个夹板23平行设置且中部对应开有长通孔,第三销轴27穿过该长通孔将第二液压油缸21的活塞杆与两个所述夹板23的中部连接在一起,第二液压油缸21的缸体通过支撑架20固定在底板16上,两个所述夹板23的一端设置有夹钳24,两个夹板11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销轴30与所述支撑板25铰接; 第一夹紧部分14和第二夹紧部分15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16的通孔两侧,第二夹紧部分15与第一夹紧部分14的结构相同,第二夹紧部分15和第一夹紧部分14上的两个夹钳24配合形成圆形的夹持面。所述两个侧板I之间固定有中部开有孔的上连板8,上连板8位于下连板3上方,两个第一销轴9分别固定在上连板8和下连板3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油缸4的缸体端部套装在相应的第一销轴9上,且第一液压油缸4的缸体端部上下均设置有上支撑套7和下支撑套6。所述两个侧板I中部的外侧均竖向设置有多个加强肋板10,两个呈U形的加强板2卡在两个侧板I上,两个加强板2位于所述下连板3中心孔的两侧且与下连板3连接。所述两个侧板I的内侧均开有横向的导向槽,所述两个卡头5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卡头5上的导向凸起与侧板I上的导向槽相配合。所述两个卡头5的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竖向的凹槽。所述吊轴11上套装有两个加强套12,且所述两个加强套12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I的内侧。所述支撑架20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座19,两个所述固定座19与支撑架20配合形成U形固定槽,第二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深水井设备安装维修行车,包括井架、电动葫芦、水管挂钩夹头、井口水管夹头,井架固定在井的正上方,电动葫芦安装在井架上,水管挂钩夹头用电动葫芦的吊钩连接,井口水管夹头固定在井口上,其特征在于,水管挂钩夹头的结构为:两个侧板(1)和一个下连板(3)固定在一起形成槽形,所述下连板(3)的中部开有孔,下连板(3)上相对固定有两个第一液压油缸(4),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油缸(4)的活塞杆端均固定有一个卡头(5),所述两个卡头(5)配合形成一个圆形的夹持面;吊轴(11)位于两个侧板(1)的上部且固定在两个侧板(1)之间;井口水管夹头包括工作台(13)、第一夹紧部分(14)和第二夹紧部分(15),工作台(13)的结构为:包括底板(16)、顶板(17)和多根支撑杆(18),底板(16)和顶板(17)平行设置,且底板(16)和顶板(17)的中部均对应开有通孔,多根所述支撑杆(18)对称设置并将底板(16)和顶板(17)连接成一体,所述底板(16)的通孔两侧均平行设置有两个支撑板(25);第一夹紧部分(14)的结构为:两个夹板(23)平行设置且中部对应开有长通孔,第三销轴(27)穿过该长通孔将第二液压油缸(21)的活塞杆与两个所述夹板(23)的中部连接在一起,第二液压油缸(21)的缸体通过支撑架(20)固定在底板(16)上,两个所述夹板(23)的一端设置有夹钳(24),两个夹板(11)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销轴(30)与所述支撑板(25)铰接;第一夹紧部分(14)和第二夹紧部分(15)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16)的通孔两侧,第二夹紧部分(15)与第一夹紧部分(14)的结构相同,第二夹紧部分(15)和第一夹紧部分(14)上的两个夹钳(24)配合形成圆形的夹持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慎志东杨志强陈林山贾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东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