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0754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电能平衡装置,其包括多个主线圈、多个调节线圈、至少一个三相电容与一铁心。该铁心为一多柱结构,其包括多数个轴,以供对应的主线圈与调节线圈缠绕于其上,其中,各该主线圈的一端连接于该电源开关,另一端则连接至对应的该调节线圈与该用电负载,各该调节线圈依序缠绕于各该轴上且相互并联。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线圈与调节线圈合流的输出端,来达到电压控制的作用,并且通过同一个铁心所产生感应磁场的平衡特性,让各轴上的调节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压达到相位平衡效果,以及消除噪音、突波、浪涌、谐波等功效,进而增加功率因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能平衡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以控制电压与平衡相位及过滤谐波的电能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电费的计算方式为用电功率(单位:每小时千瓦)乘上电费单价,而用电功率取决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且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大小有关,当电阻固定时,电压越大则用电功率越大,电费计算金额越高。然而,电力公司(例如:台湾电力公司)所提供的交流电相位并不平衡,导致一时间内相位落后令电压大小产生不同,导致电力公司以超过标准电压来供电,造成电力损失并同时增加电费的开销。因此,如何通过一种手段或机制平衡不同相位来控制电压,以减少超压供电的浪费,如此电力公司(发电厂)能减少超压供电,自然就可减轻发电负荷,有助于节能减碳,保护环境,也藉此进一步的达到节省电费支出的效果,成为了相关厂商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能平衡装置,其通过平衡不同相位来控制电压,以减少超压供电的浪费,藉此进一步的达到节省电费支出的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殊绕线方式,来平衡三相交流电源的相位电磁势,进而提升用电效率,降低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duty factor)过低的现象。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一实施例,电能平衡装置是设置于电力公司的电源开关与用电负载之间,其包括多个主线圈、多个调节线圈、至少一个三相电容与一铁心。该铁心为一多柱结构,其包括多数个轴,以供对应的主线圈与调节线圈缠绕于其上,其中,各该主线圈的一端连接于该电源开关,另一端则连接至对应的该调节线圈与该用电负载,各该调节线圈依序缠绕于各该轴上且相互并联。因此,根据上述所揭露的结构,本技术的电能平衡装置于电力系统中,其通过主线圈与调节线圈合流的输出端,来达到电压控制的作用,并且通过同一个铁心所产生感应磁场的平衡特性,让各轴上的调节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压达到相位平衡效果,以及消除噪音、突波、浪涌、谐波等功效,进而增加功率因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能平衡装置应用于一电力系统的方块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能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电力公司12电源开关14用电负载16 电表20电能平衡装置22主线圈220第一主线圈222第二主线圈224第三主线圈24调节线圈240第一调节线圈242第二调节线圈244第三调节线圈26 铁心260 第一轴262 第二轴264第三轴28Or-S三相电容282s_t三相电容284r_t三相电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以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电能平衡装置应用于一电力系统的方块不意图。此电力系统为一般的电力公司供电架构,其包括一电表16、一电源开关12与至少一用电负载14。图2为本技术电能平衡装置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电能平衡装置是设置于电力公司10的电源开关12与用电负载14之间。该电能平衡装置20包括多个主线圈22、多个调节线圈24、一铁心26、一 r_s三相电容280、一 s-t三相电容282与一 r-t三相电容284。该些主线圈22的一端连接于该电源开关12。该铁心26为一多柱结构,其包括多数个轴,以供对应的主线圈22与调节线圈24缠绕于其上,其中,各该主线圈22的一端连接于该电源开关12,另一端则连接至对应的该调节线圈24、该r-s三相电容280、该s_t三相电容282、该r_t三相电容284与该用电负载14,各该调节线圈24依序缠绕于各该轴上且相互并联。如图2所不,于一实施例中,该主线圈22具有一第一主线圈220、一第二主线圈222与一第三主线圈224,该第一主线圈220、该第二主线圈222与该第三主线圈224分别缠绕于该铁心26的一第一轴260、一第二轴262与一第三轴264。各该主线圈220、222、224对应连接该电力公司10的电源开关12的一端分别定义为输入端R、T、S。该调节线圈24具有一第一调节线圈240、一第二调节线圈242与一第三调节线圈244,并分别连接于该第一主线圈220、该第二主线圈222与该第三主线圈224的另一端(相对电源开关12的另一侧),该主线圈220、222、224的另一端于此分别定义为输出端r、t、s。该r-s三相电容280、该s_t三相电容282与该r_t三相电容284为供应补偿的电容,该些电容的容量与电压大小成正比。当电力公司10(例如:台湾电力公司)的一交流电压自该些输入端R、T、S输入时,由于各该调节线圈240、242、244依序缠绕于各该轴260、262、264上且相互并联,交流电压在进入主线圈22与调节线圈24所形成的激磁线圈现象,其磁通量会经由各相位(各轴260、262、264)的激磁线圈交会,而使得铁心26上各轴260、262、264的磁势得到平衡,由于各轴260、262、264的磁势获得平衡,磁势量也大致相同,使得输出端r、t、s的电流与电压也获得平衡,令输出的交流电压得到控制。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磁势量获得平衡,调节线圈24缠绕于铁心26各轴260、262、264显得非常重要,举例来说,假设第一调节线圈240缠绕于各轴260、262、264为3N匝,第二调节线圈242缠绕于各轴260、262、264为2N匝,第三调节线圈244缠绕于第一轴260与第二轴262为2N匝,但第三轴264缠绕的匝数只有N匝。此时,第一轴260与第二轴262的累计匝数各为7N匝,第三轴264的累计匝数为6N匝,使得各轴260、262、264的磁势无法平衡,磁势量也不相同。因此,为了让磁势平衡,单一调节线圈24缠绕于各轴260、262、264的匝数必须要相同。此外,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为一个三相交流电压输入,其铁心26为三轴铁心结构,且主线圈22与调节线圈24的数量对应铁心26的轴数为三组。换言之,当交流电压为单相时,仅需要具有二轴的铁心26,而主线圈22与调节线圈24的数量为二组;由于此部分乃熟知本案
的人士知悉,故不另外以图式或另举实施例详之叙述。根据上述所揭露的结构,本技术的电能平衡装置于电力系统中,其通过主线圈22与调节线圈24合流的输出端r、t、s,来达到电压控制的作用,并且通过同一个铁心26所产生感应磁场的平衡特性,让各轴上的调节线圈24所产生的感应电压达到相位平衡效果,以及消除噪音、谐波等功效,进而增加功率因数。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凡知悉本案领域具有通常技艺人士所明显可做的变化与修饰,皆应视为不悖离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权利要求1.一种电能平衡装置,其设置于一电力公司的一电源开关与至少一用电负载之间,并包括: 多个调节线圈; 多个主线圈;及 一铁心,其包括多数个轴,以供对应的该些主线圈与该些调节线圈缠绕于其上,其中,各该主线圈的一端连接于该电源开关,另一端则连接至对应的该调节线圈与该用电负载,各该调节线圈依序缠绕于各该轴上且相互并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平衡装置,其中,该铁心为一多柱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平衡装置,其中,该铁心包括一第一轴、一第二轴与一第三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能平衡装置,其中,该主线圈包括一第一主线圈、一第二主线圈与一第三主线圈,其分别缠绕于该铁心的该第一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能平衡装置,其设置于一电力公司的一电源开关与至少一用电负载之间,并包括:多个调节线圈;多个主线圈;及一铁心,其包括多数个轴,以供对应的该些主线圈与该些调节线圈缠绕于其上,其中,各该主线圈的一端连接于该电源开关,另一端则连接至对应的该调节线圈与该用电负载,各该调节线圈依序缠绕于各该轴上且相互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明黄利向
申请(专利权)人:硕丰绿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