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用弹性挡圈自动预压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292 阅读:6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孔用弹性挡圈自动压装机构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孔用弹性挡圈自动预压装机构,它是在压头的前部增加一套预压头装置,在预压头四周设置导向,用于保证预压头与内锥孔过渡套同轴,同时设有预压复位弹簧,用于保证压力缸回位过程中,使预压头复位,保证孔用弹性挡圈自动压装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孔用弹性挡圈的预压、压装为一体,从而保证孔用弹性挡圈能被压装到位,避免孔用弹性挡圈卡在内锥孔过渡套中,从而避免内锥孔过渡套损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孔用弹性挡圈自动预压装机构技术领裤本技术适用于孔用弹性挡圈的自动压装,涉及一种孔用弹性挡圈自动预压装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孔用弹性挡圈自动压装机构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工作台面6上设有支架1,支 架顶部设有压力缸2,在工作台面下连接有内锥孔过渡套5,内锥孔过渡套5与工作台面6 的内锥孔同轴,孔用弹性挡圈11放置在工作台面6的内锥孔的上端,压力缸2通过过渡杆 3与压头8连接,在工作台面上通过螺钉7固定连接导向支座4,过渡杆3的下段及压头8 在导向支座4的内孔中间隙配合,在导向支座4上连接有多个导向杆9,以导向压头8,导 向杆9上套有复位弹簧10。要保证孔用弹性挡圈能被压装,压头9的外径应与内锥孔过渡 套5的小端锥孔直径相应。这种机构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孔用弹性挡圈的内径尺寸公差较大,挡圈在自由状态下压装时,压头的外径尺寸 一定,有时能够压到孔用弹性挡圈;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压到孔用弹性挡圈,使压头穿过孔 用弹性挡圈,不能将孔用弹性挡圈压装到规定的位置,同时挡圈卡在内锥孔过渡套中,将 内锥孔过渡套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保证孔用弹性挡圈能被压装到位,避免孔用弹性挡圈卡在内锥孔过渡套中,本实 用新型对现有孔用弹性挡圈自动压装机构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孔用弹性挡圈自动预压装机 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孔用弹性挡圈自动预压装机构,在工作台面上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压力缸,在工作台面下连接有内锥孔过渡套,内锥孔过渡套与工作台面的内锥孔同轴,孔用弹性挡圈放置在工作台面的内锥孔的上端,压力缸通过过渡杆与压头连接,过渡杆的下段及压头在工作台面之上的导向支座的内孔中间隙配合,在导向支座上连接有多个导向杆,以导向压头,导向杆上套有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导向支座的底部连接有预压头,预压头设有内孔,保证压头能通过,预压头的外径与内锥孔的上段部分尺寸相对应;导向支座通过导向螺栓与工作台面连接,保证预压头与内锥孔过渡套同轴;导向支座与工作台面之间留出预压头的活动间隙;在导向螺栓上套有预压复位弹簧,预压复位弹簧的刚性小于所述复位弹簧的刚性。有益效果与现有的现有孔用弹性挡圈自动压装机构相比,本技术在压头前增加预压头,预压复位弹簧刚性小于复位弹簧刚性,在压装过程中,预压头随导向支座下移, 将自由状态的孔用弹性挡圈压入到内锥孔的上段中,预压头下端面与工作台面间隙消失, 压头开始动作,将已预压縮的孔用弹性挡圈压装到位。本技术增加预压头,不但保证 了孔用弹性挡圈能被压装到位,同时避免孔用弹性挡圈卡在内锥孔过渡套中,内锥孔过渡 套不会受到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孔用弹性挡圈自动压装机构的结构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的孔用弹性挡圈自动预压装机构,在工作台面6上设有支架1,支架顶部 设有压力缸2,在工作台面下连接有内锥孔过渡套5,内锥孔过渡套5与工作台面6的内锥 孔同轴,孔用弹性挡圈11放置在工作台面6的内锥孔的上端,压力缸2通过过渡杆3与压 头8连接,过渡杆3的下段及压头8在导向支座4的内孔中间隙配合,在导向支座4上连 接有多个导向杆9,以导向压头8,导向杆9上套有复位弹簧10。导向支座4的底部连接 有预压头14,预压头14设有内孔,保证压头8能通过,预压头14的外径与内锥孔的上段 部分尺寸相对应;导向支座4通过导向螺栓12与工作台面6连接,保证预压头14与内锥 孔过渡套5同轴;导向支座4与工作台面6之间留出预压头的活动间隙;在导向螺栓12 上套有预压复位弹簧13,预压复位弹簧13的刚性小于复位弹簧10的刚性。结合图2所示,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在导向支座4的底部设置以预压头14为主 体的预压装置。权利要求1. 孔用弹性挡圈自动预压装机构,在工作台面上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压力缸,在工作台面下连接有内锥孔过渡套,内锥孔过渡套与工作台面的内锥孔同轴,孔用弹性挡圈放置在工作台面的内锥孔的上端,压力缸通过过渡杆与压头连接,过渡杆的下段及压头在工作台面之上的导向支座的内孔中间隙配合,在导向支座上连接有多个导向杆,以导向压头,导向杆上套有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导向支座的底部连接有预压头,预压头设有内孔,保证压头能通过,预压头的外径与内锥孔的上段部分尺寸相对应;导向支座通过导向螺栓与工作台面连接,保证预压头与内锥孔过渡套同轴;导向支座与工作台面之间留出预压头的活动间隙;在导向螺栓上套有预压复位弹簧,预压复位弹簧的刚性小于所述复位弹簧的刚性。专利摘要本技术对现有孔用弹性挡圈自动压装机构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孔用弹性挡圈自动预压装机构,它是在压头的前部增加一套预压头装置,在预压头四周设置导向,用于保证预压头与内锥孔过渡套同轴,同时设有预压复位弹簧,用于保证压力缸回位过程中,使预压头复位,保证孔用弹性挡圈自动压装顺利进行。本技术集孔用弹性挡圈的预压、压装为一体,从而保证孔用弹性挡圈能被压装到位,避免孔用弹性挡圈卡在内锥孔过渡套中,从而避免内锥孔过渡套损坏。文档编号B23P19/027GK201076986SQ20072008629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梅 徐, 谢琪瑜 申请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设备制造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孔用弹性挡圈自动预压装机构,在工作台面上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压力缸,在工作台面下连接有内锥孔过渡套,内锥孔过渡套与工作台面的内锥孔同轴,孔用弹性挡圈放置在工作台面的内锥孔的上端,压力缸通过过渡杆与压头连接,过渡杆的下段及压头在工作台面之上的导向支座的内孔中间隙配合,在导向支座上连接有多个导向杆,以导向压头,导向杆上套有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导向支座的底部连接有预压头,预压头设有内孔,保证压头能通过,预压头的外径与内锥孔的上段部分尺寸相对应;导向支座通过导向螺栓与工作台面连接,保证预压头与内锥孔过渡套同轴;导向支座与工作台面之间留出预压头的活动间隙;在导向螺栓上套有预压复位弹簧,预压复位弹簧的刚性小于所述复位弹簧的刚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琪瑜徐梅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设备制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