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减少异音的活动轮装置及具有活动轮装置的双轴枢纽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6815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可减少异音的活动轮装置及具有活动轮装置的双轴枢纽器,所述活动轮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第一转轮、第二转轮、滑动轮和至少一个可减少接触声响的套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两个轴接部和一个位于各轴接部间的连接部;第一、第二转轮分别轴接第一连接件的两个轴接部,且在第一、第二转轮的周侧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滑动轮可活动地轴接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部,滑移于第一和第二转轮之间且嵌合于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所述套环套设于滑动轮的周侧。具有活动轮装置的双轴枢纽器还包括至少一个与第一连接件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可减少异音的活动轮装置,适用于可呈360度翻转的双轴枢纽器中,所述双轴枢纽器是组装于掀盖式电子装置中,所述活动轮装置借助可移动的滑动轮嵌合于第一转轮的凹部,形成卡锁状态,限制第一转轮转动或限制第二转轮转动,以确保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作动顺序,进而保持电子装置转动开启和关闭的稳定性。
技术介绍
一般掀盖式的电子产品(例如笔记型电脑、行动电话或电子书阅读器),为了使电子产品的荧幕可相对于本体(该本体具有键盘)开启翻转超过180度(例如翻转至360度)后,却不会发生相互干涉的情形,因而产生了双轴式枢纽器,可参阅本专利技术人已申请过的专利前案,即台湾专利公告第M438797号揭露的一种“滑轮卡锁式双轴枢纽器”,包含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转轴设有第一卡合凸轮。第一卡合凸轮设有一个凹部,第二转轴设有第二卡合凸轮,第二卡合凸轮设有一个凹部,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夹设有滑轮,滑轮可移动地嵌合于第一卡合凸轮的凹部或是第二卡合凸轮的凹部,以限制第一转轴作动或第二转轴作动,借此,可确保转轴的作动顺序和方式,进而保持电子装置转动开启和关闭的稳定性。然而上述滑轮滑移时,还有嵌入第一卡合凸轮的凹部(或是第二卡合凸轮的凹部)时,因为接触而容易产生摩擦声响或是碰撞声响等异音问题;再者,因为上述滑轮频繁接触第一^^合凸轮和第二卡合凸轮,也容易造成磨损。有鉴于此,本技术欲提供一种可减少异音的活动轮装置及具有滑动轮装置的双轴枢纽器,借以解决传统双轴枢纽器的异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减少异音的活动轮装置及具有滑动轮装置的双轴枢纽器,使其具有降低碰撞声响、形成滚动摩擦等功效,又能通过避免轮体之间直接滚动摩擦,来降低所发出的摩擦声响,并延长刚性轮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减少异音的活动轮装置及具有滑动轮装置的双轴枢纽器,借由在滑动轮或是第一、第二转轮设置环沟,使其具有定位的功效,既防止发生套环套设歪斜或是松脱的情形,也方便于组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减少异音的活动轮装置具有三个实现方案。第一个实现方案的活动轮装置的技术手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其设有两个轴接部以及一个位于这两个轴接部之间的连接部;第一转轮,其轴接第一连接件的一个轴接部,在这个第一转轮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第二转轮,其轴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个轴接部,在这个第二转轮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滑动轮,其可活动地轴接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部,该滑动轮滑移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且嵌合于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以及至少一个可减少接触声响的套环,其套设于该滑动轮的周侧。本技术第二实现方案的活动轮装置的技术手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其设有两个轴接部以及位于这两个轴接部之间的连接部;第一转轮,其轴接第一连接件的一个轴接部,在这个第一转轮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第二转轮,其轴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个轴接部,在这个第二转轮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滑动轮,其可活动地轴接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部,该滑动轮滑移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且嵌合于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以及多个可减少接触声响的套环,各套环分别套设于第一转轮的周侧和第二转轮的周侧。本技术第三实现方案的活动轮装置的技术手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其设有两个轴接部以及位于这两个轴接部之间的连接部;第一转轮,其轴接第一连接件的一个轴接部,在这个第一转轮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第二转轮,其轴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个轴接部,在这个第二转轮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滑动轮,其可活动地轴接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部,该滑动轮滑移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且嵌合于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以及多个可减少接触声响的垫体,各垫体分别设置于第一凹部内和第二凹部内。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活动轮装置的双轴枢纽器,其分别运用本技术活动轮装置的三个实现方案,其实现的技术手段还包括:至少一个与第一连接件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设有两个轴接部以及位于这两个轴接部之间的连接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是并排设置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第一转轮具有轴心部,该轴心部分别轴接于第一连接件的一个轴接部和第二连接件的一个轴接部,第二转轮具有轴心部,该轴心部分别轴接于第一连接件的另一个轴接部和第二连接件的另一个轴接部,滑动轮具有轴心部,该轴心部分别可活动地轴接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部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部。据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减少异音的活动轮装置,借由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第一转轮、第二转轮、滑动轮以及至少一个可减少接触声响的套环的组合设计,使其具有降低碰撞声响、形成滚动摩擦等功效,又能通过避免刚性轮体之间直接滚动磨擦来降低所发出的磨擦声响,并延长刚性轮体的使用寿命,又借由增设环沟,使其具有定位的功效,既防止发生套环套设歪斜或是松脱的情形,也方便组装。再者,本技术的活动轮装置也能采用多个套环或是多个垫体实施,借以增加使用类型,提升使用便利性。另外,本技术具有活动轮装置的双轴枢纽器,它是本技术的活动轮装置搭配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的组合设计,从而将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滑动轮保护于两连接件(第一、第二连接件)之间,并稳定轮体(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滑动轮)的运作,更可借由增加第二连接件的数量,以增加本技术活动轮装置的适用范围,还借由设置止挡部搭配挡块、闭锁凸轮及其凸块搭配凹槽等结构设计,借以形成具有转动限位功能、自动闭锁功能的双轴枢纽器。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功能、目的,兹列举较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和附图标记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活动轮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滑动轮增设环沟,并配设有对应套环实施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组合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活动轮装置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活动轮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活动轮装置的正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活动轮装置的正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具有活动轮装置的双轴枢纽器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二连接件搭配二闭锁凸轮实施的构件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具有活动轮装置的双轴枢纽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本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具有活动轮装置的双轴枢纽器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减少异音的活动轮装置及具有活动轮装置的双轴枢纽器,活动轮装置依据将套环或是垫体设置在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滑动轮等不同位置,而形成三实施例,即,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另外,将本技术活动轮装置应用于双轴枢纽器实施,分别形成第四、第五和第六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活动轮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10、第一转轮20、第二转轮30、滑动轮40以及至少一个可减少接触声响的套环50的组合设计。第一连接件10设有两个轴接部111、112以及位于这两个轴接部111、112之间的连接部12 ;第一转轮20轴接第一连接件10的一个轴接部111,且在第一转轮20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21 ;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减少异音的活动轮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其设有两个轴接部以及一个位于这两个轴接部之间的连接部;第一转轮,其轴接第一连接件的一个轴接部,且在第一转轮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第二转轮,其轴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个轴接部,且在第二转轮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滑动轮,其可活动地轴接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部,该滑动轮滑移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且嵌合于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至少一个可减少接触声响的套环,其套设于滑动轮的周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异音的活动轮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其设有两个轴接部以及一个位于这两个轴接部之间的连接部;第一转轮,其轴接第一连接件的一个轴接部,且在第一转轮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 第二转轮,其轴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个轴接部,且在第二转轮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 滑动轮,其可活动地轴接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部,该滑动轮滑移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且嵌合于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 至少一个可减少接触声响的套环,其套设于滑动轮的周侧。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轮装置,其特征是,该滑动轮的周侧还设有至少一个环沟,所述套环是橡胶套环且套设定位于环沟。3.一种可减少异音的活动轮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其设有两个轴接部以及位于这两个轴接部之间的连接部; 第一转轮,其轴接第一连接件的一个轴接部,且在第一转轮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 第二转轮,其轴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个轴接部,且在该第二转轮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 滑动轮,其可活动地轴接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部,该滑动轮滑移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且嵌合于第一凹部或所述第二凹部; 多个可减少接触声响的套环,各套环分别套设于第一转轮的周侧和第二转轮的周侧。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轮装置,其特征是,第一转轮的周侧进一步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第一凹部的第一环沟,该第二转轮的周侧进一步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第二凹部的第二环沟,各套环分别套设定位于第一环沟和第二环沟。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轮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凹部是由第一转轮的轮面延伸至另一轮面,第一凹部比第一环沟浅,第二凹部是由该第二转轮的轮面延伸至另一轮面,第二凹部比第二环沟浅;各套环均为橡胶环圈。6.一种可减少异音的活动轮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其设有两个轴接部以及位于这两个轴接部之间的连接部; 第一转轮,其轴接第一连接件的一个轴接部,在第一转轮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 第二转轮,其轴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个轴接部,在第二转轮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 滑动轮,其可活动地轴接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部,该滑动轮滑移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且嵌合于所述第一凹部或所述第二凹部;以及 多个可减少接触声响的垫体,各垫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内和所述第二凹部内。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动轮装置,其特征是,各垫体均为橡胶垫体。8.一种具有活动轮装置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是,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其设有两个轴接部以及位于这两个轴接部之间的连接部; 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其与第一连接件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两个轴接部以及位于这两个轴接部之间的连接部; 第一转轮,其具有轴心部,该轴心部分别轴接于第一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鸿叶振荧郑至惟
申请(专利权)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