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蓄水装置,包括:水袋和滤芯,水袋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一上盖,第一出水口连接一下盖,滤芯与下盖连接。该滤芯包括:盖体、壳体、PP棉、支架滤网、活性炭和超滤膜,盖体与壳体连接,且盖体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口;支架滤网设置在壳体内靠近盖体一侧将壳体内部划分为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PP棉设置在第一过滤腔内;超滤膜设置在第二过滤腔内与壳体连接,活性炭设置在第二过滤腔内,且活性炭分布于超滤膜与壳体以及支架滤网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净水效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水袋,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蓄水装置。
技术介绍
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主要是以地下地表水为主,随着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细菌、泥沙、铁锈以及微生物严重超标,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一般乡镇以及行政自然村没有使用类似城市自来水的条件,乡镇和农村人口直接以地下水或地表自然水系作为饮用水的来源,其现状是,饮用水污染严重超标,对乡镇以及行政自然村分散取水人员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同时,对在农村作业的施工单位和野外旅游人员的健康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传统的提水袋产品设计构造较为简单,缺少人性化设计,只能满足储水需求,没有过滤功能,尤其是对江河水和湖泊水的过滤,以及对水的存储和运输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能解决水源应急储备和净化为生活用水的目的,使用不方便且适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蓄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水袋产品存在使用不方便且适用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蓄水装置,包括:水袋和滤芯,水袋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一上盖,第一出水口连接一下盖,滤芯与下盖连接。依照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蓄水装置,其还包括一接水管,该接水管与滤芯连接。依照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蓄水装置,该滤芯包括:盖体、壳体、PP棉、支架滤网、活性炭和超滤膜,盖体与壳体连接,且盖体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口 ;支架滤网设置在壳体内靠近盖体一侧将壳体内部划分为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pp棉设置在第一过滤腔内;超滤膜设置在第二过滤腔内与壳体连接,活性炭设置在第二过滤腔内,且活性炭分布于超滤膜与壳体以及支架滤网之间。依照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蓄水装置,该第二进水口内设置有爪子,爪子与第二进水口套接连接。依照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蓄水装置,该下盖包括下盖主体和旋转开关,旋转开关上设置有延长部,爪子与延长部活动连接。依照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蓄水装置,该第二出水口内设置有爪子,接水管通过爪子与滤芯活动连接。依照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蓄水装置,其还包括:两个支撑杆,水袋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支撑杆容纳腔,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容纳腔内,且支撑杆容纳腔与水袋袋体之间设置有挂孔。依照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蓄水装置,该上盖包括上盖固定部、盖子和连接带,上盖固定部与水袋连接,盖子与上盖固定部螺纹连接,连接带分别与上盖固定部和盖子连接。依照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蓄水装置,该水袋上设置有刻度线。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使用时,打开上盖,从第一进水口灌入原水,或直接将水袋放入江河或湖泊中灌入原水,待灌满后旋紧上盖,将水袋挂起,之后,将滤芯与水袋连接好,打开旋转开关就可接到处理后的饮用水,接好水后关闭旋转开关即可,操作非常方便。本技术将滤芯设置在水袋外部,灌水时,可将滤芯取下也可直接将滤芯与水袋一同放入原水中取水,或者直接通过第一进水口灌水。如果需要取下滤芯,直接将滤芯上的爪子扳下即可,操作方便,灌好水后将水袋通过支撑杆挂起来,当需要净水时,打开旋转开关接水,接好水后关闭旋转开关即可。本技术无需反复拆卸滤芯灌水,并且滤芯安装拆卸操作方便,同时,本技术设置了支撑杆和挂孔,灌水后可悬挂放置,接水时直接打开旋转开关即可,无需外力作用,操作简便,节省力气。本技术可直接悬挂于柱子、桌子以及树干、树枝等高处,若没有可利用的悬挂支撑物体,直接由人提起也可,不受场合限制,适用范围广泛。另外,本技术使用后可将滤芯取下,再排出水袋内的水和空气将水袋卷起收藏,体积小,携带方便。本技术采用多重过滤,净水效果好,除菌率达到99.99%。原水进入滤芯后,首先通过PP棉和支架滤网滤除较大的杂质,再通过斯里兰卡载银椰壳活性炭和中空纤维超滤膜,完全去除水中的细菌、铁锈、细小杂质、微生物以及水中细小微粒,同时去除水中的异色、异味、有机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且,树脂应用离子交换技术,能与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吸附水中多余的钙、镁离子,达到去除水垢(碳酸钙或碳酸镁)的目的。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净水效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蓄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滤芯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方法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水袋的清洗方法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滤芯的清洁方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多功能蓄水装置,包括:水袋1、滤芯2和接水管3。水袋I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上盖11,第一出水口连接下盖12,滤芯2与下盖连接。上盖11包括上盖固定部、盖子111和连接带112,上盖固定部与水袋I连接,盖子111与上盖固定部螺纹连接,连接带112分别与上盖固定部和盖子111连接。下盖12包括下盖主体121和旋转开关122,旋转开关112上设置有延长部。水袋I还包括两个支撑杆13,水袋I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支撑杆容纳腔14,支撑杆13设置在支撑杆容纳腔14内,且支撑杆容纳腔14与水袋I袋体之间设置有挂孔15,通过挂孔15和支撑杆13可将水袋I悬挂于高处,方便接取净化水。如图1所示,水袋I上还设置有刻度线,便于数量量取。如图2所示,滤芯2包括:盖体21、壳体22、PP棉23、支架滤网24、活性炭25和超滤膜26,盖体21与壳体22螺纹连接,盖体21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 211,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口 221。支架滤网24设置在壳体22内靠近盖体21 —侧将壳体22内部划分为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PP棉23设置在第一过滤腔内,超滤膜26设置在第二过滤腔内与壳体22连接。活性炭25设置在第二过滤腔内,且活性炭25分布于超滤膜26与壳体22以及支架滤网24之间。第二进水口 211内设置有爪子,爪子与第二进水口 211套接连接。爪子可与旋转开关122的延长部活动连接,实现滤芯2与水袋I连接。爪子下部设置有多个开口,当爪子与延长部连接时,将延长部插入爪子,开口被延长部撑开,在夹紧力作用下将延长部夹紧,实现滤芯2与水袋I连接。当需要取下滤芯时,向下推爪子,使爪子脱离延长部,各开口收缩,夹紧力消失,即可取下滤芯2。旋转开关122与下盖主体121上均设置有开口槽,接水时,旋动旋转开关,使旋转开关122上的开口槽与下盖主体121上的开口槽相对应,净化水流出。接完水后,关闭旋转开关122。进一步地,第二出水口 221内也设置有爪子,爪子与第二出水口 221套接连接,第二出水口 221内的爪子用于与接水管3部活动连接,实现滤芯2与接水管3活动连接,使用接水管3可方便接水,有效防止净化水飞溅,避免浪费。另外,盖体21内还设置有密封圈,增强滤芯2的密封性能。本实例中,盖体21与壳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袋和滤芯,所述水袋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连接一上盖,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一下盖,所述滤芯与所述下盖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袋和滤芯,所述水袋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连接一上盖,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一下盖,所述滤芯与所述下盖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接水管,所述接水管与所述滤芯连接。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盖体、壳体、PP棉、支架滤网、活性炭和超滤膜,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口 ;所述支架滤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盖体一侧将所述壳体内部划分为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所述PP棉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腔内;所述超滤膜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腔内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活性炭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腔内,且所述活性炭分布于所述超滤膜与壳体以及支架滤网之间。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济成,
申请(专利权)人:韩佳上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