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及其支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371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装置,包括依次铰接的多节支腿和驱动该多节支腿中每节支腿运动的驱动机构,并且多节支腿中的基本支腿铰接在工程机械上,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基本支腿沿水平面摆动地接近或远离所述工程机械,并且还能够驱动多节支腿展开或相互折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支腿装置的工程机械。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支腿装置包括多节支腿和驱动个多节支腿运动的驱动装置,因此能够通过增加多节支腿的数量实现在工作时的大跨度,又能够在回收时将多节支腿折叠在一起,因此方便布置在工程机械上,不会占用工程机械的过多空间,因此能够提高工程机械的作业安全性和作业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的支腿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装置和使用该支腿装置的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在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是具有臂架的工作装置在工作时为了保持整机在支撑平面内的稳定性,都需要用支撑支腿来支撑地面,以增大支撑面,从而增大支撑面积,而避免整机因作业稳定性不足而引起倾翻。常见的应用支撑装置的工程机械有混凝土泵车、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等。具体地,当设备移动或行驶时,支撑支腿收起,工作时支撑支腿打开。这就要求工程机械的支腿装置既要在工作时具有较长的跨距,又能够在收起时不占用设备机架的过多空间。目前,工程机械的支腿装置一般有摆动式支撑装置和伸缩式支撑装置两种,缺点是因工程机械底盘长度限制,造成现有支腿结构布置受限,打开后长度不足,支撑范围不能满足整机工作要求,车辆桥荷分配不尽合理。在图1中,展示了一种前支撑支腿41为伸缩式支腿,后支撑支腿42为摆动式支腿的支撑支腿4的布置方式,其中,其前支撑支腿41通过伸缩油缸的驱动而实现支腿的在一定伸缩行程内的伸出和收回,而后支撑支腿42则通过摆动油缸实现一定角度内的摆出和摆回。在其他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单纯使用伸缩式支腿的形式,以及单纯使用摆动式支腿的形式。无论采用何种布置方式,由于伸缩支腿和摆动支腿的自身特点,例如,摆动支腿的摆开需要较大空间,否则将导致支腿的跨度不足。而伸缩支腿能够保证一定的跨度,却只能在某一确定的轨迹上运动,灵活性差。不能实现工地的恶劣工况,例如无法躲避障碍物。更重要地,由于跨度加大的支腿装置很难在收回时布置在设备的机架上,导致现阶段的支腿的跨度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车 身上装工作能力的需要。因此,提供一种既能够在工作时实现大跨度,又能够在收回时方便布置的工程机械上的支腿装置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装置,该支腿装置既能够在工作时实现大跨度,又能够在回收时方便布置在工程机械上。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工程机械的支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装置,所述支腿装置包括依次铰接的多节支腿和驱动该多节支腿中每节支腿运动的驱动机构,并且所述多节支腿中的基本支腿铰接在所述工程机械上,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基本支腿沿水平面摆动地接近或远离所述工程机械,并且还能够驱动所述多节支腿展开或相互折叠。优选地,所述多节支腿能够沿竖直面展开或相互折叠。优选地,所述基本支腿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所述工程机械上,所述多节支腿通过第二销轴依次铰接,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的轴线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多节支腿能够沿水平面展开或相互折叠。优选地,所述基本支腿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所述工程机械上,所述多节支腿通过第三销轴依次铰接,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三销轴的轴线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多节支腿中相邻的支腿能够以相反的时针方向和/或相同的时针方向展开或相互折叠。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油缸和连杆机构,所述驱动油缸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多节支腿展开或相互折叠。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的机架上安装有能够支撑该工程机械的多个支撑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支腿中至少一个支撑支腿为本技术提供的支腿装置。优选地,所述多个支撑支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机架前后两端的两个前支撑支腿和两个后支撑支腿,其中,所述两个前支撑支腿为所述支腿装置,所述两个后支撑支腿为能够沿水平面摆动地接近或远离所述工程机械的摆动支腿,并且同侧的所述前支撑支腿的基本支腿的摆动方向与所述后支撑支腿的摆动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多个支撑支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机架前后两端的两个前支撑支腿和两个后支撑支腿,其中,所述多个支撑支腿均为所述支腿装置,并且同侧的所述前支撑支腿的所述基本支腿与所述后支撑支腿的所述基本支腿的摆动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多个支撑支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机架前后两端的两个前支撑支腿和两个后支撑支腿,其中,所述多个支撑支腿均为所述支腿装置,并且同侧的所述前支撑支腿的所述基本支腿与所述后支撑支腿的所述基本支腿的摆动方向相反。优选地,所述工程机械为混凝土泵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技术提供的支腿装置包括多节支腿和驱动个多节支腿运动的驱动装置,因此能够通过增加多节支腿的数量实现在工作时的大跨度,又能够在回收时将多节支腿折叠在一起,因此方便布置在工程机械上,不会占用工程机械的过多空间,因此能够提高工程机械的作业安全性和作业能力。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工程机械的支腿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支腿装置实际应用在混凝土泵车上的第一布置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支腿装置实际应用在混凝土泵车上的第一布置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支腿装置实际应用在混凝土泵车上的第二布置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支腿装置实际应用在混凝土泵车上的第二布置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支腿装置实际应用在混凝土泵车上的第三布置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支腿装置实际应用在混凝土泵车上的第三布置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支腿装置折叠在机架两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支腿装置以第一折叠方式折叠;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支腿装置在展开工作时躲避障碍物的俯视结构不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支腿装置的第二折叠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支腿装置的第三折叠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支腿装置的一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 支腿2 驱动机构4 支撑支腿 5 机架21 驱动油缸 22 连杆机构31 第一销轴 32 第二销轴33 第三销轴 41 前支撑支腿42 后支腿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水平、竖直,上、下”等通常是在本实用新 型提供的支腿装置正常使用时定义的,具体地可参照图3、图5和图7所示的图面方向,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方位词只用于说明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提供的工程机械,尤其是以混凝土泵车为例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的支腿装置,能够理解的是,该支腿装置还能够用于例如汽车起重机等其他需要使用工程机械中,本技术对其应用领域不做限制。如图2至图10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装置,该支腿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即,能够实现在工作时的大跨度作业以及在回收时方便布置在工程机械上。其中,本技术提供的支腿装置包括依次铰接的多节支腿I和驱动该多节支腿I中每节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装置包括依次铰接的多节支腿(1)和驱动该多节支腿(1)中每节支腿(1)运动的驱动机构(2),并且所述多节支腿(1)中的基本支腿(11)铰接在所述工程机械上,所述驱动机构(2)能够驱动所述基本支腿(11)沿水平面摆动地接近或远离所述工程机械,并且还能够驱动所述多节支腿(1)展开或相互折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红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