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锥角锥段的重介旋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160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5
一种大锥角锥段的重介旋流器,属于重介旋流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中心溢流管调节装置、二段溢流箱、二段导向筒、锥筒和底流口筒体,锥筒的锥角为90?或者120?,中心溢流管调节装置包含二段中心溢流管,延长二段中心溢流管的插入深度和二段锥体的长度。该装置解决了现有重介旋流器中心溢流管调节装置调节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高了旋流器二段的分选密度,降低了矸石中中煤的含量,增加了中煤的产量,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重介旋流器的
,具体是一种大锥角锥段的重介旋流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重介旋流器普遍存在二段中心溢流管调节装置调节效果不明显,旋流器二段的分选密度低,矸石中中煤含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重介旋流器二段中心溢流管调节装置调节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大二段分选密度,解决矸石中夹杂中煤问题的大锥角锥段的重介旋流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锥角锥段的重介旋流器包括中心溢流管调节装置、二段溢流箱、二段导向筒、锥筒和底流口筒体,锥筒的锥角为90°或者120°,中心溢流管调节装置包括二段中心溢流管,二段中心溢流管的插入深度为0.85倍的二段导向筒长度L,所述的二段导向筒长度L为1.33倍的二段导向筒筒体直径D。本技术采用的原理如下:大锥角重介旋流器由于其锥角大、锥体短,锥体和筒体连接区的角度较小,内外螺旋流通过连接区受到较大的阻力,迫使螺旋流产生“错动”,实际上也是一次再松散的过程,实现二次分选。同时,大锥角旋流器底流口到溢流口的距离比普通旋流口的要近,增强了选别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中心溢流管调节装置的调节效果,增大二段分选密度,解决矸石中夹杂中煤的问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示意图,图中1.中心溢流管调节装置,2.二段溢流箱,3.二段导向筒,4.锥筒,5.底流口筒体,6.锥角,D.二段导向筒筒体直径,L.二段导向筒长度,L1。锥筒长度,D1.锥筒小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中心溢流管调节装置1、二段溢流箱2、二段导向筒3、锥筒4和底流口筒体5,锥筒4的锥角6为90°或者120°。如图2所示,中心溢流管调节装置I包括二段中心溢流管,二段中心溢流管的插入深度为0.85L (L为二段导向筒长度,L=L 33D, D为重介旋流器二段导向筒筒体直径),在实际应用中,确定了二段导向筒筒体直径D、锥筒小SD1和锥角6即可根据公式D - D1 z1I = 2 / 确定锥筒长度U。Z tan - ζ 2短锥旋流器由于锥体角度大锥体短,筒体与锥体连接区的角度较小,旋转床层通过连接区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迫使床层产生“错动”,实际也是一次再松散过程。此时各颗粒都发生转动或移动。比重大的细颗粒由于比相同粒径比重小的颗粒所受的离心力大,很容易从粗颗粒在床层错动时出现的缝隙中“钻”到靠近器壁的外层,而比重小的细颗粒由于所受的离心力小,继续留在内层;同理,比重小的粗颗粒则被比重大的粗颗粒“挤”到内层。因此,床层通过了筒体与锥角的连接区后,比重大的粗、细颗粒绝大部分都进入到变化后床层的外层,比重小的粗、细颗粒则留在内层,从而完成了按物料比重差异进行重新分层的过程。同时,短锥旋流器沉砂口至溢流管口的距离要比普通旋流器近,使重新分层后旋转床层内层很容易的随上升流从溢流管排出,而处于外层的大比重颗粒则继续沿着锥体器壁往沉砂口运动,成为沉砂产物排出。通过增大锥筒4的锥角6,延长二段中心溢流管的插入深度,改善了中心溢流管调节装置I的调节效果,提高了旋流器二段的分选密度,降低了矸石中中煤的含量,增加了中煤的产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锥角锥段的重介旋流器,包括中心溢流管调节装置(1)、二段溢流箱(2)、二段导向筒(3)、锥筒(4)和底流口筒体(5),其特征是:锥筒(4)的锥角(6)为90o或者120o。

【技术特征摘要】
1.种大锥角锥段的重介旋流器,包括中心溢流管调节装置(I)、二段溢流箱(2)、二段导向筒(3)、锥筒(4)和底流口筒体(5),其特征是:锥筒(4)的锥角(6)为90°或者120°。2.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琪严俊祥王怀法周晓英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