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157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包括由上壳体、下壳体组成的壳体,壳体内设有转笼,转笼的最大外径尺寸小于上壳体的最小内径尺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在安装时可以在安装完下壳体、回料锥体和上壳体后安装导向叶片,因为导向叶片角度需做初步设定,所以在转笼吊入前,其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调试人员进入内侧进行调整;新型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中有单独的迷宫环,其形成的迷宫密封的间距可调,在受磨损后间距变大可适时调整保证产品质量;新型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在针对转笼的维修时,只需将出风口拆除后就可将转笼取出进行维修或更换,其他的下壳体、回料锥体、导风叶片等都不需要拆除,大大提高了检修速度,减少了相当了检修费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材用立磨,特别是一种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
技术介绍
立磨是现代水泥、煤炭和电力等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粉磨设备,因其占地面积小、耗电小、磨耗低、建设费用低,而且集粉磨、烘干和选粉于一体,具有结构紧凑,易于操作的优点。传统的立磨分离器壳体部分主要包括出风口、上壳体、下壳体、导向叶片及回料锥体(如图1、2 )。按照一定的安装顺序可以将分离器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成,但分离器转笼是分离器的选粉的主要工作部件,也是易损部件,在其磨损后需及时修补和更换方可保证选粉质量。传统的立磨分离器结构中,将分离器转笼拆出维修需将整个分离器壳体全部拆除,甚至会涉及进料管,其吊装重量、机具人员、工作量及产生的费用将成比例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调试方便,易于检修操作的分离器壳体机构。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由上壳体、下壳体组成的壳体,壳体内设有转笼,转笼的最大外径尺寸小于上壳体的最小内径尺寸。进一步的,上壳体内表面设有处于转笼上部的分段式迷宫环,相邻迷宫环之间间距可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传统结构相比:本技术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在安装时可以在安装完下壳体、回料锥体和上壳体后安装导向叶片,因为导向叶片角度需做初步设定,所以在转笼吊入前,其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调试人员进入内侧进行调整;新型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中有单独的迷宫环,其形成的迷宫密封的间距可调,在受磨损后间距变大可适时调整保证产品质量;新型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在针对转笼的维修时,只需将出风口拆除后就可将转笼取出进行维修或更换,其他的下壳体、回料锥体、导风叶片等都不需要拆除,大大提高了检修速度,减少了相当了检修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结构图。图2是传统的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迷宫部分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迷宫部分结构图。图中I为上壳体、2为转笼、3为迷宫环、4为连接螺栓、5为调整螺纹孔、6为下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图3所示,本技术分离器壳体机构包括出风口、上壳体1、下壳体6、导向叶片及回料锥体。根据图4所示,上壳体I的最小内径尺寸设计大于转笼2的最大外径尺寸,所以转笼2可在导风叶片安装完成后吊入,其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调试人员进入内侧进行调整;在转笼2安装调平后安装分段迷宫环3,可通过迷宫环3上的调整螺纹孔5调整迷宫环与转笼的间距,然后通过连接螺栓4固定在上壳体I内表面上,在因磨损间距变大后可适时调整。根据图3所示,在维修和更换转笼时,只需将上壳体I以上部分拆除,然后在拆除迷宫环3就可以将转笼2吊出处理。比起传统立磨分离器机构需拆除整个分离器方可吊出转笼2的结构,此结构要简单,简约很多。本技术设计时取消原有上壳体I与转笼2形成迷宫密封的形式,将上壳体I的最小内径尺寸比转笼2的最大外径尺寸大15-20mm,转笼2上边沿位置伸进上壳体I下边沿40-60mm,分段式的迷宫环3用连接螺栓4安装于上壳体I内表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包括由上壳体、下壳体组成的壳体,壳体内设有转笼,其特征在于,转笼的最大外径尺寸小于上壳体的最小内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磨分离器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上壳体内表面设有处于转笼上部的分段式迷宫环,相邻迷宫环之间间距可调。

【技术特征摘要】
1.磨分离器壳体机构,包括由上壳体、下壳体组成的壳体,壳体内设有转笼,其特征在于,转笼的最大外径尺寸小于上壳体的最小内径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卢军蒋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远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