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手持平衡式颈部按摩器,包括左按摩主体、右按摩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左按摩主体与所述右按摩主体之间且可调节二者相对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左按摩主体与所述右按摩主体上分别设有可拉紧或放松对应按摩主体的弹性拉手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利用两个弹性拉手带的拉紧或放松,实现对左按摩主体与右按摩主体按摩力度的大小控制,从而使力度、轻柔度达到人性化的平衡,较传统僵化式按摩,提高按摩舒适度及按摩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持平衡式颈部按摩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放松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就会感到身心疲惫。特别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颈椎长时间处于一种特定状态,颈部肌肉也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再加上扭转、侧屈过度等,极易导致颈椎病。由此,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针对颈、肩部按摩的按摩器。但是目前的这些按摩器,一般均为靠背式,按摩时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将按摩器抵靠在椅背上进行按摩,这样不仅不能完全放松进行按摩,且按摩力度无法控制,比较僵硬,不能获得较好的舒适度及按摩效果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按摩舒适、平衡度的手持平衡式颈部按摩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持平衡式颈部按摩器,包括左按摩主体、右按摩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左按摩主体与所述右按摩主体之间且可调节二者相对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左按摩主体与所述右按摩主体上分别设有可拉紧或放松对应按摩主体的弹性拉手带。进一步步地,各所述弹性拉手带的端部均设有可供人手抓握的扶手位。具体地,所述左按摩主体包括一具有左容置腔的左外壳、置于所述左容置腔内的左动力元件、密封所述左外壳的左外盖以及由所述左动力元件带动且由所述左外盖中伸出的左按摩触头。进一步地,所述左按摩主体还包括一左减速箱,所述左减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与所述左动力元件连接,所述左按摩触头设于所述左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上。具体地,所述右按摩主体包括一具有右容置腔的右外壳、置于所述右容置腔内的右动力元件、密封所述右外壳的右外盖以及由所述右动力元件带动且由所述右外盖中伸出的右按摩触头。进一步地,所述右按摩主体还包括一右减速箱,所述右减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与所述右动力元件连接,所述右按摩触头设于所述右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按摩主体内还设有一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左动力元件与所述右动力元件连接,所述右按摩主体内还设有可对所述左动力元件与所述右动力元件供电的电池。更进一步地,所述左外壳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面板。更进一步地,所述左按摩触头为两个,且上、下设置,位于上方的左按摩触头的高度低于位于下方的左按摩触头;所述右按摩触头为两个,且上、下设置,位于上方的右按摩触头的高度低于位于下方的右按摩触头。具体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居中的固定板以及位于固定板两侧的伸缩板,各所述伸缩板分别与所述左按摩主体的左外盖及所述右按摩主体的右外盖连接。本技术中,利用两个弹性拉手带的拉紧或放松,实现对左按摩主体与右按摩主体按摩力度的大小控制,从而使力度、轻柔度达到人性化的平衡,较传统僵化式按摩,提高按摩舒适度及按摩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手持平衡式颈部按摩器的剖切的后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手持平衡式颈部按摩器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手持平衡式颈部按摩器,包括左按摩主体100、右按摩主体200以及连接于左按摩主体100与右按摩主体200之间且可调节二者相对距离的调节组件300,左按摩主体100与右按摩主体200上分别设有可拉紧或放松对应按摩主体的弹性拉手带400。本技术中,利用两个弹性拉手带400的拉紧或放松,实现对左按摩主体100与右按摩主体200按摩力度的大小控制,从而使力度、轻柔度达到人性化的平衡,较传统僵化式按摩,提高按摩舒适度及按摩效果。具体地,由图1中所示,各弹性拉手带400的端部均设有可供人手抓握的扶手位410。扶手位410的形状与人手弯曲握紧时形状类似,在使用颈部按摩器时,两手由各扶手位410中伸入并紧握,牢牢抓紧颈部按摩器,一方面保证左按摩主体100与右按摩主体200更好的贴合于颈部进行按摩,另一方面,由于人手的作用也防止颈部按摩器在按摩震动时由颈部滑落。参照图2,左按摩主体100包括一具有左容置腔111的左外壳110、置于左容置腔111内的左动力元件120、密封左外壳110的左外盖130以及由左动力元件120带动且由左外盖130中伸出的左按摩触头140。左按摩主体100还包括一左减速箱150,左减速箱150的动力输入轴(图中未标号)与左动力元件120连接,左按摩触头140设于左减速箱150的动力输出轴(图中未标号)上。这样,在左动力元件120的带动下,左减速箱150的动力输入轴转动,同时经过一定的减速比后,左减速箱150的动力输出轴以合适的转速带动左按摩触头140转动,从而进行按摩。本实施例中,右按摩主体200包括一具有右容置腔211的右外壳210、置于右容置腔211内的右动力元件220、密封右外壳210的右外盖230以及由右动力元件220带动且由右外盖230中伸出的右按摩触头240。右按摩主体200还包括一右减速箱250,右减速箱250的动力输入轴(图中未标号)与右动力元件220连接,右按摩触头240设于右减速箱250的动力输出轴上(图中未标号)。同样的,在右动力元件220的带动下,右减速箱250的动力输入轴转动,同时经过一定的减速比后,右减速箱250的动力输出轴以合适的转速带动右按摩触头240转动,从而进行按摩。本实施例中,左按摩主体100内还设有一控制电路160,控制电路160与左动力元件120与右动力元件220连接,右按摩主体200内还设有可对左动力元件120与右动力元件220供电的电池260。这样,通过电池260对动力元件供电,再通过控制电路160进行控制,从而可实现左按摩主体100与右按摩主体200的按摩动转。本实施例中,左外壳110上还设有与控制电路160连接的控制面板170。控制电路160上设有可同时或分别控制左按摩主体100与右按摩主体200的控制程序,控制面板170上设有与控制电路160连接的控制按钮,通过选择不同的控制按钮灵活选择按摩程序。本实施例中,左按摩触头140为两个,且上、下设置,位于上方的左按摩触头140的高度低于位于下方的左按摩触头140 ;右按摩触头240为两个,且上、下设置,位于上方的右按摩触头240的高度低于位于下方的右按摩触头240。根据人体颈部上部凸下部凹的特点,设计的上部按摩触头低,下部按摩触头高,这样,各按摩触头分别对应颈部各部位进行按摩,从而可获得更好的按摩效果。参照图2,调节组件300包括居中的固定板310以及位于固定板310两侧的伸缩板320,各伸缩板320分别与左按摩主体100的左外盖230及右按摩主体200的右外盖230连接。通过设置调节组件300来调节两按摩主体之间的距离,可使颈部按摩器适用于不同的人使用,根据不同的人颈部粗细不同来调节两按摩主体的位置,使各按摩主体与颈部部位更有针对性,按摩效果更好。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平衡式颈部按摩器,包括左按摩主体、右按摩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左按摩主体与所述右按摩主体之间且可调节二者相对距离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按摩主体与所述右按摩主体上分别设有可拉紧或放松对应按摩主体的弹性拉手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平衡式颈部按摩器,包括左按摩主体、右按摩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左按摩主体与所述右按摩主体之间且可调节二者相对距离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按摩主体与所述右按摩主体上分别设有可拉紧或放松对应按摩主体的弹性拉手带。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平衡式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弹性拉手带的端部均设有可供人手抓握的扶手位。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平衡式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按摩主体包括一具有左容置腔的左外壳、置于所述左容置腔内的左动力元件、密封所述左外壳的左外盖以及由所述左动力元件带动且由所述左外盖中伸出的左按摩触头。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平衡式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按摩主体还包括一左减速箱,所述左减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与所述左动力元件连接,所述左按摩触头设于所述左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上。5.按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手持平衡式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按摩主体包括一具有右容置腔的右外壳、置于所述右容置腔内的右动力元件、密封所述右外壳的右外盖以及由所述右动力元件带动且由所述右外盖中伸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军,吴镜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