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间隔开功能的弹性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99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弹性长条形的夹持件(13,19),包含一个头端(13)和一个桶形部件(19)。所述夹持件可装入一块平板(11)的孔洞(12)中,装入时,将弹性长形部分拉伸,使其直径缩小,从而就可穿过孔洞(12),然后释放对所述弹性夹持件(13,19)的拉力,使其卡住或夹持在孔洞(12)中。在另一实施例中,采用一中心销(35)以对夹持装置产生一操纵所述夹持件(13,19)所需要的轴向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性夹持件,它包含可间隔开功能的夹持件,该夹持件可用来组装两块平板件(包括印刷电路板,下同),使两平板件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性夹持件,该夹持件仅凭借其弹性作用,就具有夹紧两平板件和间隔开它们的功能。
技术介绍
间隔型夹持件是可以使两块平板件固定并隔开一定空间距离的一种装置。通常两平板件都是用某种类型的紧固件或用螺纹紧固件或螺丝钉紧固在一起的。这类紧固件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金属材料经机械加工制成的,另一种是用塑料制成的。不过,无论是金属的还是塑料的紧固件,目前可用的种种类型的间隔方式都有一些问题。问题在于是使用金属的间隔件将两块印刷电路板隔开的。当将一块印刷电路板与金属底盘分隔开时,通常是用自紧固或铆固的方法固定到金属底盘上的,而这需要使用工具。用螺纹紧固件连接的方法也很费事,它需要使用如螺丝钉那样的活动配对件,还要增加在现场调试所需的时间。当采用自行铆固的紧固件时,还可能遇到另外一些问题。底盘金属必须具有延展性或可锻性,从而限制了底盘用材料的选择余地,而在对这类紧固件进行拆卸时还具有破坏性,底盘或紧固件本身在拆卸后就不能再使用。另外,这种紧固件的安装或拆卸要求采用比较昂贵的专用工具,或者在现场不容易获得。最后,当在印刷电路与底盘之间要求将紧固件接地时,就必须采用金属紧固件,但也会出现上述有关电路板安装的另外一些缺点。使用塑料紧固件不能够解决金属紧固件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当采用螺纹的塑料间隔件时,可能会有碎屑落入组件内;而采用非螺纹的塑料间隔件时,往往不能够耐受冲击、热力和震动等等。不需要使用安装工具的塑料紧固件在拆卸过程往往会受到损坏,所以这种紧固件就不适于再次使用。塑料紧固件在需要接地的情况下,也不能提供导电能力。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于灵敏性装置,碎屑或意外的螺母接触也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缺点是,如果从螺纹孔的孔磨伤,那么整个平板件就要报废。再则,在组件中诸板上的孔洞位置要求很严格,第一与第二两块板上的孔之间的公差会累积,有可能造成孔洞位置不正,以至诸平板件就无法装配在一起。尽管已有技术对上述问题的技术方面进行了许多努力,但是迄今都未获得成功。因而,在平板件的紧固系统的技术方面,需要有一种可提供一些新的优点,并能够解决已有技术上述种种技术问题的新颖紧固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弹性间隔装置可用于处理和解决上述类型间隔紧固件所存在的许多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间隔夹持装置具有一个弹性体部件,以后称之为“尾件”,可通过可移位的尾部材料具有压缩性径向夹持功能,为安装的平板件提供夹持作用。所述夹持件的基部,在有些实例中,还包括一个头端和一个桶状部分,用以可提供阻挡作用使尾件不能进一步插入平板件的孔洞中。这个基部还具有使两块平板分隔开,起着一种间隔开的作用。在一第三种实例中,利用一穿过基部延伸的推进销,使所述夹持件尾件的延伸从夹持件的相对侧发生。所有这三类实施例以及其他一些修改彼此都是独立的,但也可相互结合起来进行工作。当平板上的孔洞直径小于释放时尾件的直径时,那么,当将尾件因拉伸而缩小其直径时,尾部就可以固定在所述平板件的孔洞中。当拉伸力释放时,其尾件就可夹紧该孔洞的内表面以及周围的平板表面。因为当将拉力释放时,该尾件就要恢复原有的直径,但是,由于受到平板件的限制,尾部材料就在该平板的两侧膨胀或凸起。在拉伸力释放时,这种膨胀凸起就可使平板件保持在沿该尾件的位置上。该尾件恢复其原有自由长度的倾向,也有助于保持这种膨胀凸起的状况。如果要拆卸这种平板件,只要再将该尾件再次拉伸,使其直径缩小至平板能退出尾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间隔件,尽管可用作间隔件,但是,其最简单的形式则是应用于一单块的平板的。其中在平板的一侧的一个凸起的基部,可作为家用电器或电子器件常见的一个支持基座。在这个实施例中,大部分尾件膨胀(即,凸起部分)发生在邻接平板的夹持件基部环状底面相对的平板的一侧上。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实例中,该基部也可包含其他种种结构,例如,可产生导电、刚性间隔等种种其他功能或其他功能特性的保持器或套管,对此,本文将另行论述。更具体地说,本申请人专利技术了一种新颖的弹性夹持件,可毋须使用螺纹结构,就可以将一些平板装配在一起。所述夹持件包含一个增大直径的基部,和一个从基部延伸的长的弹性杆状体。这种杆状体有两种尺寸,第一种尺寸是放松状态的尺寸,此时该杆状体基本没有外力的作用。第二种是张力状态,此时用轴向张力作用于该杆状体上,将其拉伸,使其直径缩小。此外,在所述夹紧件的基部附近还有固定装置,使其固定于第一块平板。第二块平板上有一个孔洞,其直径大于该杆状体第二张力状态时的直径,但小于其第一释放状态时的直径。在装配时,在第一平板方向有力地接触第二块版背侧的杆状部分的隆起或凸起是先使杆在张紧状态通过第二板的孔,然后释放张紧力而形成的。该凸起部就可对第二块平板提供一种夹紧力,从而使各平板固定在一起。所述夹持件还可包括一种内部轴向盲孔,其端壁接近于可在该盲孔内可滑动的销的远端,并延伸到夹持件相对端的外面。将该销向盲孔内推进时,就可使该尾件的纵长伸展。这就可形成上述的尾件拉伸功能,使所述夹持件只能从平板的一侧使用。下列若干附图以及对较佳实施例论述,将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方面的内容进行详述。附图说明图1-3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夹持件组装平板时的各步骤的侧向局部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局部侧向截面示意图。图5-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进行平板组装时的各步骤的侧向截面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侧向截面示意图。图9是另一实施例的侧向截面示意图。附图所示的各较佳实施例所描述的诸夹持件,基本上沿其长度各点都具有圆形的横向截面。由于它们都是轴向对称的,上面所示的侧视图已足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最简单的实施例。这组图中所示的弹性间隔件是具有一个头端13和在其终端表面使用黏合剂15的一种夹持件。在组装时在平板17上不需要开孔洞。因而,对于需组装的各平板,就排除了开孔所造成的定位公差的要求。所述间隔件可在组装平板11之前或之后装在平板17上。其组装程序如下。首先,将导头10对准并插入平板11的孔12中。当尾段19的顶端伸出平板11的孔12时,就可用手抓住其导头10拉伸其尾段。当所述尾段19的直径收缩至小于孔洞12的直径时,平板11就可在所述尾段19处上自由滑动,如图2所示。如果是先装平板11,该第一个平板和夹持件可利用黏合剂与平板17组合,所述该两块平板就能够精确定位。所述黏合剂的结合力应具有足够强度,以便能够经受尾段19部分的反复的拉伸力。如图3所示,一旦平板11达到预定的位置时,就可将施加于尾段19上的拉力释放,所述尾段19的直径和长度就会恢复至原来的尺寸,并对该平板产生膨胀卡紧或夹持的作用。所述尾段的表面是完全光滑的,使被卡紧或夹持的平板能够固定在该尾段长度的任何一点上,如图中另一位置的虚线所示。其结果是,当将对尾段19的拉伸力释放时,在所述平板两侧就会形成膨凸部位14和16,将平板在其定位点上即对尾部19的拉力释放时的位置上牢牢固定。可利用沿尾段上变动定位点的能力,来调整各平板之间的间距或侧向弹性程度。要拆卸平板11时,可重新拉伸尾段19,使其膨凸部分14和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组装件,它由弹性体材料构成的非螺纹的夹持件固定,该平板组装件包括:一个弹性夹持件,它包括:一个在杆状体一端直径放大的底部;以及一个从所述底部开始延伸的长度弹性杆状体,所述杆状体有两种尺寸状态:第一种状态是放松状态,此时该 所述杆状体基本上无外力作用;第二种状态是所述杆状体的拉伸状态,此时在所述杆状体上施加了一个轴向拉伸力,将其拉伸至直径缩小的状态;所述夹持件上的固定部分,它用于将第一块平板固定在夹持件上;一第二块平板,其上有一个孔,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杆 状体的所述第二种拉伸状态时的直径,而小于所述杆状体在第一种释放状态时的直径,所述杆状体插入该所述第二块平板上的所述孔中;以及一所述杆状体上的膨凸部分,它在第一块平板的方向有力地接触第二块平板的背面,所述膨凸部分是通过将在第二种张力状态下 的所述杆状体先插入所述第二块平板的所述孔,然后再释放所述施加的拉伸力而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肯尼思A斯旺斯壮姆哈罗德D罗斯威廉P麦克度纳
申请(专利权)人:PEM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