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7806 阅读:4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及其应用,该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的分类命名为卵形孢球托霉(Gongronellabutleri)NL-15,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NO:M2012454,保藏日期:2012年11月12日。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效侵蚀岩石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对石灰岩均有很强的侵蚀能力,能促进岩石中Ca、Mg等主要离子的释放,加速石灰岩侵蚀成土;能降低喷播基质容重,增强喷播基质的抗冲性和抗剪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客土喷播技术是将植物种子和生长基质材料的混合物均匀、高压喷播在岩土坡面上的绿化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针对岩石等硬质边坡研发的一种绿化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利、公路、铁路等工程的坡面绿化中。但是,该技术针对于岩坡实现绿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岩面上有植物赖以持续生长的种植基质;二是种植基质能长久固定在岩面上,抗风吹、暴雨和流水的冲蚀。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目前的客土喷播技术,难以解决上述两个技术难题,喷播基质难以长久的维持在岩石坡面上,使得这一技术的利用受到很多的限制。显然喷播基质已经成为岩石边坡客土喷播技术的核心内容,这种基质不仅要求提供适宜护坡植被生长的土壤性质,还要求具有粘着在岩石坡面上的粘结功能,与坡面实现完全长久的融合。岩石侵蚀微生物菌群能加速岩石的土壤化进程,快速形成适应植物生存所需的土壤,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岩石侵蚀成土的演替,为植物生长源源不断地提供营养成分。在岩石侵蚀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在岩体和喷播基质间形成了一个界面一生育基盘。这种生育基盘,既解决了岩面上植物赖以持续生长的种植基质问题(包括提供营养元素),也解决了种植基质能永久固定在岩面,实现岩面和种植基质的融合,促进了种植基质和岩石的物质循环。显然,筛选高效岩石侵蚀微生物菌株是客土喷播覆绿技术长期维持和广泛应用的关键。目前,国内针对不同岩石,筛选适宜的高效岩石侵蚀微生物菌株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为岩石高效侵蚀微生物菌库的建立提供菌种支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的应用。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其分类命名为卵形孢球托霉(Xkmgronella but Ieri )NL-15,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12454,保藏日期:2012年11月12日;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所述的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在侵蚀岩石中的应用。所述的岩石为石灰岩石。 卵形孢球托霉NL-15,是从南京市幕府山裸露岩壁(其为石灰岩,主要由CaCOdl成,富含Ca)表面筛选获得的,能加速石灰岩石中Ca、Mg等元素释放。卵形孢球托霉NL-15菌株主要生物学特征:在孟加拉红培养基28°C条件下培养,棉绒状质地,白色,菌丝很少分隔,厚壁,光滑;孢囊梗从基质伸出,直立,作2 4次合轴式分枝;孢囊球形,壁易消融或破裂。卵形孢球托霉NL-15菌株28S rDNA基因序列,见SEQ ID No I所示。将所测28S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表明,卵形孢球托霉NL-15菌取与Gongronella butIeri的相似度为98%。结合形态及28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卵形抱球托霉 iGongronella butIeri ) NL-15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筛选出的高效侵蚀岩石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对石灰岩均有很强的侵蚀能力,能促进岩石中Ca、Mg等主要离子的释放,加速石灰岩侵蚀成土 ;能降低喷播基质容重,增强喷播基质的抗冲性和抗剪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幕府山裸露岩壁上的米样菌落 图2是孟加拉红固体培养基上的卵形孢球托霉NL-15菌落 图3是卵形孢球托霉NL-15发酵培养15d,加菌发酵液与不加菌对照的可溶性Ca、Mg的比较结果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囷株的犾得和鉴定: 采集石灰岩(江苏省南京市幕府山)裸岩表面的菌落(如图1),采用稀释平板法,在28°c培养箱中,以孟加拉红培养基(5g蛋白胨,IOg葡萄糖,I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0.1g氯霉素,0.033g孟加拉红,18g琼脂粉,IOOOmL蒸馏水)培养2 5d左右,挑取单菌落,反复划线纯化,并将所得菌株分别接种于孟加拉红培养基斜面上,4°C冰箱保存,获得纯菌株。该菌株主要生物学特征: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28°C条件下培养(见图2),棉绒状质地,白色,菌丝很少分隔,厚壁,光滑;孢囊梗从基质伸出,直立,作2 4次合轴式分枝;孢囊球形,壁易消融或破裂。取少量纯菌株接种于装有50mL PDA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8°C,180r/min震荡培养72h。按照常规方法,提取菌株DNA测序。得28S rDNA基因序列,见SEQ IDN0.1所示。将所测28S 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与的相似度为98%。结合形态特征及28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卵形抱球托霉(Gongronella butleri ) NL-15。实施例2菌株的石灰岩侵蚀能力: 用接种针取少量纯菌株接种于装有50mL PDA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8°C,180r/min震荡培养72h,得到活化菌种。取上述菌液2mL,接种于装有50mL发酵培养基(加入IOg石灰岩石粉(清洗过的幕府山岩石,过200目筛,主要相关化学成分见表I)的IOOOmL PDA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50C,180r/min震荡培养。表I幕府山石灰岩的主要相关化学成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其分类命名为卵形孢球托霉(Gongronella?butleri)NL?15,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NO:M?2012454,保藏日期:2012年11月12日;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技术特征摘要】
1.种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其分类命名为卵形孢球托霉butIeri)NL-15,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2454,保藏日期: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林张金池林杰曹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