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钢渣粉碎,得钢渣粉末;2)将50公斤钢渣粉末放入70~80升浓度为1.8~2.4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然后用去离子水对浸泡后的钢渣粉末进行洗涤,直至洗脱液呈中性为止;3)先将洗涤后钢渣粉末烘干至恒重,然后与23~27公斤氧化铝均匀混合;4)将所得的混合物于800~850℃灼烧0.8~1.2h,得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了上述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了上述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的用途:用于提高冷浸田的水稻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改性钢渣控制冷浸田亚铁毒害,从而有效提高冷浸田水稻产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冷浸田系指水稻土类农田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下水位过高、土壤发生层内长期遭到地下水浸溃、使土壤产生冷浸溃害、还原作用强烈、理化性状和作物根系生长环境恶化的病害农田;农业部门称之为溃害低产田或次生潜育化。冷浸田据其成因可分成原生型冷浸田和次生型冷浸田两类。原生型冷浸田主要受土壤质土、微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控制,主要有溃水型和饱水型两种。该类冷浸田主要是人工围垦造成的,就土壤而言,它早已潜育化,只是垦植历史短,脱沼不彻底;二是地势低洼,地下水溃害严重,土壤含水饱和等自然因素起作用。其 中溃水型冷浸田是平原区分布最广的一种冷浸田,尤其是湖区地势低洼的粘性土分布地段,呈不连续的小舌状,与平原大平小不平的地形特点一致。次生型冷浸田,即次生潜育化水稻土,主要由于耕作制度不合理,管理不当,排灌不协调等人为因素为主,使土壤长期滞留水而形成的冷浸田。冷浸田是广泛分布在我国江南地区的地产水田,全国约有5191万亩,占全国稻田面积的15.07%,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潜在战略资源。由于长期冷浸溃水、土温低、还原性强、有毒物质多,导致生产力低下,是制约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瓶颈之一。由于长期处于还原性条件下造成冷浸田有机质含量高但品质差,部分养分有效性低(磷、钾等缺乏造成僵苗)且比例失衡,大量还原态的铁-亚铁的大量存在,造成亚铁过多僵苗以问题,其是造成冷浸田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我国有关冷浸田亚铁的形成和致毒剂量临界值及其机理,养分障碍因子及养分有效性供应动态等的研究十分滞后,影响了冷侵田土壤毒害和养分供应障碍的调控,制约了冷侵田土壤生产力提升改造。目前,冷浸田大多种植一季稻,亩产200 250公斤;双季稻年产也只有500公斤左右,仅为中等肥力稻田产量的一半。由于冷浸田分布面广,地理条件特殊,成因有别,障碍因子也不仅相同,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复杂,尽管我国在冷浸田治理方面研究虽起始较早,并在冷浸田土壤、耕作、栽培、施肥等方面也储备了一些实用技术,但在土壤结构改善、养分活化、有毒物质消减等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农艺技术措施,而且也没有形成适应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冷浸田的治理技术模式与技术规范,制约了我国江南地区冷浸田粮食产量的提高。若能寻找到合适的材料,控制冷浸田亚铁这种主要致毒因子,有针对性的进行冷浸田改良,把冷浸田改造成中、高产田,那么,即使不扩大种植面积,也会对全国水稻产量产生巨大影响,但相关材料研究目前还是一片空白。目前控制“冷浸田亚铁毒害”没有专门的方法,过去有添加单质S及过氧化钙等方法的尝试,长期使用的话可能带来负效应,前者引入的硫,自然氧化后形成硫酸,若还原成硫化氢,对土壤酸化和硫毒的形成创造条件,形成新的有害物质,而后者易造成土壤其他养分的破坏和土壤结构的板结等。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我国钢渣利用率仅为约20%,大量钢渣的弃置堆积,既增加了钢铁企业的处理压力,也占用了大量土地,并成为潜在的二次污染源头。对钢渣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研究表明钢渣由钙、铁、镁、硅、铝、锰、磷等氧化物组成。其中钙、铁、硅氧化物占绝大部分。钢渣在农用上的研究主要时将其作为硅肥开发,补充作物对养分硅的吸收。CN1640987A、CN1876759A和CN101863719A等专利专利技术了利用钢渣或将其作为配料与其他材料配制土壤改良剂的方法,但这些研究和专利技术多关注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改善土壤肥力,所用钢渣为直接利用,未对钢渣进行任何活化和改性,可见钢渣对土壤而言属于环境友好型。此外研究发现,由于钢渣具有一定的碱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也可用于处理废水。研究表明用钢渣处理含铬废水时,对质量浓度在300 mg/L以内的含铬废水,按铬/钢渣重量比为I/ 30投加钢渣进行处理,铬去除率达到99 %,其作用机理是由于钢渣具有化学沉淀和吸作用。但是采用钢渣或改性钢渣作为“我国江南冷浸田亚铁毒害”的控制剂的方法没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的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及用途;本专利技术属于利用改性钢渣有效控制冷浸田亚铁毒害,增加冷浸田水稻产量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将钢渣粉碎,得钢渣粉末;2)、将50公斤钢渣粉末放入7(Γ80升浓度为1.8^2.4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1.5^2.5小时;然后用去离子水对浸泡后的钢渣粉末进行洗涤,直至洗脱液呈中性为止;3)、先将步骤2)所得的洗涤后钢渣粉末烘干至恒重,然后与23 27公斤氧化铝均匀混合;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于80(T850°C灼烧0.8^1.2h (目的是使钢渣的细小空洞全部通透,从而完成钢渣的改性和活化),得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备注说明:上述灼烧主要是彻底除去钢渣中的残余碳以及重构,从而会形成很多细小的孔洞(肉眼不一定能看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的制备方法的改进:步骤I)为:将钢渣粉碎至能过0.1mm孔径筛,得钢渣粉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HC1溶液的用量为75升;所述步骤3)中:氧化铝的用量为25公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HC1溶液的浓度为 2.4mol/L。 本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了利用上述方法制备而得的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的使用方法:在水稻移栽前2 4天整地,施入一次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混匀;当水稻处于分蘖期时,再施入一次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每亩冷浸田每次施入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25 40kg。备注说明:整个水稻的生产过程,除了上述时间点需要施入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齐IJ外,其余肥、水管理和正常水稻生产一样。收获时,冷浸田水稻产量达到正常水稻田水平,冷浸田土壤的PH和还原态铁(亚铁)离子含量分别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和有效控制,冷浸田土壤的PH和还原态铁(亚铁)离子含量一定程度上优于正常高产田,影响水稻生长的还原态铁(亚铁)障碍因子得到了有效控制。本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了利用上述方法制备而得的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的用途:用于提高冷浸田的水稻产量。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为:将洗涤后钢渣粉末于45~55°C的烘箱中烘干以除去水分,直至烘干至恒重。步骤4)中的灼烧于马弗炉中进行。步骤2)的浸泡是在室温(即10~25°C)下进行。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得的改性钢渣(即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对亚铁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 23527.9mg/kg。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依据钢渣的独有特性,经对钢渣改性,开发出一种可有效控制冷浸田还原态铁(亚铁)毒害的材料,在控制冷浸田还原态铁(亚铁)毒害的同时,还可有效增加冷浸田水稻产量,实现冷浸田水稻产量达到正常高产田的产量水平;是一种颇有前景的有针对性改良冷浸田还原态铁(亚铁)毒害的有效材料。本专利技术为冷浸田还原态铁(亚铁)毒害的控制和提升冷浸田生产力提供了一种颇有前景的有针对性改良方法。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的制备方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I)、将钢渣粉碎至能过0.1mm孔径筛,得钢渣粉末;2)、将50公斤钢渣粉末放入75升浓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将钢渣粉碎,得钢渣粉末;2)、将50公斤钢渣粉末放入70~80升浓度为1.8~2.4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1.5~2.5小时;然后用去离子水对浸泡后的钢渣粉末进行洗涤,直至洗脱液呈中性为止;3)、先将步骤2)所得的洗涤后钢渣粉末烘干至恒重,然后与23~27公斤氧化铝均匀混合;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于800~850℃灼烧0.8~1.2h,得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将钢渣粉碎,得钢渣粉末; 2)、将50公斤钢渣粉末放入7(Γ80升浓度为1.8^2.4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1.5^2.5小时;然后用去离子水对浸泡后的钢渣粉末进行洗涤,直至洗脱液呈中性为止; 3)、先将步骤2)所得的洗涤后钢渣粉末烘干至恒重,然后与23 27公斤氧化铝均匀混合;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于80(T850°C灼烧0.8^1.2h,得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浸田亚铁毒害控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I)为:将钢渣粉碎至能过0.1mm孔径筛,得钢渣粉末。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敏,谢晓梅,柴娟娟,陈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