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泰和专利>正文

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75548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6:13
一种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离式驱动单元,供各别驱动负载,或由各别驱动负载结合于共同机体,并可选择性设置离合器以操控各独立驱动单元间回转动能的传输或切断;上述系统可藉人工或控制系统的操控作特定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相关功能运作、或作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相关功能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尤指一种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陆上、或水上、或空域载具通常为单动力系统,近年因节约能源及节制污染的需求,而致力于双动力驱动系统的研发,其中具有内燃引擎输出回转动能与电力驱动马达输出回转动能的双动力混合动力系统颇有进展,回顾已发展的双动力混合动力系统包括:1、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为以引擎驱动发电机,再以发电机电能驱动马达产生回转动能进而驱动负载,此系统的缺点为在不同负载率时系统效率差异太大,且由马达及发电机负担全部功率,所需电机额定容量大,占用空间大、重量增加、成本高;2、储能式串联驱动系统:于正常负载时,为以引擎驱动发电机,再以发电机电能驱动马达输出回转动能进而驱动负载,于轻载时,发电机的电能除驱动马达外,部份输入储放电装置以储存电能,供在引擎停止时,由储放电装置的电能驱动马达输出回转动能进而驱动负载,以减少污染提升能源效率,而于重载时,由引擎所驱动发电机的电能及储放电装置的电能,共同输往马达以输出回转动能驱动负载;3、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于正常负载时,由引擎输出的回转动能直接驱动负载,而在轻载时,引擎所牵动的马达被切换为作发电机功能运转,以对储放电装置充电或对其他负载供电,或于引擎停止运转时,由储放电装置的电能驱动马达以输出回转动能驱动负载,以提升能源效率减少污染,重载时则由引擎输出的回转动能,及储放电装置电能驱动马达的回转动能共同驱动负载,此系统的缺点为需设置足够容量的储放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可供作独立运作各别驱动负载,或经由各别驱动的负载结合于共同机体,具有以下特征,包含:第一驱动系统,系设置主动旋转动力源直接耦合具有发电机功能的第一电机单元或经第一离合器、传动单元两者或其中的一供驱动第一电机单元者;第二驱动系统,系设置具有作为电动机功能的第二电机单元、旋转动力传送控制的第三离合器以及传动单元,以供驱动第二驱动系统的负载者;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主动旋转动力源与第二驱动系统间的第四离合器,而进行主动旋转动力源与第二驱动系统的间旋转动力的连接与切断;充放电装置,系连接于第一电机单元与第二电机单元及控制单元;其双动力驱动系统操作功能含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包括:透过手动或控制系统的控制,由来自主动旋转动力源驱动第一电机的发电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驱动第一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及/或辅助电机单元、及/或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藉以作轻负载驱动第一驱动系统及/或第二驱动系统的运转状态时,以及于同时对充放电装置充电时的运转时,以及于藉充放电装置的电能共同驱动第一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及/或辅助电机单元,及/或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时,操控主动旋转动力源为运转于耗用燃料较低,但可相对获得输出功率较高的较节省燃料运转区域的运转速度范围,以达最佳制动燃料消耗比量;透过手动或控制系统的控制,操控第二离合器及/或第四离合器以由主动旋转动力源的机械回转动能单独驱动第一驱动系统所属的负载及/或第二驱动系统所属的负载,或同时由充放电装置的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操控转作电动机功能的第一电机单元,及/或设置于第一驱动系统及/或第二驱动系统两者或其中的一的第二电机及/或辅助电机单元所输出的回转动能与主动旋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共同驱动所属的负载者。此项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在低功率输出如应用于车辆市区行驶时,可运转于较佳的(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BSFC状态,可改善内燃引擎低速或轻载时效率偏低与污染较高的缺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方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三。图5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四。图6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 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五。图7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六。图8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七。图9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八。图10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九。图11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十。图12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i^一。图13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十二。图14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十三。图15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十四。图16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十五。图17为本专利技术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十六。图18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十七。图19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十八。图20为本专利技术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十九。图21为本专利技术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二十。图22为本专利技术以差动轮组取代图16行星轮组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二十一。图23为本专利技术以差动轮组取代图17行星轮组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二十二。图24为本专利技术以差动轮组取代图18行星轮组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二十三。图25为本专利技术以差动轮组取代图19行星轮组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二十四。图26为本专利技术以差动轮组取代图20行星轮组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二十五。图27为本专利技术以差动轮组取代图21行星轮组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二十六。图28为本专利技术以双动型电机单元取代图16行星轮组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二十七。图29为本专利技术以双动型电机单元取代图16行星轮组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二十八。图30为本专利技术以双动型电机单元取代图18行星轮组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二十九。图31为本专利技术以双动型电机单元取代图19行星轮组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三十。图32为本专利技术以双动型电机单元取代图20行星轮组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三 ^^一O图33为本专利技术以双动型电机单元取代图21行星轮组的分离式实施例方块图的三十二。图34为本专利技术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端设有前置驱动单元的系统方块示意图的O图35为本专利技术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端设有前置驱动单元的系统方块示意图的--O图36为本专利技术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端设有前置驱动单元的系统方块示意图的_- O图37为本专利技术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端设有前置驱 动单元的系统方块示意图的四。图38为本专利技术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端设有前置驱动单元的系统方块示意图的五。图39为本专利技术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端设有前置驱动单元的系统方块示意图的六。图40为本专利技术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端设有前置驱动单元的系统方块示意图的七。图41为本专利技术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端设有前置驱动单元的系统方块示意图的八。图42为本专利技术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端设有前置驱动单元的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为用以供驱动陆上或水上、水下或空域的载具产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为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驱动系统,经由所驱动的负载结合于共同机体;所述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中设有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所述第一驱动系统设有主动回转动力源以驱动主要作为发电机及可转换作电动机功能的第一电机单元、及驱动第二离合器(112)变速单元(109)两者或其中之一,以驱动第一驱动系统负载;所述第二驱动系统设有主要作为电动机功能及可转换作发电机功能的第二电机单元,第二电机单元为直接驱动第二驱动系统负载或经离合器及/或变速单元以驱动所属的第二驱动系统负载;所述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可藉人工或控制系统的操控,经离合器的运作,使主动回转动力源与第一电机单元间的传动关系呈耦合联结的状态,而第一电机单元及主动回转动力源与第一驱动系统所驱动的负载间的传动关系呈分离状态,由主动回转动力源驱动第一电机单元发电输出电能,以驱动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作电动机功能运转,而作串联式混合式动力系统相关功能的运作;所述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可藉人工或控制系统的操控,经通往第一驱动系统负载的第二离合器(112)、传动单元(109)两者或其中之一的运作,以由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驱动第一驱动系统的负载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为用以供驱动陆上或水上、水下或空域的载具产业;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为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驱动系统,经由所驱动的负载结合于共同机体; 所述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中设有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 所述第一驱动系统设有主动回转动力源以驱动主要作为发电机及可转换作电动机功能的第一电机单元、及驱动第二离合器(112)变速单元(109)两者或其中之一,以驱动第一驱动系统负载; 所述第二驱动系统设有主要作为电动机功能及可转换作发电机功能的第二电机单元,第二电机单元为直接驱动第二驱动系统负载或经离合器及/或变速单元以驱动所属的第二驱动系统负载; 所述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可藉人工或控制系统的操控,经离合器的运作,使主动回转动力源与第一电机单元间的传动关系呈耦合联结的状态,而第一电机单元及主动回转动力源与第一驱动系统所驱动的负载间的传动关系呈分离状态,由主动回转动力源驱动第一电机单元发电输出电能,以驱动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作电动机功能运转,而作串联式混合式动力系统相关功能的运作; 所述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可藉人工或控制系统的操控,经通往第一驱动系统负载的第二离合器(112)、传动单元(109)两者或其中之一的运作,以由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驱动第一驱动系统的负载者。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置储放电装置(106),于系统设置储放电装置(106)时,可藉人工或控制系统的操控,与所述第一电机单元及第 二电机单元与储放电装置(106)结合,以作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相关功能的运作,而提供较多运转功能的一种双动力驱动系统;其中: 当所述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以引擎作为主动回转动力源时,引擎运转功能包括: 所述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可藉人工或控制系统的操控,经通往第一驱动系统负载的离合器、传动单元两者或其中之一的运作,以由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驱动第一驱动系统的负载; 当所述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运作,由引擎的回转动能驱动设置于第一驱动系统的第一电机单元作发电机功能运转,其发电的电能供驱动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作电动机功能运转以供驱动负载; 当所述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加设储放电装置时,藉储放电装置增加的运转功能包括: 藉由手动或控制系统的操控,由储放电装置的电能,驱动设置于第一驱动系统的第一电机单元作电动机功能运转及/或驱动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作为电动机功能运转的回转动能供驱动负载; 藉由手动或控制系统的操控,由储放电装置的电能,驱动设置于第一驱动系统的第一电机单元作电动机功能运转及/或驱动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作为电动机功能运转的回转动能供驱动负载,并与引擎的回转动能共同驱动负载;藉由手动或控制系统的操控,藉由引擎动能驱动设置于第一驱动系统的第一电机单元作发电机功能运转,其发电的电能单独驱动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时,或同时与储放电装置的电能共同驱动时,或同时对储放电装置充电或对其他使用电能负载供电时,使引擎运作于耗用燃料较低,但可相对获得输出功率较高的较节省燃料运转区域的运转速度范围,以达最佳制动燃料消耗比量; 藉由手动或控制系统的操控,由引擎的机械阻尼作为制动刹车功能,及/或由负载逆向驱动设置于第一驱动系统的第一电机单元、及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两者或其中之一作再生发电的发电机功能运转,其发电的电能供对储放电装置充电或对其他使用电能的负载供电,以产生再生发电制动功能。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与第一电机单元及第二电机单元,经所配置的离合器,及配置的变速单元作系统性联结的形态;主要为藉由主动回转动力源、各种电机单元、传动单元、变速单元、离合器、驱动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储放电装置、或辅助储放电装置、或电能驱动的负载所构成,其主要构成含: 主动回转动力源:为由至少一种公知的内燃引擎、外燃引擎、涡轮引擎致动的回转动能动力源所构成,主动回转动力源的转部为直接稱合于第一电机单元,及/或经由变速单元及/或经由第一离合器(102),再耦合于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 第一电机单元:为由至少一个具发电机功能,或具有可切换作发电机功能或马达功能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的回转电机所构成; 第二电机单元:为由至少一个具马达功能,或具有可切换作马达功能或发电机功能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的回转电机所构成,第二电机单元包括供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输出端选择为直接输出回转动能以驱动负载,或经依需要作第三离合器(122),及/或变速单元以输出回转动能驱动第二驱动系统之负载;当第一驱动系统选择设 有第二电机单元(103)时,其回转动能经离合器及/或传动单元驱动第一驱动系统之负载; 当系统设置第四离合器(132)时,则由第二电机单元的输入端或经传动单元、或第三离合器(122)、或可差动变速单元传输第四离合器(132)所传输来自主动回转动力源之回转动能;而经第四离合器(132)另一端传输主动回转动力源之回转动能;其中: 第一离合器(102):为藉人力、或机力、或离心力、或气压、或油压的流力、或电磁力所操控的离合器、或单向离合器、或可调控的扭力耦合器所构成;第一离合器(102)为直接或经传动单元,而耦合联结于主动回转动力源的转部与第一电机单元之间; 第二离合器(112):为藉人力、或机力、或离心力、或气压、或油压的流力、或电磁力所操控的离合器、或单向离合器、或可调控的扭力耦合器所构成;所述第二离合器(I 12)为耦合联结于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与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端之间,或耦合联结于第二电机单元与第一电机单兀的转部之间,第二离合器(112)为一个以上; 第三离合器(122):为藉人力、或机力、或离心力、或气压、或油压的流力、或电磁力所操控的离合器、或单向离合器、或可调控的扭力耦合器所构成;所述第三离合器(122)为耦合联结于负载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机单元转部之间,或由耦合联结于负载输入端的变速装置的空档功能、或可调控的扭力耦合功能以取代第三离合器(122)的功能;第四离合器(132):为藉人力、或机力、或离心力、或气压、或油压的流力、或电磁力所操控的离合器、或单向离合器、或可调控的扭力耦合器所构成;所述第四离合器(132)为耦合联结于主动回转动力源转部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与第二驱动系统的驱动动力源之间;或耦合联结于第一驱动系统中供产生或传输主动回转动能的动力系统的回转机构,与第二驱动系统中供传输主动回转功能的回转机构之间;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间回转动能的传输或切断,或于系统设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第二驱动系统时,供设置于各组第二驱动系统与第一驱动系统之间,以作回转动能的传输或切断; 传动单元:为由各种固定速比、或自动、或半自动、或手排的多段或无段变速传动装置、或差动轮组、或周转轮组、流体扭力耦合器、或带式无段变速器、所构成并可依需要为具有空档、倒文件功能,供耦合联结于主动回转动力源的转部,其输出端为可供直接或经变速单元或第一离合器(102)以驱动第一电机单元,或供驱动第一驱动系统的负载,或供耦合联结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所述传动单元亦可由行星轮组、或双动型电机单元所取代;变速单元:为由各种固定速比、或自动、或半自动、或手排的多段或无段变速传动装置、或差动轮组、或行星轮组、流体扭力耦合器、或带式无段变速器所构成并可依需要为具有倒文件、空档功能,供耦合联结于主动回转动力源的转部与第一离合器(102)之间,或设置于第一离合器(102)与第一电机单兀转部之间,或设置于第一电机单兀转部与第二离合器(112)转部之间,或设置于第二离合器(112)转部与第二电机单元转部之间,或设置于第二电机单元转部与第三离合器(122)转部之间,或设置于第三离合器(122)转部与负载转部之间; 驱动控制单元:为由机电或固态电路所构成,供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运作; 中央控制单元:为由固态、或机电式组件、或芯片及相关运作软件所构成,供接受操控接口的操控,以操控所述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作相关功能运作,相关系统运作中燃料耗用及污染调控的最佳化,为泛指系统作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运作或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运作时,使引擎运转于耗用燃料较低,但可相对获得输出功率较高的较节省燃料运转区域的运转速度范围,以达最佳制动燃料消耗比量; 储放电装置:为由各式可充放电蓄电瓶、或超电容所构成; 操控界面:为由固态、或机电式组件、或芯片、及相关软件所构成,供接受人工或操控信号的输入,以操控所述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的运作; 辅助储放电装置:为由各式可充放电蓄电瓶、或超电容、或飞轮蓄能的储放电装置所构成,其电能经启动开关的控制,以驱动作为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引擎组的起动马达,进而直接或经传动装置启动引擎组,或对周边配备或负载供电; 电能驱动的负载:为可由所述第一电机单元的发电电能、或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发电机功能运转时的发电电能,或储放电装置、或辅助储放电装置的电能为电源的周边负载。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供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耦合联结传动单元,及第一离合器(102)以驱动第一电机单元,再经第二离合器(112)及变速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由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经第三离合器(122)及/或传动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二驱动系统;藉由人工或控制系统操控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构成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一离合器(102)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或所驱动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耦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以传输回转动能,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三离合器(122)输出端、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第二驱动系统所驱动负载的输入端,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供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耦合联结第一离合器(102)及/或传动单元供驱动第一电机单元,主动回转动力源提供的回转动力源再经第二离合器(112)及/或传动单元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由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经传动单元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二驱动系统; 藉由人工或控制系统操控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构成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一离合器(102)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或所驱动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耦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以传输回转动能,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第二驱动系统所驱动负载的输入端以传输回转动能,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 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耦合联结传动单元供驱动第一电机单元,主动回转动力源提供的回转动力源再经第二离合器(112)及/或传动单元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而由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经第三离合器(122)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二驱动系统; 藉由人工或控制系统操控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构成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或所驱动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耦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以传输回转动能,则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三离合器(122)输出端、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第二驱动系统所驱动负载的输入端以传输回转动能,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供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耦合联结传动单元,驱动第一电机单元,再经第三离合器(112)、及/或传动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一驱动系统;而由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经第三离合器(122)及传动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二驱动系统; 藉由人工或控制系统操控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构成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或所驱动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耦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以传输回转动能,则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第二驱动系统所驱动负载的输入端以传输回转动能,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8.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所驱动负载输出端的同侧不同轴、或不同侧同轴、或不同侧不同轴的位置,经变速单元,及第一离合器(102),以供耦合联结所配置的第一电机单元,以构成独立的发电单元;而主动回转动力源供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直接或经由第一离合器(102)及/或传动单元,再经由第二离合器(112)及/或传动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而由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经第三离合器(122)及/或传动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二驱动系统; 藉由人工或控制系统操控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的构成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二离合器(112)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所驱动第一电机单兀的转部I禹合联结于 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以传输回转动能,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三离合器(122)输出端以传输回转动能、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第二驱动系统所驱动负载的输入端,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9.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供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耦合联结传动单元,及第一离合器(102),及变速单元,供驱动第一电机单元,再经非同轴设置的变速单元及第二离合器(112)及变速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而由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经第三离合器(122)、及变速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二驱动系统; 藉由人工或控制系统操控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构成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一离合器(102)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所驱动第一电机单兀的转部I禹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以传输回转动能,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三离合器(122)输出端以传输回转动能、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第二驱动系统所驱动负载的输入端,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10.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供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直接或耦合联结第一离合器(102)及/或传动单元、变速单元以供驱动第一电机单元,再由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经传动单元将回转动能传输至两个以上的第二离合器(112),及变速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以分别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由两个以上的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经第三离合器(122)、及变速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而构成两个以上的第二驱动系统; 藉由人工或控制系 统操控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构成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一离合器(102)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所驱动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耦合联结于呈多输出的传动单元的输入端以传输回转动能,而传动单元的各输出端,则供经第四离合器(132),以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两个以上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三离合器(122)输出端、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第二驱动系统所驱动负载的输入端以传输回转动能,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11.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供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直接或经离合器耦合联结配置呈多输出轴的传动单元,其各输出轴供耦合联结相对两个以上第一离合器(102)及/或传动单元,以供驱动两个以上配置的第一电机单元,及两个以上配置的第二离合器(112)及/或分别配置变速单元,以供驱动所匹配的负载,以分别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由两个以上的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经第三离合器(122)及/或传动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两个以上的第二驱动系统; 藉由人工或控制系统操控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构成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呈多输出轴的传动单元的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一离合器(102)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或变速单元的各输出端、或所驱动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耦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以传输回转动能,则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三离合器(122)输出端、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第二驱动系统所驱动负载的输入端以传输回转动能,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12.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供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直接或耦合联结第一离合器(102)及/或传动单元,以供驱动第一电机单元,再经第二离合器(112)及/或传动单元及可差动的变速单元,以驱动可差动变速单元两输出端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由两个以上的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经变速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弟_■驱动系统; 藉由人工或控制系统操控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构成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一离合器(102)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或设置变速单元的输出端、或所驱动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耦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直接或经传动单元耦合联结于可差动的变速单元的输入端,而可差动的变速单元的两输出端,则供直接或经传动单元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两个设置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13.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供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直接或耦合联结第一离合器(102)及/或传动单元,及变速单元,以供驱动第一电机单元,并由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耦合联结变速单元及第二离合器(112)及/或传动单元,以驱动可差动的变速单元输出端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由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经传动单元及/或第三离合器(122)、可差动的变速单元,以驱动可差动变速单元的输出端所匹配的负载,而构成第二驱动系统; 藉由人工或控制系统操控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构成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经由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一离合器(102)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或设置变速单元的输入端、或所驱动第一电机单兀的转部稱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传输回转动能,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三离合器(122)输出端、或第三离合器(122)与所驱动负载间的可差动的变速单元输入端传输回转动能,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1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供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直接或耦合联结第一离合器(102)及/或传动单元,及变速单元,以供驱动第一电机单元,并由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耦合联结变速单元及第二离合器(112),再耦合联结于设置呈多输出端的传动单元,呈多输出入端的传动单元供联结于辅助电机单元,及供经第三离合器(122)以耦合联结变速单元,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由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经第三离合器(122)及/或传动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二驱动系统; 藉由人工或控制系统操控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构成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经由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一离合器(102)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或设置变速单元输入端、或所驱动第一电机单兀的转部稱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传输回转动能,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第二驱动系统所驱动负载的输入端传输回转动能,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1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供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耦合联结传动单元,及第一离合器(102)及变速单元,以供驱动第一电机单元,并由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耦合联结变速单元及第二离合器(112),再耦合联结于设置呈多输出入端的传动单元,呈多输出入端的传动单元供联结于辅助电机单元,及供经第三离合器(122)以耦合联结具有差动功能的变速单元,具差动功能的变速单元的两输出端供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由两个以上的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经变速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而构成弟~■驱动系统; 藉由人工或控制系统操控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构成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一离合器(102)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或设置变速单元输入端、或所驱动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耦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于可差动的变速单元的输入端,而变速单元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两个设置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1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制成同侧不同轴、或不同侧同轴、或不同侧不同轴的多个输出端的结构,以供配置传动单元,及配置第一离合器(102)以耦合联结第一电机单元,而构成发电单元; 以及由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其中之一,用以耦合联结于传动单元,及第二离合器(112) 及变速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而与所述发电单元共同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由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经第三离合器(122)、及变速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第二驱动系统; 藉由人工或控制系统操控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构成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二离合器(112)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所驱动负载的输入端耦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以传输回转动能,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三离合器(122)输出端、或变速单元输出端、或第二驱动系统所驱动负载的输入端以传输回转动能,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1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制成同侧不同轴、或不同侧同轴、或不同侧不同轴的多个输出端的结构,以供配置传动单元,及配置第一离合器(102)以供耦合联结第一电机单元,而构成发电单元;以及由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其中之一,用以耦合联结于传动单元,及第二离合器(112)及可差动变速单元,以驱动可差动变速单元两输出端所匹配的负载,而与所述发电单元共同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由两个以上的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经变速单元,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构成弟_■驱动系统; 或藉操控第四离合器(132)作脱离或闭合,以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第二离合器(112)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或可差动变速单元输出端耦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可差动变速单元的输入端,以分别供驱动两个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18.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系统的结构中,由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用以耦合联结传动单元,及耦合联结行星轮组的游星轮,而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供联结于行星轮组的太阳轮,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与静部间可藉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作为电动机功能运作以输出回转动能、或作发电机功能运作在对外输出电能时产生阻尼,藉其阻尼的作用以使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经外环轮输出;或藉操控驱动控制单元使第一电机单元的静部与转部间呈电磁力锁固的运作,电磁力锁固功能由刹车制动器(902)所取代,并由第一电机单元转部耦合于刹车制动器(902)的转动侧,而刹车制动器(902)的静止侧为锁固于机体或锁固于第一电机单元的静部,藉此使第一电机单元呈锁固而使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经外环轮输出; 此外为配合系统由主动回转动力源驱动第一电机单元作发电机功能运作,必需设置刹车制动器(901),并由所述行 星轮组的外环轮,联结于第二离合器(112)的输入端及耦合于刹车制动器(901)的转动侧,刹车制动器(901)的静止侧为固锁于机体,第二离合器(112)的另一端可直接、或经变速单元对外输出驱动负载,或第二离合器(112)的另一端可联结于可差动变速单元的输入端,可差动变速单元的输出端供驱动所匹配的负载,而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所述第一驱动系统设置第二电机单元(103),所述第二电机单元(103)可为直接或经变速单元耦合联结于负载,或可耦合联结于第二离合器(112)所驱动的可差动的变速单元的输入端,第二离合器(112)及刹车制动器(901)可为个别装置或一体共构; 藉由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以耦合联结变速单元,以驱动一个以上的负载,或由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联结于可差动变速单元的输入端,可差动变速单元的两可差动输出端供驱动所匹配的负载,而藉所述结构构成第二驱动系统; 或藉操控第四离合器(132)作脱离或闭合,以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 其主要运转功能含:第一驱动系统的运转功能为于刹车制动器(901)闭合而第二离合器(112)脱离时,外环轮被锁固,而由主动回转动力源单独经游星轮驱动太阳轮带动第一电机单元作发电机功能运转,以供驱动第一驱动系统配置的第二电机单元(103),或供驱动第二驱动系统所配置的第二电机单元,或同时驱动两者或其中之一,作串联式混合动力的运转输出或对储放电装置充电功能的运作或两种功能同时运作;或由第一电机单元发电的电能与储放电装置的电能,共同驱动设置于第一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103),或共同驱动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或共同驱动两者;设置于第一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103),以及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可于第二离合器(112)闭合时,藉由储放电装置的电能与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共同驱动负载; 于第二离合器(112)脱离而由主动回转动力源驱动第一电机单元作发电机功能运转时,第二电机单元可藉由第一电机单元所发电的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作串联式混合动力的运转; 或藉由储放电装置的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单独驱动第二电机单元作电动机功能驱动运转; 或由第一电机单元发电的电能与储放电装置的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共同驱动第二电机单元作电动机功能运转; 藉由第二电机单元作刹车制动的再生发电功能运转,将再生发电的电能对储放电装置充电或对其他电能驱动的负载供电; 第一驱动系统配置的第二电机单元(103)的转部与负载之间可为直接或经变速单元,以驱动一个以上的负载,或由第二电机单元(103)的转部联结于可差动变速单元的输入端,而由可差动变速单元的两可差动输出端供驱动所匹配的负载;藉所述第一驱动系统的构成结构及运作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耦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 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供耦合联结于变速单元的输出端;或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供耦合联结于配置于第二驱动系统,供耦合于两个以上负载的可差动的变速单元输入端,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19.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系统的结构中,由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用以耦合联结传动单元,及耦合联结行星轮组的游星轮,而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供联结于行星轮组的太阳轮,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与静部间可藉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作为电动机功能运作以输出回转动能、或作发电机功能运作在对外输出电能时产生阻尼,藉其阻尼的作用以使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经外环轮输出;或藉操控驱动控制单元使第一电机单元的静部与转部间呈电磁力锁固的运作,电磁力锁固功能由刹车制动器(902)所取代,并由第一电机单元转部耦合于刹车制动器(902)的转动侧,而刹车制动器(902)的静止侧为锁固于机体或锁固于第一电机单元的静部,藉此使第一电机单元呈锁固而使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经外环轮输出; 此外为配合系统由主动回转动力源驱动第一电机单元作发电机功能运作,必需设置刹车制动器(901),并由所述行星轮组的外环轮联结于第二离合器(112)的输入端及耦合于刹车制动器(901)的转动侧,刹车制动器(901)的静止侧为固锁于机体,第二离合器(112)的另一端可直接或经变速单元对外输出驱动负载;所述第一驱动系统设置第二电机单元,所述第二电机单元可为直接或经变速单元耦合联结于负载,或耦合联结于第二离合器(112)所驱动的可差动的变速单元的输入端,第二离合器(112)及刹车制动器(901)可为个别装置或一体共构; 第二驱动系统藉由两个以上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以个别耦合联结可差动的变速单元,以驱动所耦合的负载共同构成; 或藉操控第四离合器(132)作脱离或闭合,以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 其主要运转功能含:第一驱动系统的运转功能为于刹车制动器(901)闭合而第二离合器(112)脱离时,外 环轮被锁固,而由主动回转动力源单独经游星轮驱动太阳轮带动第一电机单元作发电机功能运转,以供驱动第一驱动系统配置的第二电机单元(103),或供驱动第二驱动系统所配置的第二电机单元,或同时驱动两者,作串联式混合动力的运转输出或对储放电装置充电功能的运作或两种功能同时运作; 或由第一电机单元发电的电能与储放电装置的电能,共同驱动设置于第一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或共同驱动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或共同驱动两者; 设置于第一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以及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可于第二离合器(112)闭合时,藉由储放电装置的电能与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共同驱动负载; 于第二离合器(112)脱离,刹车制动器(901)呈闭合状态而刹车制动器(902)呈脱离状态,此时由主动回转动力源经行星轮组驱动第一电机单元作发电机功能运转时,第二电机单元可藉由第一电机单元所发电的电能作串联式混合动力的运转,或藉由储放电装置的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单独作电动机功能驱动运转,或由第一电机单元发电的电能与储放电装置的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共同驱动第二电机单元作电动机功能运转; 藉由第二电机单元作刹车制动的再生发电功能运转,将再生发电的电能对储放电装置充电或对其他电能驱动的负载供电; 第一驱动系统配置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与负载之间可为直接或经变速单元,以驱动一个以上的负载,或由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联结于可差动变速单元的输入端,而由可差动变速单元的两可差动输出端供驱动所匹配的负载;藉所述第一驱动系统的构成结构及运作以驱动所匹配的负载; 此外并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耦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于配置于第二驱动系统,供耦合于两个以上第二电机单元的可差动的变速单元输入端,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 将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耦合联结于第一驱动系统所配置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第二电机单元所配置的变速单元的输入端或输出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为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耦合联结于第二电机单元转部配置变速单元或可差动的变速单元输入端,所述第四离合器(132)设置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而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端为设置变速单元再驱动行星轮组的游星轮; 或将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耦合联结于第一驱动系统所配置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第二电机单元所配置的变速单元的输入端或输出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为耦合联结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可差动变速单元的输入端,而可差动的变速单元的两输出端,为供分别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两个以上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所述第四离合器(132)设置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而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端为设置变速单元再驱动行星轮组的游星轮。20.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为由周转轮组取代行星轮组,周转轮组的三个输出入端中,第一输出入端为供联结第一输出入轮组,以及联结主动回转动力源回转动能输出端,或联结于设置的传动单元,传动单元为由主动回转动力源所驱动,第二输出入端为供联结第一电机单元及刹车制动器(902)及第二输出入轮组,第一输出入轮组及第二输出入轮组供耦合于差动轮组,以供经旋臂牵动差动输出轮组及第三输出入轮组,以由第三输出入轮组驱动第三输出入端及所联结刹车制动器(901)的转部及第二离合器(112),第二离合器(112)的另一端可直接或经变速单元驱动负载,或由第二离合器(112)的另一端可联结于可差动变速单元的输入端,可差动变速单元的两可差动输出端供驱动所匹配的负载,而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所述第一驱动系统设置第二电机单元,第二电机单元可为直接或经变速单元耦合联结于负载,或耦合联结于第二离合器(112)所驱动的可差动的变速单元的输入端; 藉由第二电机单元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以耦合联结变速单元,以驱动一个以上的负载,或由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联结于可差动变速单元的输入端,可差动变速单元的两可差动输出端供驱动所匹配的负载;而藉所述结构构成第二驱动系统; 或藉操控第四离合器(132)作脱离或闭合,以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 其主要运转功能含:当第二离合器(112)脱离,刹车制动器(901)呈闭合而刹车制动器(902)呈脱离状态,此时由主动回转动力源经周转轮组驱动第一电机单元作发电机功能运转,其发电的电能藉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供驱动设置于第一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或供驱动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或同时驱动两者作电动机功能运转以驱动负载,构成串联式混合动力功能的运作; 或于系统设有储放电装置时,所述第二电机单元接受第一电机单元及储放电装置的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驱动作电动机功能运转以驱动负载; 或于刹车制动器(901)呈脱离而刹车制动器(902)呈闭合、第二离合器(112)呈闭合状态时,由所述第二电机单元接受储放电装置的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驱动作电动机功能运转以和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共同驱动负载; 或于刹车制动器(901)呈脱离而刹车制动器(902)呈闭合、第二离合器(112)呈闭合状态时,由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驱动负载; 或由所述第二电机单元作动能回收的再生发电以对储放电装置充电或对其他电能驱动的负载供电;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耦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供耦合联结于变速单元的输出端;或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供耦合联结于配置于第二驱动系统,供耦合于两个以上负载的可差动的变速单元输入端,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21.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为由周转轮组以取代行星轮组,周转轮组的三个输出入端中,第一输出入端为供联结第一输出入轮组,以及联结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或联结于传动单元,传动单元为由主动回转动力源所驱动,第二输出入端为供联结第一电机单元及刹车制动器(902)及第二输出入轮组,第一输出入轮组及第二输出入轮组供耦合于差动轮组,以供经旋臂牵动差动输出轮组及第三输出入轮组,以由第三输出入轮组驱动第三输出入端及所联结刹车制动器(901)及第二离合器(112),第二离合器(112)的另一端联结于可差动变速单元的输入端,可差动变速单元的两可差动输出端供驱动所匹配的负载,进而构成第一驱动系统;第一驱动系统设置第二电机单元,第二电机单元可耦合联结于第二离合器(112)或耦合联结于第二离合器(112)所驱动的可差动的变速单元输入端; 第二驱动系统藉由两个以上的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以个别耦合联结变速单元,以驱动所耦合的负载; 或藉操控第四离合器(132)作脱离或闭合,以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 其主要运转功能含:当第二离合器(112)脱离,刹车制动器(901)呈闭合而刹车制动器(902)呈脱离状态,此时由主动回转动力源经周转轮组驱动第一电机单元作发电机功能运转,而由设置于第一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或与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共同或由其中之一接受第一电机单元发电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以作电动机功能运转驱动负载驱动构成串联式混合动力功能的运作; 或于系统设有储放电装置时 ,所述第二电机单元接受第一电机单元及储放电装置的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驱动作电动机功能运转以驱动负载;或由所述第二电机单元接受储放电装置的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驱动作电动机功能运转以驱动负载; 或于刹车制动器(901)呈脱离而刹车制动器(902)呈闭合、第二离合器(112)呈闭合状态时,由所述第二电机单元接受储放电装置的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驱动作电动机功能运转以和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共同驱动负载; 或于刹车制动器(901)呈脱离而刹车制动器(902)呈闭合、第二离合器(112)呈闭合状态时,由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驱动负载; 或由所述第二电机单元作动能回收的再生发电以对储放电装置充电或对其他电能驱动的负载供电;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耦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于配置于第二驱动系统,供耦合于两个以上第二电机单元的可差动的变速单元输入端,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 或将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耦合联结于第一驱动系统所配置的第二电机单元或的转部、或耦合联结于第二电机单元所配置的变速单元的输入端或输出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为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耦合联结于第二电机单元转部配置的变速单元、或可差动的变速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四离合器(132)设置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而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端为设置变速单元再驱动行星轮组的游星轮; 或将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耦合联结于第一驱动系统所配置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耦合联结于第二电机单元所配置的变速单元的输入端或输出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为耦合联结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可差动的变速单元的输入端,而可差动的变速单元的两输出端,为供分别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两个以上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所述第四离合器(132)设置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而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端为设置变速单元,再驱动行星轮组的游星轮。22.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供耦合联结传动单元、及耦合联结第一离合器(102)及变速单元,以驱动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第一驱动系统并设有双动型电机单元,双动型电机单元为由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的双动型电机结构所构成,可为呈圆筒状或盘状或锥状结构,其构成包括第一转部及第二转部,第一转部与第二转部之间设有可操控第三离合器(122),第一转部供与刹车制动器(901)的转部联结,再经第二离合器(112)与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联结,刹车制动器(901)的静止侧为固锁于机体,双动型电机单元的第二转部,则可直接或经变速单元以驱动负载,或由双动型电机单元的第二转部联结于可差动变速单元的输入端,可差动变速单元的两可差动输出端供驱动所匹配的负载,而构成第一驱动系统; 第一驱动系统设置第二电机单元,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可为直接或经变速单元耦合联结于负载,或将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可耦合联结于第二转部所驱动的可差动的变速单元; 第二驱动系统藉由第二电机单元作为回转动力源,以耦合联结变速单元,以驱动一个以上的负载,或由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联结于可差动变速单元的输入端,可差动变速单元的两可差动输出端供驱动所匹配的负载共同构成; 或藉操控第四离合器(132)作脱离或闭合,以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 其主要运转功能含:当第二离合器(112)脱离,刹车制动器(901)呈闭合而第三离合器(122)呈脱离状态,此时由主动回转动力源驱动第一电机单元作发电机功能运转,由设置于第一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或与设置于第二驱动系统的第二电机单元,共同或由其中之一接受第一电机单元发电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以作电动机功能运转驱动负载驱动构成串联式混合动力功能的运作; 或于系统设有储放电装置时,所述第二电机单元接受第一电机单元及储放电装置的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驱动作电动机功能运转以驱动负载; 或由所述第二电机单元接受储放电装置的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驱动作电动机功能运转以驱动负载; 或于第一离合器(102)、第二离合器(112)呈闭合,而第三离合器(122)及刹车制动器(901)呈脱离状态时,由所述第二电机单元接受储放电装置的电能经驱动控制单元的操控驱动作电动机功能运转以和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共同驱动负载;或由所述第二电机单元作动能回收的再生发电以对储放电装置充电或对其他电能驱动的负载供电; 或于第一离合器(102)、第二离合器(112)、第三离合器(122)呈闭合而刹车制动器(901)脱离状态时,由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驱动负载; 将第一驱动系统的主动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或所耦合联结的传动单元输出端耦合联结于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入端,而第四离合器(132)的输出端,则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供耦合联结于变速单元的输出端;或供耦合联结于作为第二驱动系统的回转动力源的第二电机单元的转部、或供耦合联结于配置于第二驱动系统,供耦合于两个以上负载的可差动的变速单元输入端,以供操控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二驱动系统之间回转动能的传输状态。23.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回转动力源输出回转动能的转部,供耦合联结传动单元、及耦合联结第一离合器(102)及变速单元,以驱动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第一驱动系统并设有双动型电机单元,双动型电机单元为由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的双动型电机结构所构成,可为呈圆筒状或盘状或锥状结构,其构成包括第一转部及第二转部,第一转部与第二转部之间设有可操控第三离合器(122),第一转部供与刹车制动器(901)的转部联结,再经第二离合器(112)与第一电机单元的转部联结,刹车制动器(901)的静止侧为固锁于机体,双动型电机单元的第二转部则耦合联结于可差动变速单元的输入端,可差动变速单元的两可差动输出端供驱动所匹配的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泰和
申请(专利权)人:杨泰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