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育器材,具体为鹰爪功训练器,所述的鹰爪功训练器,其特征是:材质可以由木质材料制作而成,也可以用硬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所以内壳(4)的直径为30厘米,外壳(3)上面的半球体面(2)直径为30厘米,在半球体面(2)顶部有一个进出料口(8),底板(7)用六个伞形沉头螺丝(6)固定在凹孔(5)上,沙子或铁砂可以从进出料口(8)填装,能够及时改变鹰爪功训练器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育器材领域,具体为鹰爪功训练器。
技术介绍
近现代崆峒武术的继承和发展中,武术名家前仆后继,其中静宁县治平乡(广爷川)胡老四,练习民间传统武术鹰爪功、空气拳,手上功力超群,抓人一把泥,戳人四个洞,手指就像几把匕首,所向披靡,在维护当地社会治安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武术家。王巍堡出生于甘肃省静宁县一个武术世家,祖辈曾以大力鹰爪功及卧虎功,拳术以“七步功、八步转”著称。在家传武学的熏陶下,他自幼习武练功,在爷爷的影响及父亲的教导下,8岁开始习练二指禅。获得全国武术功力大赛冠军、国际传统武术暨绝技大赛冠军、中国十佳绝技绝活第一名、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8年至2010年获得两届吉尼斯之最(英国)、吉尼斯十大惊奇记录第一名,2010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对弈一舞武” 二指禅表演,2011年7月获得《武动亚洲功夫达人》全国选秀比赛季军。鹰爪提坛功(外功),用具:购一坛口直径为9 12crn(视手掌大小而定,以鹰爪抓坛口后感觉自然为度)磁坛一个,高度约20 30cm均可。然后再装人河砂或小石或铁砂,连坛共重6 10斤左右计需视各人指力而定,用黄泥或水泥自制重约8斤及10斤球各一个(不能和得太稀,要硬些;形状亦可不必限于球形,馒头形等也可,但上下二面均需平整人指力强者可稍重,同样以不过于勉强力度,在其未干之时,以大中食三指成鹰爪插入球面(或其它形状物的顶端,深约2.3至2.8厘米。(以指端第一节长为度,切不可过深过浅),置于阴凉处,干透即可。主练鹰爪提、缩(抓、扣二力)、拧三劲,即鹰爪抓拿锁扣旋拧之力。行功时间:每日15 20分钟,不必过多。行功诀要:运用提、缩、拧三字诀,意、气、力三者合一,形神兼备,渐进求功。呼吸方法:采用自然腹式呼吸,提起时吸气,气沉丹田,放下时呼气,稍停缓运时,呼吸自然,以不勉强力度。行功法:将坛或球置于身体正前方约半尺处,两足分开平行,比肩稍宽,双手虚握拳置于腰部,拳心向上,双腿约下蹲,成一高马步,全身放松,凝神静气,鼻吸鼻呼,气沉丹田,目视前方。然后俯身,目视坛口,右手成鹰爪伸出(左手虚握拳置于腹部),依三角形紧扣坛口,虎口国撑,劲意贯指。吸气气沉丹田,同时配合呼气将坛垂直稍慢提至腹前,手肘微曲(大、小手臂均约成120度左右即可)。自然呼吸I 2次,然后配合呼气将坛缓缓垂直放回原位,再换左手依上法进行,如此循环,至指腕臂酸麻痛乏即停,稍息2、3分钟再练。每次约练15分钟,几周之后,双手已逐渐适应,指力日增,即可渐增提起后的稍停时间,由自然呼吸I 2次增至3 4次,并隔日逐增2 3次呼吸,力弱者可只增一次即默计呼吸次数,逐渐增加稍停时呼吸次数,双手轮换进行,每次行功时间增至20分钟,如此行功一月,此为初行之法。由于现有的鹰爪功训练没有专门性的固定训练器材,对训练的开展和实施造成了困难,为了克服体育训练器材的不足,特此设计制作一个鹰爪功训练器,从而达到了丰富和发展我国民间传统武术的内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鹰爪功训练器,沙子或铁砂可以从进出料口 8填装,简单方便的改变鹰爪功训练器的质量,为练习者提供了一个规范的训练器材。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鹰爪功训练器其特征是:材质可以由木质材料制作而成,也可以用硬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底板7上有六个伞形沉头螺丝6,外壳3和内壳4的厚度为I厘米,底板7的厚度为I厘米,底板7的直径为32厘米,所以内壳4的直径为30厘米,外壳3和内壳4是一个高度为30厘米的圆桶,外壳3上面的半球体面2直径为30厘米,在半球体面2顶部有一个进出料口 8,将底板7用六个伞形沉头螺丝6固定在凹孔5上。所述的鹰爪功训练器,进出料口 8的直径为5厘米,沙子或铁砂可以从进出料口填装,螺母I的厚度1.5厘米,直径为5厘米,螺母上有一个0.5厘米的旋钮,螺母I安装的进出料口 8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沙子或铁砂可以从进出料口 8填装,简单方便的改变鹰爪功训练器的质量,实现及时调整运动负荷的原则。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体育器材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容易推广和普及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母,2、半球体面,3、外壳,4、内壳,5、凹孔、6、伞形沉头螺丝,7、底板,8、进出料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图2所示,鹰爪功训练器,材质可以由木质材料制作而成,也可以用硬质塑料材料吸塑而成,上有六个伞形沉头螺丝6,外壳3和内壳4的厚度为I厘米,底板7的直径为32厘米,底板7的厚度为I厘米,所以内壳4的直径为30厘米,外壳3和内壳4是一个高度为30厘米的圆桶,上面的半球体面2的直径为30厘米,在半球体面2顶部有一个进出料口 8,将底板7用六个伞形沉头螺丝6固定在凹孔5上。所述的鹰爪功训练器,进出料口 8的直径为5厘米,沙子或铁砂可以从进出料口填装,螺母I的厚度1.5厘米,直径为5厘米,螺母上有一个0.5厘米的旋钮,螺母I安装的进出料口 8上。练习鹰爪功要点说明:行功之时切不可将手臂伸直提至与肩平,否则力不在指而主在肩臂,也难于贯劲于指。不可太过勉强支持及憋气行功,以防岔气伤身。肩不可上耸,行功之时,除手指、手臂用力外,其余身体各部均须尽量放松,精神不可紧张。头、颈均应放松,呼吸自然。指力弱者,初行一月或百日内可改为五指提坛。但坛需再加重I 2斤,以增指力。若行功之时,手汗太多易滑,可手指沾些砂土或备干手巾一条以随时擦干手防滑。防止手部关受凉而致风伤.最好每次功后行完余功即用热水烫洗双手,以通筋活血,且易生力。如此行功一月,且与鹰爪点石功相间兼行,此时两手指力,已经异乎常人。但还不能应用自如,因其力虽大,尚未精纯,此即功侯未到也。从现在开始,每周加砂或其它类似重物(小铁块亦可)0.3斤左右于坛内依下法行功(注意,所加重量需视各人指力而增减,不必拘泥,重量以每次加后不过于勉强支持为度)。用球行功者,不必加重。60日后换重球(约10斤的)练功。习练鹰爪拳,除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武术基本功外,应着重练好以下“四法”,突出爪型、爪法的练习鹰爪拳以鹰爪手型为主,兼有拳、掌、爪。爪型是否正确直接会影响着爪法的准确使用用,同时对身体鹰形的表现也有所影响。因此,首先要练好爪型,尤其注意不要与虎爪、鸡爪、龙爪等爪型相混淆。正确的鹰爪手型应为:拇指外展弯屈,其余四指并拢,第二、第三指关节紧屈,各屈指尽力向手背方向展开,手背后张,形如鹰爪状。切忌四指分开或过于弯屈。套路中的鹰爪分为单爪、双爪、一爪一拳或一爪一掌。单爪有仰爪、俯爪、反爪、立爪、倒立爪五爪型。无论哪一种,其爪型的虎口必须是相对或同向的。一爪一拳或一爪一掌,双手爪型虎口必须相对应。这种要求是爪的技击用法所与进攻手的方向取得一致。爪型正确,技击含意才能表达的准确,才谈得上爪法合理。在套路演练中一定要遵循这一法则。鹰爪拳的爪法主要有抓、打、掐、勾、拿、搂等。要求在搏斗中抓拿对方手腕、肌腱间隙、骨连接间隙以及对方穴位要害。拳谤称:“沾衣号脉,分筋错骨,点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鹰爪功训练器,由螺母(1)、半球体面(2)、外壳(3)、内壳(4)、凹孔(5)、伞形沉头螺丝(6)、底板(7)和进出料口(8)构成,所述的鹰爪功训练器,其特征是:材质可以由木质材料制作而成,也可以用硬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底板(7)上有六个伞形沉头螺丝(6),外壳(3)和内壳(4)的厚度为1厘米,底板(7)的厚度为1厘米,底板(7)的直径为32厘米,所以内壳(4)的直径为30厘米,外壳(3)和内壳(4)是一个高度为30厘米的圆桶,外壳(3)上面的半球体面(2)直径为30厘米,在半球体面(2)顶部有一个进出料口(8),底板(7)用六个伞形沉头螺丝(6)固定在凹孔(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鹰爪功训练器,由螺母(I)、半球体面(2)、外壳(3)、内壳(4)、凹孔(5)、伞形沉头螺丝(6)、底板(7)和进出料口(8)构成,所述的鹰爪功训练器,其特征是:材质可以由木质材料制作而成,也可以用硬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底板(7)上有六个伞形沉头螺丝(6),外壳(3)和内壳(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燕飞,苟小平,杨占明,
申请(专利权)人:陇东学院,苟小平,梁燕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