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冬虫夏草低海拔人工培殖方法,包括寄主幼虫孵化前准备,寄主幼虫的孵化放养,寄主幼虫的饲养,寄主幼虫中后期饲养和冬虫夏草有性阶段的培殖;所述寄主幼虫的饲养寄主幼虫的饲养为人工控制饲养温度为-30℃~-5℃的冻土低温休眠培育和饲养温度为6℃~18℃的生长发育培育两个饲养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光照等饲养条件,不仅解决了冬虫夏草寄主低海拔饲养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还缩短了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生长时间;为在低海拔地区培殖冬虫夏草创造了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真菌培殖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冬虫夏草低海抜人工培殖方法。技术背景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别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根据最近的分类系统,冬虫夏草隶属于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粪壳菌亚纲(Sordariomycetidae)、肉座菌目、麦角菌科(Clavicipifaceae)、虫草属(Cordyceps)。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 (Berk.)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人工繁殖和饲养蝙蝠娥幼虫是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的重要环节。迄今报道的蝙蝠蛾昆虫超过60种,其中云南20种,西藏17种,四川12种,青海9种,甘肃9种。蝙蝠蛾幼虫为杂食昆虫,在土壤中营隧道式穴居生活,以植物嫩根为食物。不同种类的蝙蝠蛾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上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其特点是需要经历较漫长的幼虫期,并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蝙蝠蛾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布特征,其分布下限在纬度偏南地区海拔3000m,而在纬度偏北地区海拔2500m ;分布上限为海拔5100m ;最适合的生长海拔3600_5000m ;最适宜的生长土壤为高寒草甸和高寒灌木丛土。由于蝙蝠蛾完成ー个生命周期需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在毎年10月至次年4月冻土期蝙蝠蛾幼虫在土壌中处于休眠状态,蝙蝠蛾幼虫需要经历6-8龄的生长发育期才能化蛹,具体因种类而异,如玉树蝙蝠蛾幼虫需要996天,康定蝙蝠蛾越1000天,贡嘎蝙蝠蛾875-1040天,而且终年可以在土中找到不同龄起的蝙蝠蛾幼虫。自然环境中蝙蝠蛾属昆虫的繁育受到生态地理分布、食物、植被、土壤结构、温度、湿度和自然天敌等多种生态因子的综合制约控制,蝙蝠蛾幼虫在自然环境中的繁育速率已成为制约青藏高原冬虫夏草产量的关键因素。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9700734A)公开了ー种冬虫夏草的生产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970733A)公开了ー种在蝠蛾圈养场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948456A)公开了ー种提高青藏高原冬虫夏草产量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9484757A)公开了ー种提高青藏高原冬虫夏草产量的方法,所述四种方法公开的就似乎内容均为在青藏高原野生环境下改造环境建立温棚圈养蝙蝠娥幼虫,増加圈养区域成虫或幼虫的数量,以提高蝙蝠蛾幼虫的存活率,在蝙蝠蛾幼虫发育至6-8龄时,通过向整个圈养场地施用染菌孢液的方式,对蝙蝠蛾幼虫进行感染,蝙蝠蛾幼虫完全感染去掉温湿保护设置让其恢复到自然温湿。整冬虫夏草的生长过程都在同一地域中进行。据专利申请文件公开的数据,该方法蝙蝠蛾幼虫从I龄生长发育至6-8龄仅需要365-380天;最終冬虫夏草的感染成功率能够达到50%左右。自1970年代末,申请人即开展了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的研究,先后承担“七五”、“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研究”课题中,确立了室内人工培殖冬虫夏草的模式后,继而又承担了 “九 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西藏那曲冬虫夏草半野生抚育及开发研究”,且获得了重大突破——首次在西藏那曲海抜4700多米的藏北高原,培殖出了半野生抚育的冬虫夏草,从而确立了冬虫夏草半野生抚育的新模式。“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冬虫夏草人工培殖关键技术优化研究”,在四川康定又对半野生抚育新模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优化,进ー步提高了产量,简化了操作环节,且降低了成本。申请人在通过研究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生长特性,获得了在低海抜室内饲养寄主幼虫的重大突破,该技术不仅可以缩短幼虫的生长期还可提高其成活率,本专利技术即提供冬虫夏草寄主幼虫(感菌和非感菌幼虫,下同)在低海拔室内饲养的主要技术环节。推出了低海拔培殖冬虫夏草的新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高原环境培殖冬虫夏草环境与低海抜的主要差异在于温度、光照、气压、土质以及植被,研究发现,高原土质在低海抜地区可以实现重现,而作为冬虫夏草寄主幼虫饲料的高原植物也完全可以被低海拔植被胡萝卜、红薯和人參果所替代;同时研究还发现,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是生活在土层中,气压对其的影响是非常微小的;所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主要通过模拟高海抜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生长的温度,并对寄主幼虫的生长期间和冬虫夏草有性阶段的生长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一种冬虫夏草低海抜人工培殖方法,包括寄主幼虫孵化前准备,寄主幼虫的孵化·放养,寄主幼虫的饲养,寄主幼虫中后期饲养和冬虫夏草有性阶段的培殖;所述寄主幼虫的饲养寄主幼虫的饲养为人工控制饲养温度为-30°C -5°C的冻土低温休眠培育和饲养温度为6°C 18°C的生长发育培育两个饲养步骤。所述冻土低温休眠阶段的饲养时间为5 30d。所述冻土低温休眠阶段的饲养温度为-10°C _5°C。所述的生长发育培育寄主幼虫4龄以内8 18°C条件下饲养,寄主幼虫5 8龄5 14°C条件下饲养。所述生长发育培育为:4龄以内寄主幼虫在温度8 18°C条件下饲养,基质湿度35% 45% ;每天紫外光消毒2 5次,每次15 30分钟。每月消毒培养室2 4次;5 8龄寄主幼虫在温度5 14°C条件年下饲养,基质湿度25% 45% ;光照強度0.5 10万Ix ;每天紫外光消毒3 4次计:30 60分钟。每月3次用300 500PPM的次氯酸钠消毒液进行养虫室间消毒。·所述寄主幼虫的孵化放养为:将95%已经发育成熟的虫卵,用55 75%的こ醇液做消毒处理,滤干消毒液,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吸水,将卵粒摊放在滤纸上,将卵分散于纸面,待卵表面水分吸至半干后,换用新的无菌干燥滤纸,将半干的卵粒摊放其上左右筛动,不断变换卵在滤纸上的位置,待全部卵粒能在滤纸上自如翻滚梭动后,收集于培养皿或其他容器内备用;将卵播撒入盒内饲料与基质的表面,在其表面撒放ー层0.2 1.2cm厚的湿润基质。所述冬虫夏草有性阶段的培殖为:发现僵虫后,将其集中移栽入事先布置好基质的养虫盒内;僵虫头向上,斜植于基质中,头部距土表0.1 1.2cm,白天揭开盒盖,紫外光照2 4次,每次10 15分钟;其余时间保持0.5 IOOlx的白光光照强度;温度_2 90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5% 98%,培养时间为15 25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申请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光照等饲养条件,不仅解决了冬虫夏草寄主低海拔饲养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方法还缩短了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生长时间;为在低海抜地区培殖冬虫夏草创造了条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温度对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生长的影响实验准备在海拔200 1200米的范围内,模拟冬虫夏草(含其寄主昆虫各虫态)生长发育所需的生态环境,修建人工气候室(即培殖车间或培殖室、养虫室等,下同)。对人工气候室的几项主要參数要求是:洁净无菌,温度、湿度可控,光照強弱可调。具体指标如下:空气洁净度级别30万级到100级;空气相对湿度15% 98% ;光照強弱度:0.5 10万Ix ;温度为零下30°C至零上28°C;室内安装紫外光灯管(高度2 2.3米)每立方米不少于1.5至4.5w。室内层架饲养。养虫室外应有标准更衣室、缓冲间。将同一批次的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冬虫夏草低海拔人工培殖方法,包括寄主幼虫孵化前准备,寄主幼虫的收集放养,寄主幼虫控温饲养和冬虫夏草有性阶段的培殖;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幼虫控温饲养分为人工控温饲养温度为8~18℃条件的1~4龄寄主幼虫前期饲养阶段和5~14℃条件5~8龄寄主幼虫中后期饲养阶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虫夏草低海抜人工培殖方法,包括寄主幼虫孵化前准备,寄主幼虫的收集放养,寄主幼虫控温饲养和冬虫夏草有性阶段的培殖;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幼虫控温饲养分为人工控温饲养温度为8 18°C条件的I 4龄寄主幼虫前期饲养阶段和5 14°C条件5 8龄寄主幼虫中后期饲养阶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虫夏草低海抜人工培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 4龄寄主幼虫前期饲养阶段中还包括时间长度为5 30d的降低培养温度至_30°C _5°C的冻土低温休眠饲养阶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冬虫夏草低海抜人工培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土低温休眠阶段的为虫龄3 4龄,饲养环境温度为-10°C _5°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冬虫夏草低海拔人工培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幼虫控温饲养为: I 4龄以内寄主幼虫在温度8 18°C条件下饲养,基质湿度35% 45% ;每天紫外光消毒2 5次,每次15 30分钟;姆月消毒培养室2 4次;3 4龄阶段中,任选5 30天时间,降低培养温度至-10°C _5°C,培养基形成冻土,每天紫外光消毒2 5次,毎次15 30分钟; 5 8龄寄主幼虫在温度5 14°C条件下饲养,基质湿度25% 45% ;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仕江,张德利,尹定华,涂永勤,刘飞,曾纬,贺宗毅,鲁增辉,李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