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海专利>正文

弹力自动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4413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力自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车底板后部设有与后轮轴相平行的驱动轴,踏板轴一端固定有踏板,另一端经单向棘轮与驱动轴相连接,单向棘轮上固定有驱动杆,套在驱动轴上的弹簧一端与车底板相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相连接,单向棘轮与大齿轮连成一体,大齿轮与后轮轴上的小齿轮相啮合,踏板轴上设有L形支架,踏板轴和支架上分别设有活动小杆的定位槽,活动小杆安装在定位槽内,其两端部分别与踏板轴相连接的定位弹簧相连接,活动小杆与驱动杆的端部相抵触,车底板上设有活动小杆剥离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脚踏板相连接,另一端与车底板相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灵活、娱乐性等优点,起到健身和交通工具的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休闲体育器材,具体地说是一种操作方便、趣味性强的弹力自动滑板车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的技术中最常见的休闲滑板车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滑板车,其设有弧形车底板,车底板的底面安装有前车轮和后车轮,使用时以一脚在车底板上,另一只脚蹬地加力使滑板车厢滑行,滑板车的前进方向由使用者的脚和身体的倾斜控控制,为了使滑板车持续前进,使用者需不断用脚蹬踩地面,动作幅度大小直接影响滑板车的前进速度,其不足是滑板车的主向不易控制,长时间运动还要消耗大量能量,只适用于健身素质好及专业运动员使用,不能作为儿童及普通使用者的玩具及代步工具;另一种是在现有的滑板车进行了改造,其设有车把手,车把手经连接杆与前车轮相连接,车把手上还设有刹车装置,使用时和第一种滑板车一样,只是通过车把手控制前进方向,降低了操作难度,为了使滑板车能持续前进,使用者需不断用脚蹬踩脚踏板,动作幅度大小直接影响滑板车的前进速度,长时间运动还要消耗大量能量,这种滑板车多适用于儿童玩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使用安全、趣味性强,具有娱乐和健身功能于一体,同时可以作为交通工具的弹力自动滑板车。本技术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弹力自动滑板车,包括车底板、后轮、前轮、车把手和连接杆,车把手经连接杆与前轮相连接,车底板的前端与前轮或连接杆相连接,车底板的后部经后轮轴装有后轮,其特征在于车底板后部设有与后轮轴相平行的驱动轴,踏板轴一端固定有踏板,踏板轴的另一端经单向棘轮与驱动轴相连接,单向棘轮上固定有驱动杆,套在驱动轴上的弹簧一端与车底板相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相连接,单向棘轮与大齿轮连成一体,大齿轮与后轮轴上的小齿轮相啮合,踏板轴上设有L形支架,踏板轴和支架上分别设有活动小杆的定位槽,活动小杆安装在定位槽内,活动小轴两端部分别与定位弹簧的一端相连接,定位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踏板轴和支架相连接,活动小杆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与驱动杆的端部相抵触,车底板上设有活动小杆剥离座,脚踏板与复位弹簧的一端相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车底板相连接。本技术用脚踩下脚踏板,踏板轴带动驱动轴转动使套在驱动轴上的弹簧压缩储能,当向下移动使活动小杆接触到车底板上的剥离座,剥离座使活动小杆沿定位槽上移,卡在小杆上的驱动杆在弹簧作用下弹射出去,带动和它连体的单向棘轮上的大齿轮,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小齿轮带动后轮轴、后轮转动,活动小杆两边有拉簧,使活动小杆回到原位并与驱动杆的端部相抵触,脚踏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同时活动小杆把驱动杆卡上回到最初的状态,这样循环往复使滑板车不需用脚蹬地面驱动,其有益效果是利用人体的重力通过踏板压缩弹簧,蓄力瞬间爆发出去,使重力转化为弹力。实现了车辆的加速行驶和滑行,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灵活,同时起到了健身和交通工具的作用,另外也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踏板轴、活动小杆和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一种弹力自动滑板车,包括车底板1、后轮2、前轮3、车把手4和连接杆5,车把手4经连接杆5与前轮3相连接,车把手4上还设有刹车手柄,刹车手柄经刹车拉线与刹车装置相连接,车底板I的前端与前轮3或连接杆5相连接,车底板I的后部经后轮轴6装有后轮2,上述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其中的车底板I可以由框架21和底板22组成,底板固定在框架上,以方便后轮轴或后轮2的安装,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车底板I后部设有与后轮轴6相平行的驱动轴7,后轮轴6和驱动轴7 —般经轴承与车底板I或框架相连接,踏板轴8 一端固定有踏板9,踏板轴8的另一端经单向棘轮10与驱动轴8相连接,单向棘轮10上固定有驱动杆11,单向棘轮10和驱动杆11可以分别与套在驱动轴7上的轴套12相连接,套在驱动轴7上的弹簧13 一端与车底板I相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11相连接,所述弹簧也可以采用压簧或拉簧,当采用压簧时,一般设在车底板与驱动杆间,当采用拉簧时,一般设在驱动杆相背端与车底板间,驱动轴7驱动杆11前端设有弧形活动小杆17运动轨道,单向棘轮10与大齿轮14连成一体,大齿轮14与后轮轴6上的小齿轮15相啮合,踏板轴8上设有L形支架16,踏板轴8和支架16上分别设有活动小杆17的定位槽,活动小杆17安装在定位槽内,活动小轴17两端部分别与定位弹簧18的一端相连接,定位弹簧18的另一端分别与踏板轴8和支架16相连接,活动小杆17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与驱动杆11的端部相抵触,车底板I上设有活动小杆剥离座19,剥离座19的前端向下而上向后倾斜,脚踏板9与复位弹簧20的一端相连接,复位弹簧20的另一端与车底板I相连接。当使用者用脚踩下脚踏板,踏板轴带动驱动轴转动使套在驱动轴上的弹簧压缩储能,当向下移动使活动小杆接触到车底板上的剥离座,剥离座使活动小杆沿定位槽上移,卡在小杆上的驱动杆在弹簧作用下弹射出去,带动和它连体的单向棘轮上的大齿轮,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小齿轮带动后轮轴、后轮转动,活动小杆两边有拉簧,使活动小杆回到原位并与驱动杆的端部相抵触,脚踏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同时活动小杆把驱动杆卡上回到最初的状态,这样循环往复使滑板车不需用脚蹬地面驱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人体的重力通过踏板压缩弹簧,蓄力瞬间爆发出去,使重力转化为弹力。实现了车辆的加速行驶和滑行,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灵活,同时起到了健身和交通工具的作用,另外也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力自动滑板车,包括车底板、后轮、前轮、车把手和连接杆,车把手经连接杆与前轮相连接,车底板的前端与前轮或连接杆相连接,车底板的后部经后轮轴装有后轮,其特征在于车底板后部设有与后轮轴相平行的驱动轴,踏板轴一端固定有踏板,踏板轴的另一端经单向棘轮与驱动轴相连接,单向棘轮上固定有驱动杆,套在驱动轴上的弹簧一端与车底板相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相连接,单向棘轮与大齿轮连成一体,大齿轮与后轮轴上的小齿轮相啮合,踏板轴上设有支架,踏板轴和支架上分别设有活动小杆的定位槽,活动小杆安装在定位槽内,活动小轴两端部分别与定位弹簧的一端相连接,定位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踏板轴或支架相连接,活动小杆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与驱动杆的端部相抵触,车底板上设有活动小杆剥离座,脚踏板与复位弹簧的一端相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车底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4.26 CN 201220182590.01.一种弹力自动滑板车,包括车底板、后轮、前轮、车把手和连接杆,车把手经连接杆与前轮相连接,车底板的前端与前轮或连接杆相连接,车底板的后部经后轮轴装有后轮,其特征在于车底板后部设有与后轮轴相平行的驱动轴,踏板轴一端固定有踏板,踏板轴的另一端经单向棘轮与驱动轴相连接,单向棘轮上固定有驱动杆,套在驱动轴上的弹簧一端与车底板相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相连接,单向棘轮与大齿轮连成一体,大齿轮与后轮轴上的小齿轮相啮合,踏板轴上设有支架,踏板轴和支架上分别设有活动小杆的定位槽,活动小杆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海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