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积式铁心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6008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7:36
在铁心主体(13)的各磁铁插入孔(12、12a)中插入永久磁铁(14)后,在铁心主体(13)被上模(15)和下模(16)夹住的状态下,从设置于其中任意一个的树脂积蓄罐(17),向磁铁插入孔(12、12a)填充树脂(18),来固定永久磁铁(14)的叠积式铁心的制造方法中,在形成有树脂积蓄罐(17)的模具(15)与铁心主体(13)之间配置具备有闸孔(35、35a)的隔板(19),所述闸孔(35、35a)将来自树脂积蓄罐(17)的树脂(18)导向磁铁插入孔(12、12a),且与磁铁插入孔(12、12a)的一部分和铁心主体(13)的表面两者重叠,通过闸孔(35、35a)向磁铁插入孔(12、12a)注入树脂(18)并令其固化后,将隔板(19)从铁心主体(13)上取下,除去从磁铁插入孔(12、12a)溢出的树脂(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关于在铁心主体上形成的磁铁插入孔中各插入永久磁铁、用树脂封闭的,具体的,关于向铁心主体的磁铁插入孔,通过粘合于铁心主体表面的隔板,流入树脂,将永久磁铁用树脂封闭的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在汽车或家电等使用的马达的转子制造中,是在环状的铁心主体上的与磁极数对应形成的多个磁铁插入孔中,放入未磁化的永久磁铁,进行树脂封闭。该永久磁铁的树脂封闭中,将磁铁插入孔被插入了永久磁铁的铁心主体夹在上模与下模之间,从设置于上模或下模的树脂积蓄罐,通过流道填充热固化树脂。但是,树脂封闭后,必须从上模及下模之间取出经树脂封闭的叠积式铁心,除去磁铁插入孔的入口部分附着并固化的树脂,清洁表面,操作性差,因此,例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在插入了永久磁铁的铁心主体与具有树脂积蓄罐的上模或下模之间,配置隔板,树脂封闭结束后,从叠积式铁心上一并除去树脂残渣和隔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543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如图10(A)、(B)所示,从叠积式铁心60 —并除去隔板61和树脂残渣62时,存在填充至磁铁插入孔63的固化的树脂表面出现凹陷(凹部)64的问题。于是,想要通过令形成于树脂积蓄罐与磁铁插入孔之间的流道(树脂流路)端部的闸孔孔径较以往小,以减小闸孔与磁铁插入孔的接触部位,防止产生凹陷64,但这样的话,会造成树脂的流入速度下降,无法在预先规定的树脂注入时间内将树脂填充到磁铁插入孔内,出现未填充部分的问题。另外,减小闸孔径的话,隔板上的残留树脂及闸孔内堵塞的树脂的清洁也变得困难,还会造成隔板无法重复用于叠积式铁心的制造的问题。此外,图10 (A)、(B)中,66表示下模,67表示永久磁铁。本专利技术鉴于相关情况,目的是提供使用隔板进行树脂封闭时,在可以容易地除去隔板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了磁铁插入孔填充的树脂的凹陷的。基于上述目的的第I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在由多个铁心片叠积形成的、圆周方向有多个磁铁插入孔的铁心主体的各个所述磁铁插入孔中插入永久磁铁后,在该铁心主体被上模和下模夹住的状态下,从设置于该上模及该下模中任意一个模具的树脂积蓄罐,向所述磁铁插入孔填充树脂,来固定所述永久磁铁,在形成有所述树脂积蓄罐的模具与所述铁心主体之间配置具有闸孔的隔板,所述闸孔将来自所述树脂积蓄罐的所述树脂导向所述磁铁插入孔,且与所述磁铁插入孔的一部分和所述铁心主体的表面两者重叠,通过所述闸孔向所述磁铁插入孔注入所述树脂并令其固化后,将所述隔板从所述铁心主体上取下,除去从所述磁铁插入孔溢出的所述树脂。此处,叠积式铁心为转子叠积式铁心,通常的马达的内转子型与中央配置定子、夕卜侧旋转的外转子型均适用本专利技术。隔板优选使用不锈钢制、钢制、铝制等的金属板,但也可以是硬质的陶瓷板。另外,隔板优选预先进行例如,除了涂敷氟和硅外,通过镀镍或镀铬等提高与树脂剥离性的表面处理。此外,隔板的闸孔的形状,除了俯视观察下圆形或矩形外,可采用各种形状。另外,闸孔的截面也可形成为从铁心主体向着具有树脂积蓄罐的模具呈锥状,通过该锥形,可容易地除去树脂注入后残留在闸孔的树脂残渣。第2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在第I专利技术涉及的中,来自所述树脂积蓄罐的所述树脂,通过形成有所述树脂积蓄罐的模具的与所述铁心主体相接的面上形成的流道,流向所述闸孔。第3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在第I专利技术涉及的中,所述树脂积蓄罐的树脂吐出区域的一部分与所述闸孔重叠,所述树脂从所述树脂积蓄罐直接挤入所述闸孔。第4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在第I专利技术涉及的中,从所述树脂积蓄罐排出的所述树脂,通过形成于所述隔板上的槽状流道,被挤出到所述闸孔。第5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在第I专利技术涉及的中,所述隔板由第1、第2板材形成,与所述模具相接的所述第I板材上,形成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形成了将从所述树脂积蓄罐挤出的所述树脂导向所述闸孔的流道,与所述铁心主体相接的所述第2板材上形成有所述闸孔。第6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在第I 第5专利技术涉及的中,该叠积式铁心为内转子,所述闸孔从所述磁铁插入孔的半径方向内侧起与所述磁铁插入孔重叠。第7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在第I 第5专利技术涉及的中,该叠积式铁心为外转子,所述闸孔从所述磁铁插入孔的半径方向外侧起与所述磁铁插入孔重叠。另外,第8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在第I 第7专利技术涉及的中,所述铁心主体中央具有贯通孔,所述铁心主体具有由设置于所述贯通孔上的突出部或键槽构成的定位装置A,所述铁心主体在被安装于夹具的状态下,被配置于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之间,所述夹具具备嵌入所述贯通孔并设置有与所述定位装置A相符的定位装置B的支撑轴和将该支撑轴竖立设置的平板材料,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装置B相符的定位装置C,相对于所述铁心主体,配置于规定位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中,隔板的闸孔配置为与铁心主体的表面和磁铁插入孔两者重叠并填充树脂,在树脂固化后从铁心主体的表面取下隔板时,以磁铁插入孔的端部(角部)为起点易出现树脂断裂,因此,闸孔附近的树脂不会与隔板一起被剥离,可以防止树脂的凹陷。由于在闸孔区域内的填充树脂所需的(最适合)区域与磁铁插入孔重叠注入树脂即可,因此不会出现因树脂的流入速度和流入量下降造成磁铁插入孔内树脂未填充。此外,通过将闸孔与磁铁插入孔的重叠区域根据树脂的种类和磁铁插入孔的容积而变更,可以令树脂的流入速度和流入量达到最佳。由于隔板上所设的闸孔中,在填充树脂所需的(最适合)区域与磁铁插入孔重叠、填充树脂即可,因此无需缩小闸孔的开口面积,其结果是,可以容易地从隔板上除去残留树脂并清扫闸孔内,隔板可重复用于生产。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例涉及的使用的模具装置的部分截面的主视图。[图2]显示该的主要部分截面的放大图。[图3]显示该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4]该的工序说明图。[图5]该的工序说明图。[图6]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涉及的的说明图。[图7]该的说明图。[图8]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例涉及的的说明图。[图9]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例涉及的的说明图。[图10](A)、(B)是使用了隔板的现有例子涉及的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0 :铁心片、11 :贯通孔、12、12a :磁铁插入孔、13 :铁心王体、14 :永久磁铁、15 :上模、16 :下模、17 :树脂积蓄罐、18 :树脂、19 :隔板、20 :叠积式铁心、21 :模具装置、22 :引导柱、23、24 :固定板、25 :气缸、26 :升降板、28 :气缸、29 :柱塞、31 :载置台、32 :支撑轴、33 :搬送夹具、35、35a :闸孔、36、36a :轮廓线、37、37a :流道、38 :树脂残渣、39 :突出金属件、40 上模、41 :树脂积蓄罐、42 :上模、43 :隔板、44 :树脂积蓄罐、45、45a :流道、47 :隔板、48、49 板材、50 :闸孔、51 :流道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化实施例,供理解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例涉及的,是在由多个铁心片10置积形成的、在中央的贯通孔11周围具有多对磁铁插入孔12、12a的铁心王体13的各个磁铁插入孔12、12a中插入永久磁铁14后,在铁心主体13被上模15和下模16 (均为模具的一个例子)夹住的状态下,从设置于上模15 (或下模16)的圆形截面的树脂积蓄罐17,向磁铁插入孔12、12a填充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2.07 JP 2010-2727691.一种叠积式铁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多个铁心片叠积形成的、圆周方向有多个磁铁插入孔的铁心主体的各个所述磁铁插入孔中插入永久磁铁后,在该铁心主体被上模和下模夹住的状态下,从设置于该上模及该下模中任意一个模具的树脂积蓄罐,向所述磁铁插入孔填充树脂,来固定所述永久磁铁, 在形成有所述树脂积蓄罐的模具与所述铁心主体之间配置具有闸孔的隔板,所述闸孔将来自所述树脂积蓄罐的所述树脂导向所述磁铁插入孔,且与所述磁铁插入孔的一部分和所述铁心主体的表面两者重叠,通过所述闸孔向所述磁铁插入孔注入所述树脂并令其固化后,将所述隔板从所述铁心主体上取下,除去从所述磁铁插入孔溢出的所述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积式铁心的制造方法,其中,来自所述树脂积蓄罐的所述树脂,通过形成有所述树脂积蓄罐的模具的与所述铁心主体相接的面上形成的流道,流向所述闸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积式铁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积蓄罐的树脂吐出区域的一部分与所述闸孔重叠,所述树脂从所述树脂积蓄罐直接挤入所述闸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积式铁心的制造方法,其中,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山雄一青野健人磯村直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