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943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将在已经向制冷剂以外的热介质进行过能量转换之后将该热介质再次与另外的制冷循环连接、安全性得到提高且效率高的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100)在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使第一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与第一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在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使第一热介质与第二热介质(热水供给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使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不进行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用于例如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例如使制冷剂在配置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即室外机与配置在建筑物室内的室内机之间循环。并且,制冷剂进行散热、吸热,然后利用被加热、冷却后的空气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制冷或制热。该空气调节装置所使用的制冷剂大多使用例如HFC (氢氟烃)类制冷剂。另外,也提出了使用二氧化碳(CO2)等天然制冷剂的方案。另外,在被称为冷机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利用配置在建筑物外面的热源机生成冷能或热能。并且,利用配置在室外机内的热交换器对水、防冻液等进行加热、冷却,然后将其向室内机即风机盘管单元、面板加热器等输送,进行制冷或制热(例如参考专利文献I)。另外,还有被称为热回收型冷机的结构,其在热源机和室内机之间连接四根水管,同时地提供冷却、加热后的水等,可在室内机上自由选择制冷或制热(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另外,还有构成为将一次制冷剂和二次制冷剂的热交换器配置在各室内机附近、向室内机输送二次制冷剂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另外,还有构成为用两根配管连接具有室外机和热交换器的分支单元之间、向室内机输送二次制冷剂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4)。另外,在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还存在使制冷剂从室外机到中继器循环、使水等热介质从中继器到室内机循环、从而一面使水等热介质在室内机循环一面降低热介质的输送动力的空气调节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5)。而且,还存在使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第一制冷循环与另外的第二制冷循环进行热交换、生成热水的系统(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例如专利文献6等)。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0444号公报(第4页,图1等)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5-280818号公报(第4、第5页,图1等)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1-289465号公报(第5 8页,图1、图2等)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第5页,图1等)专利文献5 W010/049998号公报(第3页,图1等)专利文献6 W02009-098751号公报(第5页,图1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现有的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因此制冷剂有可能泄漏到室内等。而在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制冷剂不通过室内机。但是,在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必须在建筑物外面的热源机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后向室内机侧输送。因此,热介质的循环路径要延长。在此,如果要利用热介质输送进行规定的加热或冷却做功的热,则输送动力等造成的能量消耗量就要高于制冷剂。因此,一旦循环路径延长,则输送动力将变得非常大。由此可知,在空气调节装置中,只要能够很好地控制热介质的循环,就可以实现节能。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为了在每一台室内机都可以选择制冷或制热,从室外侧到室内必须连接四根配管,施工效率变差。在专利文献3中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室内机必须单独具有泵等二次介质循环机构,因此不仅形成昂贵的系统,而且噪音也大,很不实用。而且,由于热交换器处在室内机附近,因此不能排除制冷剂在靠近室内的部位发生泄漏这样的危险。在专利文献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热交换后的一次制冷剂流入到与热交换前的一次制冷剂相同的流路,因此在连接多台室内机的情况下,各室内机不能发挥最大能力,成为能量浪费的结构。另外,用两根制冷及两根制热共计四根配管连接分支单元和延长配管,结果形成与用四根配管连接室外机和分支单元的系统类似的结构,成为施工效率低的系统。 在专利文献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具有多个制冷剂-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不直接将制冷剂引入室内,就可以同时生成冷水和温水,但不能生成用于热水供给的高温水。在专利文献6所述的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中,在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第一制冷循环上连接另外的第二制冷循环,使其进行热交换,在第一制冷循环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二相变化的期间,温度是恒定的,无需注意热交换器中的温度梯度。但是,如果直接应用进行温度变化的制冷剂或其他热介质,则由于温度变化,故存在热交换量降低、性能降低这样的问题。另外,对于电脑室等忌水的空调对象空间,不用水等热介质进行空气调节,最好用制冷剂进行空气调节。但是,如果用大厦用多联空调那样的直膨式的空气调节装置进行空气调节,就必须采取新的措施防止制冷剂泄漏。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个而做成的,其目的是提供可以实现节能的空气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中的若干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不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或室内机附近而能提高安全性的空气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中的若干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可减少室外机与分支单兀(热介质变换器)或室内机的连接配管、提闻施工效率、同时提闻能效的空气调节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若干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在已经向制冷剂以外的热介质进行了能量转换之后将该介质再次与另外的制冷循环连接、提高安全性且效率高的空气调节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一压缩机、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热源侧热交换器、多个第一节流装置、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使第一制冷剂循环;第一热介质循环回路,所述第一热介质循环回路利用热介质配管连接泵、利用侧热交换器、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设置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并且利用热介质配管连接所述泵、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的所述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所述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使第一热介质循环;以及第二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二制冷剂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二压缩机、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使第二制冷剂循环,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使所述第一制冷剂与所述第一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在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使所述第一热介质与所述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使得所述第一制冷剂与所述第二制冷剂不混合。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可以缩短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减少了输送动力,因此可以实现节能。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即使在热介质向外部流出的情况下,流出也是少量的,可以提高安全性。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另夕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在已经向制冷剂以外的热介质进行了能量转换之后将该热介质再次与另外的制冷循环连接,例如在用于电脑室等忌水的对象的空气调节、或用于热水供给等时,也可以提高安全性并实现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子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回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冷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一压缩机、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热源侧热交换器、多个第一节流装置、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使第一制冷剂循环; 第一热介质循环回路,所述第一热介质循环回路利用热介质配管连接:泵、利用侧热交换器、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设置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并且利用热介质配管连接:所述泵、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的所述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所述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使第一热介质循环;以及 第二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二制冷剂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二压缩机、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使第二制冷剂循环, 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使所述第一制冷剂与所述第一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在所述第二热介质 间热交换器中使所述第一热介质与所述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使得所述第一制冷剂与所述第二制冷剂不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第二热介质在所述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中流通, 在所述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使所述第二制冷剂与所述第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由此使得所述第一热介质与所述第二热介质不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排出的所述第一制冷剂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流通、加热所述第一热介质的运行中, 所述第二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或虚拟冷凝温度被控制成高于所述第一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或虚拟冷凝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排出的所述第一制冷剂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流通、加热所述第一热介质的运行中, 所述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出口处的所述第二热介质的温度被控制成高于所述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出口的所述第一热介质的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的动作的第一控制装置和控制所述第二制冷剂回路的动作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浩司宇江纯一森本裕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