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雾化装置(10)的雾化电极(13)具有放电部(13e)和底座部(13c)。处于放电部(13e)与底座部(13c)之间的雾化电极(13)的一部分是直径大于底座部(13c)的直径的大径部(13f)。大径部(13f)将保持在底座部(13c)附近的凝结水(M2)与保持在放电部(13e)的凝结水(M1)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产生带电微粒子水的静电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静电雾化装置通过冷却雾化电极(在专利文献I中是放电电极)来在该电极的表面生成凝结水,通过雾化电极使保持于雾化电极的凝结水雾化来产生弱酸性并具有电荷的带电微粒子水。该带电微粒子水具有对皮肤、头发进行保湿的功能、对空间或物体进行除臭的功能等,因此通过将静电雾化装置搭载于各种商品,能够获得多种效果。另外,在专利文献I的静电雾化装置中,构成为通过使用帕尔贴组件等冷却部冷却雾化电极来在雾化电极的表面生成凝结水。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008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在如上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中,有时在雾化电极被冷却部冷却时雾化电极整体被凝结水覆盖。当雾化电极整体被凝结水覆盖时,有可能使雾化电极的前端侧的放电部的放电变得不稳定从而导致带电微粒子水的产生变得不稳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适当地产生带电微粒子水的静电雾化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局面的静电雾化装置通过由冷却部冷却雾化电极来在上述雾化电极的表面生成凝结水,通过对被保持在作为上述雾化电极的前端侧的放电部的凝结水施加电压来产生带电微粒子水,该静电雾化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雾化电极在上述放电部与处于上述雾化电极的基端的底座部之间具备直径大于该底座部的直径的大径部。理想的是,上述雾化电极的上述底座部与上述冷却部以能够通过用于支承上述雾化电极的支承部进行热传递的方式进行连接,上述大径部的直径大于上述支承部的直径。 在一例中,雾化电极的放电部具有直径从上述放电部的前端侧向基端侧逐渐变大的形状,上述大径部构成为直径与上述放电部的上述基端侧的直径相同,且从上述大径部的基端向上述底座部的前端侧是连续的。在一例中,上述雾化电极具备包括作为上述放电部的上半球部和下半球部的球状或大致球状的头部,上述大径部是上述头部中与上述上半球部和上述下半球部的边界相对应的部分。在一例中,上述雾化电极具备包括作为上述放电部的上半球部和与该上半球部直径相同的圆柱部的头部,上述大径部是上述头部的上述圆柱部。在一例中,上述雾化电极还具备将上述头部与上述底座部连结的轴部,上述轴部的直径小于上述大径部的直径使得至少在该轴部与上述底座部之间的连接部形成高低差。在一例中,上述头部与上述底座部直接连接,在上述头部与上述底座部之间的连接部形成有高低差。在一例中,上述雾化电极是从上述头部至上述底座部的长条状的金属部件,上述大径部是对应于与上述雾化电极的长轴正交的水平截面中的、上述雾化电极的最大尺寸的部分。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静电雾化装置,能够更适当地产生带电微粒子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静电雾化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用于说明被保持于雾化电极的凝结水的概略图,(a)示出凝结水供给量适当状态,(b)示出凝结水供给量过量状态。图3是另一例的雾化电极的概略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静电雾化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静电雾化装置10具备使用PBT树脂、聚碳酸酯树脂、PPS树脂等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的支承框11。该支承框11 一体地具备例如大致圆筒状的筒部Ila以及从筒部Ila的基端部(在图1中是下端部)向外突出的圆环状的固定凸缘部lib。在筒部Ila的内周面一体地形成有将支承框11的内部空间分割成雾化空间SI和密闭空间S2的隔壁11c。在筒部Ila的前端面(在图1中是上端面)设置有环状的对置电极12。该对置电极12的中央部的开口形成雾沫喷出口 12a。在筒部Ila的内部配置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的雾化电极13。雾化电极13具有沿筒部Ila的轴方向延伸的电极主体部13a、形成在该电极主体部13a的前端侧的头部13b以及形成在电极主体部13a的基端侧的底座部13c。在优选的例子中,电极主体部13a是圆柱状或大致圆柱状,头部13b是球状或大致球状,底座部13c是圆板状。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电极主体部13a称为将头部13b与底座部13c连结的轴部。头部13b具有大致半球状的下半球部13d,其从上述电极主体部13a连续且越向前端侧直径越大;以及大致半球状的上半球部13e,其从该下半球部13d连续且越向前端侧直径越小。上半球部13e是放电部的一例。雾化电极13在作为放电部的上半球部13e与处于雾化电极13的基端的底座部13c之间具有直径大于该底座部13c的大径部13f。在本实施方式中,大径部13f是雾化电极13的头部13b的一部分,详细地说,是上半球部13e与下半球部13d的边界部位。雾化电极13以至少前端部、即上半球部13e被配置在雾化空间SI内的方式配置在筒部Ila的内部。在像这样配置的雾化电极13与上述对置电极12之间设置有间隔。另夕卜,雾化电极13与用于施加高电压的高压电源电路C相连接。在上述密闭空间S2内以与雾化电极13的底座部13c的基端面(在图1中是下表面)相抵接的方式容纳有冷却用绝缘板15。冷却用绝缘板15由氧化铝、氮化铝等热传导性和耐电性高的材料形成。顺便提及,由该冷却用绝缘板15构成了支承底座部13c的支承部。该冷却用绝缘板15的直径被设定为直径大于上述底座部13c且小于上述大径部13f那样的大小。另外,在密闭空间S2内配置有帕尔贴组件16。帕尔贴组件16与雾化电极13 (具体地说是底座部13c)以能够通过冷却用绝缘板15进行热传递的方式进行连接。帕尔贴组件16构成为在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配置的一对电路基板17、18之间配置BiTe系的多个热电元件19。电路基板17、18是在热传导性高的绝缘板(例如氧化铝、氮化铝等)上形成有电路的印刷线路板,上述电路分别形成在一对电路基板17、18的彼此相对的面上。另外,通过该电路电连接多个热电元件19。并且,热电元件19通过帕尔贴输入引线L与上述控制部(省略图示)相连接。该控制部通过帕尔贴输入引线L控制对热电元件19的通电。而且,这样的帕尔贴组件16形成为当通过帕尔贴输入引线L对多个热电元件19进行通电时,热量从与冷却用绝缘板15抵接的一个电路基板17向另一个电路基板18移动。另外,在电路基板18的背面(未形成电路的面)连接有散热部20(例如散热片)。另外,散热部20被构成为与上述支承框11的凸缘部Ilb进行螺丝固定,并具有比上述电路基板18的表面积大的表面积以能够高效地散出上述电路基板18的热量。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静电雾化装置10中,从未图示的电源通过帕尔贴输入引线L向帕尔贴组件16供给电力,由此帕尔贴组件16的一面(在图1中是上表面)侧被冷却。帕尔贴组件16冷却雾化电极13,使空气中的水分在被冷却的雾化电极13的表面凝结从而向雾化电极13供给水(凝结水)。而且,在如上述那样在对雾化电极13的上半球部13e供给了凝结水Ml (参照图2的(a)、(b))或保持有凝结水Ml的状态下,通过由高压电源电路C对雾化电极13与对置电极12之间施加的高电压而凝结水Ml进行瑞利分裂并静电雾化,从而形成作为进行带电微粒子化得到的液体的、含有活性种的纳米大小的带电微粒子水。然后,所生成的带电微粒子水朝向对置电极12的雾沫喷出口 12a侧通过筒部Ila内而被放出到筒部Ila的外部。如图2的(a)、(b)所示,雾化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27 JP 2010-2151751.一种静电雾化装置,通过由冷却部冷却雾化电极来在上述雾化电极的表面生成凝结水,通过对被保持在作为上述雾化电极的前端侧的放电部的凝结水施加电压来产生带电微粒子水,该静电雾化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雾化电极在上述放电部与处于上述雾化电极的基端的底座部之间具备直径大于该底座部的直径的大径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雾化电极的上述底座部与上述冷却部以能够通过用于支承上述雾化电极的支承部进行热传递的方式进行连接,上述大径部的直径大于上述支承部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雾化电极的上述放电部具有直径从上述放电部的前端侧向基端侧逐渐变大的形状,上述大径部构成为直径与上述放电部的上述基端侧的直径相同,且从上述大径部的基端向上述底座部的前端侧是连续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健之,小林健太郎,中田隆行,大森崇史,山田雄辅,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