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判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822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2:18
设置对振幅根据就寝者的活体活动发生变化的活体信息信号(S2)(例如心跳信号)进行检测的活体信号检测部(41)。并且,设置对振幅根据就寝者的体动幅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的体动信号(S1)进行检测的体动信号检测部(20、33)。还设置判断部(44),该判断部(44)在当体动信号(S1)的振幅超过体动阈值(V1)的状态持续了上床体动判断时间(t1)以上时判断为上床的第一上床判断条件、以及当活体信息信号(S2)的振幅超过活体信息阈值(V2)的状态持续了上床活体信息判断时间(t2)以上时判断为上床的第二上床判断条件中的至少任一判断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判断为就寝者已上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判断就寝者的睡眠状态的睡眠判断装置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开发出一种检测就寝者上下床情况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的示例中,将由就寝者的动作所引起的空气压力变动转换为电信号,从所述电信号中将体动信号和除此之外的活体信息信号分开。并且,以体动信号的输入作为触发条件,在经过了规定期间待机以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有没有活体信息信号输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4 - 1598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然而,在上述文献的示例中,因为将体动信号的输入作为判断的触发条件,所以在例如就寝者悄然上床的情况下就无法检测到该触发条件,而有可能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专利技术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在就寝者悄然上床等的情况下也能正确地对上床等情况进行判断。—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为了解 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以睡眠判断装置为对象,其特征在于:该睡眠判断装置包括活体信号检测部41、体动信号检测部20、33以及判断部44 ;该活体信号检测部41对振幅根据就寝者的活体活动发生变化的活体信息信号S2进行检测;该体动信号检测部20、33对振幅根据所述就寝者的体动幅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的体动信号SI进行检测;该判断部44在当所述体动信号SI的振幅超过体动阈值Vl的状态持续了上床体动判断时间tl以上时成立的第一上床判断条件、以及当所述活体信息信号S2的振幅超过活体信息阈值V2的状态持续了上床活体信息判断时间t2以上时成立的第二上床判断条件中的至少任一判断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就寝者已上床。在该结构下,当两个上床判断条件中的任一条件成立时就判断为已上床。例如,在上床时就寝者的体动较大的情况下,若第一上床判断条件成立就检测出就寝者已上床。另一方面,即使在就寝者悄然上床而第一上床判断条件不成立的情况(即体动较小的情况)下,若就寝者上床则第二上床判断条件就会成立,从而能够检测出就寝者已上床。还有,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睡眠判断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部44以所述活体信息信号S2的振幅低于所述活体信息阈值V2作为触发条件来对所述就寝者的下床情况进行判断,该判断部44在当所述活体信息信号S2的振幅低于所述活体信息阈值V2的状态持续了下床活体信息判断时间t3以上且在所述触发条件即将成立之前所述体动信号SI的振幅超过体动阈值Vl的状态持续了下床体动判断时间t4以上时成立的第一下床判断条件、以及在所述触发条件成立之后的检测期间t5中所述活体信息信号S2的振幅低于所述活体信息阈值V2的时间的累积时间在累积判断时间t6以上时成立的第二下床判断条件中的至少任一判断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就寝者已下床。在该结构下,当两个下床判断条件中的任一条件成立时就判断为已下床。具体而言,以活体信息信号S2的振幅低于活体信息阈值V2作为触发条件,判断部44对所述就寝者的下床情况进行判断。例如,当在所述触发条件成立之后的检测期间t5中所述活体信息信号S2的振幅低于所述活体信息阈值V2的时间的累积时间在累积判断时间t6以上时第二下床判断条件就会成立。该第二下床判断条件即便在体动较小的情况(即,就寝者已悄然下床的情况)下也能成立。还有,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睡眠判断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体信息信号S2是表示所述就寝者的呼吸或者心跳的信号。在该结构下,能够以就寝者的呼吸或心跳的振幅作为触发条件来对上床或者下床的情况进行判断。还有,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睡眠判断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床活体信息判断时间t3和所述下床体动判断时间t4分别为2分钟。在该结构下,将下床活体信息判断时间t3和下床体动判断时间t4分别设定为2分钟,总共用4分钟就能对下床的情况进行判断。 还有,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睡眠判断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期间t5为15分钟,所述累积判断时间t6为12分钟。在该结构下,将检测期间t5设定为15分钟,将累积判断时间t6设定为12分钟,从而用15分钟就能够对下床的情况进行判断。还有,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睡眠判断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床体动判断时间tl为2分钟,所述上床活体信息判断时间t2为10分钟。在该结构下,将上床体动判断时间tl设定为2分钟,将上床活体信息判断时间t2设定为10分钟,当体动较大时用2分钟就能进行上床判断,而当体动较小时用10分钟就能完成上床判断。一专利技术的效果一根据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在就寝者已悄然上床时也能正确地进行上床判断。还有,根据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在就寝者已悄然下床时也能正确地进行下床判断。还有,根据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能够收到与上述各个方面的专利技术相同的效果。还有,根据第四、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能分别更可靠且迅速地对下床的情况进行判断。还有,根据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能更可靠且迅速地对上床的情况进行判断。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上下床判断装置的结构略图。图2是说明上下床判断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路单元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4中,㈧是说明在对上床情况进行判断时体动信号与上床体动判断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时序图,(B)是说明心跳信号与上床活体信息判断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时序图。图5是说明在判断第一下床判断条件是否成立时的体动信号、心跳信号、下床活体信息判断时间以及下床体动判断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时序图。图6是说明在判断第二下床判断条件是否成立时的体动信号、心跳信号、检测期间以及累积判断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时序图。图7是说明上下床判断装置对就寝者上床的情况进行判断的判断动作的流程图。图8是说明在判断第一下床判断条件是否成立时的动作情况(第一下床判断动作)的流程图。图9是说明在判断第二下床判断条件是否成立时的动作情况(第二下床判断动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并没有意图对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对象或它的用途的范围加以限制。(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睡眠判断装置的实施方式,以对就寝者下床和上床的情况进行判断的上下床判断装置为例加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上下床判断装置应用于空调系统中,上床及下床的判断结果用作例如用以控制空调系统的信息。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上下床判断装置10的结构略图。还有,图2是说明上下床判断装置10的使用状态的图。如图1所示,上下床判断装置10包括感压单元20和主体单元30。此外,在图1和图2中未图示出利用上下床判断装置10的判断结果的空调系统。<感压单元20>感压单元20将就寝者产生的体动传递给主体单元30。在该示例中,感压单元20包括感压部21和压力传递部22。感压部21由一端封闭而另一端敞口的中空状细长管构成。感压部21设置在寝室5中的床等寝具6内(参照图2)。还有,压力传递部22由两端敞口的中空状细长管构成。该压力传递部22的直径小于感压部21的直径。压力传递部22的一端与感压部21的开口部23连接,该压力传递部22的另一端与主体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6 JP 2010-2082021.一种睡眠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睡眠判断装置包括: 活体信号检测部(41),其对振幅根据就寝者的活体活动发生变化的活体信息信号(S2)进行检测, 体动信号检测部(20、33),其对振幅根据所述就寝者的体动幅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的体动信号(SI)进行检测,以及 判断部(44),其在当所述体动信号(SI)的振幅超过体动阈值(Vl)的状态持续了上床体动判断时间(tl)以上时成立的第一上床判断条件、以及当所述活体信息信号(S2)的振幅超过活体信息阈值(V2)的状态持续了上床活体信息判断时间(t2)以上时成立的第二上床判断条件中的至少任一判断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就寝者已上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部(44)以所述活体信息信号(S2)的振幅低于所述活体信息阈值(V2)作为触发条件来对所述就寝者的下床情况进行判断, 该判断部(44)在当所述活体信息信号(S2)的振幅低于所述活体信息阈值(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樋江井武彦重森和久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