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697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0:46
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包括:于一本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于所述容置空间旁侧设有一连通的弧形导槽,一夹片于中段形成一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容置空间内的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周侧设有一入线开口以及一能与外部组件相互插接导通的导接部,于所述容置部上设有一朝向弧形导槽延伸的结合部,一弹片于中段设有一容置于所述弧形导槽内的弧形弯曲部,所述弹片的一端设有一能与所述结合部简易扣合的被结合部,所述弹片的另一端弯延形成一朝向所述容置部斜向延伸的抵触端,所述本体设有一配合所述结合部能稳定扣定所述被结合部的定位部,藉此能有效缩短弹片总长度及降低其结构复杂性,达到节省材料及制造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化、组装便利、成本低廉的接线端子结构。
技术介绍
在应用集成电路板P C B的电连接器中,插接式联结器应用非常广泛,为适应大功率传输所需电流量的提高,市面上对于各种能在大电流环境下工作的新型电连接器的需求亦随之提升。目前较常见的大电流容量链接器,有如:中国专利第CN101595603A号「电接线端子」专利技术专利案,其主要是于一绝缘外壳的内部,分别以一导电特性佳的金属件及一弹性稳定度佳的端子簧组合形成一适合稳固连接传输大电流的传输线路;所述金属件于一连接片的二旁侧分别弯折形成一扣紧臂与一接触臂,于所述接触臂的二端部分别延伸一插头部份及一固定段,所述扣紧臂上于对应插头部份的反侧延伸一固定段,于所述固定段上设有一锁定凸部,且于固定段二旁侧设有止挡;所述端子簧则于中段设有一弯曲的拱背,所述拱背的一边侧先行以一外凸的扣紧段末对应扣制于所述金属件的固定段,为了能稳固地将其扣结在金属件上,更延伸形成一支承臂,于所述支承臂内设有镂空的空隙,再以所述空隙套扣在所述金属件的固定段,于所述扣紧段上具有一孔,所述端子簧额另一边侧形成一夹紧臂,所述夹紧臂的末端延伸通过所述支承臂的空隙,对应地将所述端末抵触于接触臂的内面;上述组件于组装时,是端子簧以其空隙套合于所述金属件的固定段,并以端子簧的扣紧段伸嵌入金属件的固定段与止挡之间,利用所述锁定凸部嵌入对应的孔内,使所述端子簧能与金属件稳固结合,以其夹紧臂的端部延伸抵触于所述接触臂。此种结构于实际应用时,绝缘外壳于对应该端子簧的空隙部位分别设有一导体引入孔及一较上方的操作孔,导体引入孔能供一电导体伸入,并向上推移所述夹紧臂,使所述夹紧臂的端部能斜向抵触与所述电导体,形成一阻止所述电导体反向拉出的夹持定位,使所述电导体保持与金属件的接触臂呈紧密接触的导通状态,所述插头部份能与一外部相对的导电插孔相结合,以供进行插接导电的操作;当操作工具(如:起子)由操作孔伸入,能推移所述夹紧臂,使其端部脱离所述电导体,使所述电导体得以受力被反向拉出所述导体引入孔,使所述电导体与金属件相分离。然而,上述结构其于应用上有下列缺点:1.由于端子簧和金属件结合的形状与结构复杂,致使其开发与加工成本较高,影响产品的价格竞争力。2.由于端子簧需同时以支承臂的端部以及扣紧段,固定于金属件上来达成组合,夹紧臂又需与支承臂的空隙相交错,因此端子簧的整体长度较长,需使用及切除大量的金属材料才能制成,造成整体制造成本无法有效降低。3.由于端子簧的支承臂具有大量镂空的空隙部位,致使其于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极不符合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其具有简化的结构,组装极为便利,能有效降低开发及组装成本。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其各组成组件的加工简单,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多的废料,能有效减少整体加工及材料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包括:一本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于所述容置空间旁侧设有一连通的弧形导槽及一挡止凸块;一夹片,中段具有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于容置部周侧分别设有一入线开口以及一能与外部组件相互插接导通的导接部,于所述容置部上设有一朝向弧形导槽延伸的结合部;一弹片,于中段设有一弧形弯曲部,所述弧形弯曲部容置于所述本体的弧形导槽内,于所述弧形弯曲部的其中一端侧设有一被结合部,所述被结合部能与所述夹片的结合部相扣结,配合所述挡止凸块的嵌制作用,使所述夹片与弹片之间形成一无法脱离且稳固之结合,所述弧形弯曲部的另一端侧设有一抵触端,所述抵触端于弹片组合在本体上时,能由夹片的入线开口侧朝向容置部斜向延伸。依上述结构,其中所述结合部能形成为一钩部,于所述钩部上设有一镂空部位的容置槽穴,所述被结合部具有向二旁侧凸伸的凸抵部,利用所述凸抵部伸入反扣在所述容置槽穴的二侧内,使其受所述钩部的钩持不易脱离。依上述结构,其中所述弹片的弧形弯曲部与二凸抵部之间设有宽度小于所述容置槽穴的凹缩部,在所述容置槽穴对应所述凹缩部通过的部位,设有一支撑部,提供限制所述被结合部顺时针松动的嵌制力。依上述结构,其中所述挡止凸块更设有一对应所述被结合部末端设的定位部,使所述被结合部末端在此受到钩部及定位部的双向夹合,形成一稳定且不易松动的组合状态,藉以改善传统需由长支承臂上下扣合才能达到稳固扣合的缺失者。依上述结构,其中所述弧形导槽形成于一中间凸块以及一设于所述中间凸块外周侧的侧部之间。依上述结构,其中所述中间凸块具有至少局部弧形外缘,所述侧部具有至少局部弧形内缘对应于所述中间凸块的弧形外缘。依上述结构,其中所述本体上设有一能容置所述导接部的槽道以及一对应于所述入线开口的入线穿孔。依上述结构,其中所述弹片于弧形弯曲部与抵触端之间设有一斜向弹性侧,所述本体上设有一于对应所述斜向弹性侧中段的推拨穿孔。依上述结构,其中所述本体内于容置空间与弧形导槽之间设有一定位部,所述夹片于容置部与结合部之间设有一能与所述定位部相结合的被定位部。依上述结构,其中所述导接部为一具有插孔的弹性夹套部。 依上述结构,其中所述本体由一绝缘壳座与一绝缘壳盖相对结合而成。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其具有简化的结构,组装极为便利,能有效降低开发及组装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各组成组件的加工简单,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多的废料,能有效减少整体加工及材料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构造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部份组合示意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部份组合示意图(二)。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组合剖面及导线插入后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以工具插入以使导线松脱的动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是本体11是绝缘壳座12是绝缘壳盖13是容置空间131是入线穿孔132是槽道133是开口134是推拨穿孔14是侧部141是 弧形内缘15是中间凸块151是弧形外缘16是弧形导槽17是挡止凸块171是定位部2是夹片21是容置部211是入线开口212是导滑边缘22是导接部221是插孔222是弹性夹套部24是结合部241是钩部242是容置槽穴243是支撑部3是弹片31是弧形弯曲部32是被结合部321是凸抵部322是凹缩部33是斜向弹性侧331是抵触端4是导线41是导体部位5是工具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包括:本体1、夹片2及弹片3等部份,其中本体I由一绝缘壳座11与一绝缘壳盖12相对结合而成,于绝缘壳座11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13,于容置空间13旁侧分别设有对外连通的一入线穿孔131、一槽道132,以及一具有弧形内缘141的侧部14,槽道132以一开口 133对外连通,另于侧部14与容置空间13之间设有一挡止凸块17,挡止凸块17于朝向侧部14的一侧凹陷有一定位部171,于侧部14与入线穿孔131之间则另设有一对外连通的推拨穿孔134,绝缘壳盖12上对应于侧部14内的部位设有一中间凸块15,于中间凸块15上设有一弧形外缘151对应于弧形内缘141,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一本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于所述容置空间旁侧设有一连通的弧形导槽及一挡止凸块;一夹片,中段具有一容置部,是容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于容置部周侧分别设有一入线开口以及一能与外部组件相互插接导通的导接部,另于所述容置部上设有一朝向弧形导槽延伸的结合部;一弹片,于中段设有一弧形弯曲部,所述弧形弯曲部容置于所述本体的弧形导槽内,于所述弧形弯曲部其中一端侧设有一被结合部,所述被结合部能与所述夹片的结合部相扣结,配合所述挡止凸块的嵌制作用,使所述夹片与弹片之间形成一无法脱离稳固的结合,所述弧形弯曲部的另一端侧设有一抵触端,所述抵触端于弹片组合在本体上时,能由夹片的入线开口侧朝向容置部斜向延伸,令其长度恰能使所述抵触端维持在导滑边缘以内的容置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一本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于所述容置空间旁侧设有一连通的弧形导槽及一挡止凸块; 一夹片,中段具有一容置部,是容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于容置部周侧分别设有一入线开口以及一能与外部组件相互插接导通的导接部,另于所述容置部上设有一朝向弧形导槽延伸的结合部; 一弹片,于中段设有一弧形弯曲部,所述弧形弯曲部容置于所述本体的弧形导槽内,于所述弧形弯曲部其中一端侧设有一被结合部,所述被结合部能与所述夹片的结合部相扣结,配合所述挡止凸块的嵌制作用,使所述夹片与弹片之间形成一无法脱离稳固的结合,所述弧形弯曲部的另一端侧设有一抵触端,所述抵触端于弹片组合在本体上时,能由夹片的入线开口侧朝向容置部斜向延伸,令其长度恰能使所述抵触端维持在导滑边缘以内的容置部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结合部能形成为一钩部,于所述钩部上设有一镂空的容置槽穴,所述被结合部具有向二旁侧凸伸的凸抵部,利用所述凸抵部伸入反扣在所述容置槽穴的二侧,使其受所述钩部所述钩持不易脱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挡止凸块设有一对应所述被结合部末端的定位部,使所述被结合部末端在此受到钩部及定位部的双向夹合,形成一稳定不易松动的组合状态。4.如权利要求2所述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弹片的弧形弯曲部与二凸抵部之间设有宽度小于所述容置槽穴的凹缩部,在所述容置槽穴对应该凹缩部通过的部位,设有一支撑部。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导槽形成于一中间凸块 以及一设于所述中间凸块外周侧的侧部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插接式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中间凸块具有至少局部弧形外缘,所述侧部具有至少局部弧形内缘对应于所述中间凸块的弧形外缘。7.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铭鸿吴智远
申请(专利权)人: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