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式漏电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6970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0:46
提供一种插头式漏电断路器,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机芯组件、脱扣机构、复位机构、测试机构,以及输入端和连接输出电源线的输出接线端;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输入端包括与弹性动触头臂连接的一对输入插座片和地线输入端,所述输出接线端包括一对静触头臂和地线接线端,所述地线输入端与所述地线接线端连接;所述脱扣机构置于所述弹性动触头臂的下方;其中,所述输出接线端上与输出电源线连接的尾部设置有卡接电源线的芯线并将其紧固的端子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端子尾可用自动端子机将电源线的芯线压紧固定起来,使输出接线端与电源线可靠地连接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源插头。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生产中,已经发现现有的普通插头及漏电保护插头的输出端与电源线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焊接或螺钉固定等方式。焊接时,烙铁的高温容易使助焊剂受热气化,导致车间烟雾较重,极大的污染了环境并对人身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则严重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间接的对能源造成了浪费。因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接线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漏电保护插头,其输出端采用独特的结构以实现与电源线的简便可靠的接线方式。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插头式漏电断路器,其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机芯组件、脱扣机构、复位机构、测试机构,以及输入端和连接输出电源线的输出接线端;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输入端包括与弹性动触头臂连接的一对输入插座片和地线输入端,所述输出接线端包括一对静触头臂和地线接线端,所述地线输入端与所述地线接线端连接;所述脱扣机构置于所述弹性动触头臂的下方;其中,所述输出接线端上与输出电源线连接的尾部设置有卡接电源线的芯线并将其紧固的端子尾。优选地,所述端子尾在卡接电源线的芯线之后通过自动端子机压紧固定芯线。可选地,所述端子尾可为U型或V型,以便于将芯线卡入其中并通过自动端子机使端子尾变形以实现对芯线的夹紧固定。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输出接线端上还设置有能够压入到所述底座上相应的装配口中的装配脚,其与所述端子尾间隔开并从所述输出接线端凸伸出。优选地,所述装配脚沿与所述端子尾相同的延伸方向凸伸出。进一步地,所述装配脚可为一个或多个。并且优选地,所述装配脚上可设置有倒刺,以增强与所述装配口的配合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动触头臂可由输入端压板固定。同样,所述静触头臂可由线圈架压块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地线输入端被设置为柱形并在其一端纵向延伸有凸柱,所述地线接线端上设有通孔供所述凸柱穿过。由此可见,在本专利技术中,输出接线端的尾部被设置为“端子尾”,此“端子尾”可用自动端子机将电源线的芯线压紧固定起来,使输出接线端与电源线可靠的连接在一起。相对于焊接和用螺钉固定的方式,这种用自动端子机压线的方式的将效率提高了尽十倍,有效地减少了人工成本并提高了产品质量。此外,通过设置“装配脚”并在装配脚上设有“倒刺”,装配时,工人只需将装配脚压入到底座上相应的装配口中即可,安装过程非常简单方便。并且,在后续的装配过程中,此输出接线端还可由线圈架上的压块将其可靠的固定在产品内。因而,采用这种新型结构及装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晰完整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及其优点,现在结合附图参考以下描述,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头式漏电断路器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插头式漏电断路器的分解图;图3为类似于图2的分解图,其中输入端和输出接线端均被固定在底座上;图4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输出接线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a所示输出接线端与电源线连接并将其固定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图4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插头式漏电断路器。首先结合图1和图2,该漏电断路器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机芯组件3、脱扣器8、复位机构302、测试机构303,所述壳体包括上盖I和底座10,并在复位机构302、测试机构303与上盖I之间还设有防水帽2。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端包括与一对带动触头603的弹性动触头臂601连接的一对输入插座片602和地线输入端11,输出接线端包括一对带静触头405的静触头臂401和地线接线端9,其中所述地线输入端11与所述地线接线端9连接。最佳如图2所示,地线输入端11可被设置为柱形并在其一端纵向延伸有凸柱111,在所述地线接线端9上对应地设有通孔903供所述凸柱111穿过,由此形成两者的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扣器8的提臂置于所述弹性动触头臂601的下方。应该理解的是,对于插座式漏电断路器的复位、测试以及脱扣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熟知,并且本专利技术侧重于对输出接线端的改进,因而相关的上述功能本文不再赘述。下面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输出接线端的结构。参见图2并结合图4a和图4b,所示输出接线端的静触头臂401上与输出电源线连接的尾部设置有卡接电源线5的芯线并将其紧固的端子尾402。在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该端子尾402被优选设计为U型。静触头臂401上还设置有能够压入到所述底座10上相应的装配口 101中的装配脚403,其与所述端子尾402间隔开并从静触头臂401上凸伸出。该装配脚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优选设置两个。当只设置一个时,其可从静触头臂的中心位置垂直凸伸出。出于对便于制造的考虑,可将端子尾402和装配脚403与静触头臂401 —体冲压形成,并沿相同或不同的方向弯折形成端子尾402和装配脚403,优选将两者沿相同的方向弯折,形成如图所示的构造。为了增强装配脚403与底座10上装配口 101之间的配合,还可在装配脚403上形成倒刺404。地线接线端9也可具有相似的构造,即具有端子尾901和装配脚902,如图2所示,这里不再详述。图2和图3还示出了设置于壳体内的输入端压板7和线圈架压块301,在图3中,输入端压板7已安装并压靠在动触头臂上,线圈架压块301可在后续的装配过程中压靠在静触头臂401上以将其可靠固定。在这里,输出接线端已与输出电源线的芯线连接固定,具体可参见图4b,可通过自动端子机使端子尾402弯折变形来将芯线卡紧固定于其中,由此快速可靠地实现了漏电断路器与电源线的连接,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作各种变化和改进,但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所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头式漏电断路器,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机芯组件、脱扣机构、复位机构、测试机构,以及输入端和连接输出电源线的输出接线端;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输入端包括与弹性动触头臂连接的一对输入插座片和地线输入端,所述输出接线端包括一对静触头臂和地线接线端,所述地线输入端与所述地线接线端连接;所述脱扣机构置于所述弹性动触头臂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接线端上与输出电源线连接的尾部设置有卡接电源线的芯线并将其紧固的端子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式漏电断路器,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机芯组件、脱扣机构、复位机构、测试机构,以及输入端和连接输出电源线的输出接线端;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输入端包括与弹性动触头臂连接的一对输入插座片和地线输入端,所述输出接线端包括一对静触头臂和地线接线端,所述地线输入端与所述地线接线端连接;所述脱扣机构置于所述弹性动触头臂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接线端上与输出电源线连接的尾部设置有卡接电源线的芯线并将其紧固的端子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式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尾为U型或V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式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接线端上还设置有能够压入到所述底座上相应的装配口中的装配脚,其与所述端子尾间隔开并从所述输出接线端凸伸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明林飞李成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益而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