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447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包括灯座和设置于其内的远光灯、近光灯、日间行车灯和转向灯,所述灯座设置有散热通孔。所述远光灯包括第一发光体、安装基板和第一散热部件,所述第一发光体、第一散热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散热部件包括散热型材和散热扇,所述散热型材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安装基板相连接安装,所述散热扇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汽车前大灯散热良好、符合国家车灯灯具配光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灯饰领域,特别是涉及汽车前大灯
技术介绍
高功率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其散热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有市场上应用LED照明的汽车前大灯,由于高功率LED的散热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故都只是局部应用,只是用于日间行车灯或者转向灯中。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散热良好、符合国家车灯灯具配光要求的汽车前大灯。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前大灯,包括灯座和设置于其内的远光灯、近光灯、日间行车灯和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设置有散热通孔。所述远光灯包括第一发光体、安装基板和第一散热部件,所述第一发光体、第一散热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散热部件包括散热型材和散热扇,所述散热型材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安装基板相连接安装,所述散热扇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上。进一步地,所述远光灯还包括反光杯和远光灯透镜,所述反光杯设置数个远光灯透镜孔,所述反光杯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上,所述远光灯透镜孔与所述第一发光体相对应,所述远光灯透镜与所述远光灯透镜孔相配合安装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近光灯包括第二发光体、第二散热部件、近光灯支架,近光灯滤光片和近光灯透镜,所述近光灯支架设置有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和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之间,所述第二发光体与第二散热部件相安装连接,所述近光灯透镜、近光灯滤光片、第二散热部件分别相应地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和第一安装座上。进一步地,所述近光灯还包括近光灯反射碗,所述近光灯反射碗与所述近光灯支架相连接安装,所述近光灯反射碗与所述第二发光体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体、第二发光体、日间行车灯和转向灯均为LED。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的汽车前大灯中的远光灯、近光灯日间行车灯和转向灯的光源均选用LED光源,集主动散热与被动散热于一体。其中近光灯、远光灯中均设置有散热部件,散热部件包括散热型材和散热扇,LED发出的热量一部分通过散热型材以热辐射的形式散发出去,绝大部分的热量通过散热扇的运转以与空气对流的方式散发出去,很好地解决了 LED作为汽车光源的散热困难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前大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前大灯的结构爆炸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远光灯的结构爆炸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散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近光灯的结构分解视图;10、灯座,20、远光灯,210、第一发光体,220、安装基板,230、第一散热部件,231、散热型材,232、散热扇,240、远光灯透镜,250、反光杯,30、近光灯,310、第二发光体,320、第二散热部件,330、近光灯支架,340、近光灯透镜,350、近光灯滤光片,360、近光灯反射碗,40、日间行车灯,50、转向灯。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5所示汽车前大灯,包括灯座10和设置于其内的远光灯20、近光灯30、日间行车灯40和转向灯50,灯座10设置有散热通孔。远光灯20包括第一发光体210、安装基板220和第一散热部件230,第一发光体210、第一散热部件230分别设置于安装基板220的两侧,第一散热部件230包括散热型材231和散热扇232,散热型材23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安装基板220相连接安装,散热扇232设置于第二端上。散热扇232将汽车前大灯内热空气通过散热通透排出,同时将新鲜冷空气吸进来以进行散热。其中,远光灯20还包括反光杯250和远光灯透镜240,反光杯250设置数个远光灯透镜孔,反光杯250设置于安装基板220上,远光灯透镜孔与第一发光体210相对应,远光灯透镜240与远光灯透镜孔相配合安装连接。LED发出的光通过配光技术设计的远光灯透镜240及反光杯250,经投射到达照射区域,达到国家车灯灯具的配光要求。再者,近光灯30包括第二发光体310、第二散热部件320、近光灯支架330,近光灯滤光片350和近光灯透镜340,第二散热部件320具有和第一散热部件230相同的部件和结构。近光灯支架330设置有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和第三安装座,第二安装座设置于第三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之间,第二发光体310与第二散热部件320相安装连接,近光灯透镜340、近光灯滤光片350、第二散热部件320分别相应地安装于第三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和第一安装座上。近光灯30还包括近光灯反射碗360,近光灯反射碗360与近光灯支架330相连接安装,近光灯反射碗360与第二发光体310相对应。第一发光体210、第二发光体310、日间行车灯40和转向灯50均为LED。由于远光灯20和近光灯30均采用了散热部件进行散热,使得本专利技术汽车前大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故本汽车前大灯的光源可全部采用LED光源。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汽车前大灯中的远光灯20、近光灯30、日间行车灯40和转向灯50的光源均选用LED光源,集主动散热与被动散热于一体。其中近光灯30、远光灯20中均设置有散热部件,散热部件包括散热型材和散热扇,LED发出的热量一部分通过散热型材以热辐射的形式散发出去,绝大部分的热量通过散热扇的运转以与空气对流的方式散发出去,很好地解决了 LED作为汽车光源的散热困难问题。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大灯,包括灯座和设置于其内的远光灯、近光灯、日间行车灯和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设置有散热通孔;所述远光灯包括第一发光体、安装基板和第一散热部件,所述第一发光体、第一散热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散热部件包括散热型材和散热扇,所述散热型材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安装基板相连接安装,所述散热扇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大灯,包括灯座和设置于其内的远光灯、近光灯、日间行车灯和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设置有散热通孔; 所述远光灯包括第一发光体、安装基板和第一散热部件,所述第一发光体、第一散热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散热部件包括散热型材和散热扇,所述散热型材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安装基板相连接安装,所述散热扇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光灯还包括反光杯和远光灯透镜,所述反光杯设置数个远光灯透镜孔,所述反光杯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上,所述远光灯透镜孔与所述第一发光体相对应,所述远光灯透镜与所述远光灯透镜孔相配合安装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弘毅李柏林彭超薄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