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细胞生长及生物过程效率的ε-聚赖氨酸补料分批发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3170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细胞生长及生物过程效率的ε-聚赖氨酸补料分批发酵方法。它是用ε-聚赖氨酸产生菌用其发酵培养基对其进行发酵培养,当培养体系的pH值下降至3.6~4.1之间时,按照每小时每升发酵培养基中补加0.025g~0.5g酵母粉或其他有机氮源至培养体系中直至发酵结束,同时自pH降至3.6~4.1之间开始,用氨水控制培养体系的pH维持在3.6~4.1之间直至发酵结束,并补加灭过菌的含葡萄糖和硫酸铵的补料培养基,维持培养体系的葡萄糖为5~30g/L直至发酵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细胞较快的进入ε-聚赖氨酸合成阶段,避免了细胞进入合成阶段前细胞活性的损失,延长了细胞合成ε-聚赖氨酸的时间,从而显著提高细胞ε-聚赖氨酸合成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之一。不可否认食品中添加的各种防腐剂对食品防腐保鲜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可以说现代食品工业离不开防腐剂,但传统使用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对人体有一定潜在危害,如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具有致癌性,常用的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也有一定毒性,为提高食品的安生性,使用天然、安全、绿色防腐剂代替传统化学合成防腐剂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和提高食品安全的必然选择。ε-聚赖氨酸是链霉菌(Streptomyces)生物合成的胞外次级代谢产物,通常由25-35个L-赖氨酸残基组成的,通过α-ε酰胺键连接,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丝状真菌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病毒也有一定抑制作用。ε -聚赖氨酸具有对人体安全无毒、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因此,ε -聚赖氨酸是替代传统化学合成防腐剂的理想选择,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美国FDA批准了 ε-聚赖氨酸的GRAS (认为安全)地位。目前,ε_聚赖氨酸已经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作为食品防腐剂得到应用。ε -聚赖氨酸作为食品防腐剂有诸多的优势,因此在食品工业中有极大的潜在需求。目前,微生物发酵法是生产ε-聚赖氨酸的惟一方法,但其发酵过程中存在一个显著制约因素,即液体深层发酵时ΡΗ4.0或以下是ε -聚赖氨酸生物合成所必须的条件,但低pH不利于细胞生长,因此,通常培养条件下难以获得高细胞密度,这不利于提高发酵产率,针对这些状况,研究人员提出了两阶段PH控制发酵工艺,即当发酵过程pH下降至5.0时,将pH控制在5.0 一段时间,以利于细胞生长,为阶段I ;然后让其pH自然下降,降至4.0时,控制pH在4.0以利ε-聚赖氨酸合成,为阶段2。两阶段pH控制ε -聚赖氨酸发酵可参见附图1,该工艺已广泛应用于ε-聚赖氨酸的工业发酵。但该工艺在阶段I及先前生长细胞由于PH过高细胞不能合成ε -聚赖氨酸,而在人为延长的阶段I细胞活性可能损失,这会影响细胞ε -聚赖氨酸合成能力,此外,由于合成阶段pH较低,细胞密度仍然难以根本提高,基于这些不足,研发更有效的发酵工艺,尤其是提高细胞生长和细胞活性的发酵工艺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细胞生长及生物过程效率的ε -聚赖氨酸补料分批发酵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增强细胞生长及生物 过程效率的ε -聚赖氨酸补料分批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ε -聚赖氨酸产生菌用其发酵培养基对其进行发酵培养,当培养体系的pH值下降至3.6^4.1之间时,按照每小时每升发酵培养基中补加0.025g、.5g酵母粉或其他有机氮源至培养体系中直至发酵结束,同时自PH降至3.6^4.1之间开始,用氨水控制培养体系的PH维持在3.6^4.1之间直至发酵结束,并补加灭过菌的含葡萄糖和硫酸铵的补料培养基,维持培养体系的葡萄糖为5 30g/L直至发酵结束。所述的补料培养基优选每升含有800g葡萄糖和IOOg硫酸铵,余量为水。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当培养体系的pH值下降的pH值为3.9,所述的自pH值降至是降至3.9开始,用氨水控制培养体系的pH维持在3.9直至发酵结束,所述的并补加灭过菌的含葡萄糖和硫酸铵的补料培养基,维持培养体系的葡萄糖为5 30g/L直至发酵结束是自当培养体系的葡萄糖低于10g/L时,自动补加灭过菌的含葡萄糖和硫酸铵的补料培养基,维持培养体系的葡萄糖为10g/L直至发酵结束。所述的ε -聚赖氨酸产生菌指的是能够产生ε -聚赖氨酸的链霉菌,使用的发酵培养基是ε -聚赖氨酸产生菌的发酵培养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领域的常规知识去选择ε-聚赖氨酸产生菌以及与其相配套的发酵培养基,所述的ε-聚赖氨酸产生菌优选为不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str_8。 所述的其他氮源优选为豆饼粉或王米浆等。所述的氨水优选为10% (w/w)的氨水。本专利技术的增强细胞生长及生物过程效率的ε -聚赖氨酸补料分批发酵方法通过补加酵母粉以提高细胞生长和活性,使细胞持续生长、显著提高细胞密度、增强细胞活性,由于发酵过程细胞生长及ε -聚赖氨酸生物合成利用大量葡萄糖,因此在发酵过程中补加葡萄糖和硫酸铵,使ε-聚赖氨酸产生菌能持续的合成ε-聚赖氨酸。与现有技术的两阶段PH控制发酵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细胞较快的进入ε-聚赖氨酸合成阶段,避免了细胞进入合成阶段前细胞活性的损失,延长了细胞合成ε-聚赖氨酸的时间,从而显著提高细胞ε-聚赖氨酸合成能力,克服了两阶段PH控制发酵的不足,使得ε -聚赖氨酸产率显著提高,该发酵方法具有适用广泛,易于操作的特征。附图说明:图1是ε -聚赖氨酸补料分批发酵两阶段pH控制示意图I表示pH控制阶段I,pH为5.0 ; II表示pH控制阶段2,pH为3.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增强细胞生长及生物过程效率的ε -聚赖氨酸补料分批发酵方法的一阶段PH控制结合酵母粉补加的示意图;YE表示酵母粉;I表示pH控制阶段,pH为3.9。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孢子制备将新鲜的ε -聚赖氨酸产生菌不吸水 链霉菌(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str-8(该菌于2011年6月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191,该菌种的保藏信息公开于专利号为:ZL201110152802.0,专利技术名称为:不吸水链霉菌Str_8及利用制备ε -聚赖氨酸及其盐的方法的专利中)斜面菌种多次划线接种于燕麦琼脂培养基(ISP3)中,30° C、倒置培养7天,以无菌水洗涤收集成熟的孢子,制备孢子悬浮液,作为接种物,通常情况下可获得孢子悬浮液浓度约5X108CFU/mL。燕麦琼脂培养基(ISP3)的制备:称取40g燕麦,经去离子水洗涤后置于IL装有800mL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加热煮沸lOmin,纱布过滤,弃渣,将15_20g琼脂置入过滤液中,加热充分溶解后定容至1L,121° C灭菌30min。2、种子培养将IOmL孢子悬浮液(约为5 X IO8孢子/mL)接种于装有500mL M3G培养基(IOOOmL摇瓶)中,温度30° C,转速150r/min,培养20h作为种子液。M3G 培养基成分(g/L):葡萄糖 30 ;酵母粉 5 ; (NH4) 2S047 ;FeS04.7Η200.03 ;MgSO4.7Η200.5 ;ZnSO4.7Η200.04 ;Κ2ΗΡ040.8 ;KH2PO41.36 ;ρΗ7.2。IX IO5Pa 灭菌 30min。3、发酵罐的补料分批发酵工艺 取150mL种子液接种于灭菌的2.85L M3G培养基中(5L发酵罐),温度为30° C,转速为300r/min,通气为lvvm,当发酵过程出现泡沫时,在线添加消泡剂自动消泡。发酵罐接种种子液后,当培养体系中的发酵培养基pH下降至约为3.9时,此时施以质量分数10%氨水在线控制培养体系的pH维持在3.9的水平至发酵终点,即一阶段pH控制;并在PH降至3.9时始持续流加灭菌的酵母粉溶液(200g/L)(按每小时每升发酵培养基中补加0.042g酵母粉的量添加)至发酵结束,以提高细胞生长和活性。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强细胞生长及生物过程效率的ε?聚赖氨酸补料分批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ε?聚赖氨酸产生菌用其发酵培养基对其进行发酵培养,当培养体系的pH值下降至3.6~4.1之间时,按照每小时每升发酵培养基中补加0.025g~0.5g酵母粉或其他有机氮源至培养体系中直至发酵结束,同时自pH降至3.6~4.1之间开始,用氨水控制培养体系的pH维持在3.6~4.1之间直至发酵结束,并补加灭过菌的含葡萄糖和硫酸铵的补料培养基,维持培养体系的葡萄糖为5~30g/L直至发酵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细胞生长及生物过程效率的ε-聚赖氨酸补料分批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ε -聚赖氨酸产生菌用其发酵培养基对其进行发酵培养,当培养体系的PH值下降至3.6^4.1之间时,按照每小时每升发酵培养基中补加0.025g^0.5g酵母粉或其他有机氮源至培养体系中直至发酵结束,同时自PH降至3.6^4.1之间开始,用氨水控制培养体系的PH维持在3.6^4.1之间直至发酵结束,并补加灭过菌的含葡萄糖和硫酸铵的补料培养基,维持培养体系的葡萄糖为5 30g/L直至发酵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细胞生长及生物过程效率的ε-聚赖氨酸补料分批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料培养基每升含有800g葡萄糖和IOOg硫酸铵,余量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细胞生长及生物过程效率的ε-聚赖氨酸补料分批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当培养体系的PH值下降的pH值为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平刘盛荣莫树平柏建玲王惠惠丘明泉张菊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