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挡风玻璃
,尤其涉及一种积水槽除雨除雾气挡风玻璃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挡风玻璃在雨天行驶时主要依靠雨刷除雨,但雨刷的工作面积有限,仅为局部扇形区域,使得驾驶员在雨天的视线存在死角,不便于驾驶员观察环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雨势较大时,雨刷工作速度过慢则不足以及时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而雨刷工作速度过快,雨刷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干扰了驾驶员的视线;另外现有的挡风玻璃功能和成本正在不断提高,除雨设备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对挡风玻璃的保护,雨刷直接接触和摩擦挡风玻璃,对于挡风玻璃有一定程度的损害。汽车在冬季使用空调时,由于内外温差的作用,挡风玻璃内侧容易产生雾气,现有的解决办法主要是加热挡风玻璃或贴防雾膜、以及使用防雾剂,加热挡风玻璃实现的技术难度较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挡风玻璃的温度也影响前排驾驶员和乘客的乘坐舒适度;防雾膜更换较为麻烦,防雾剂持效时间较短,且容易被擦拭除去,因此需要经常使用,增加了汽车的养护成本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积水槽除雨除雾气挡风玻璃系统,能够实现挡风玻璃的除雨除雾气功能,并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雨刷除雨和加热挡风玻璃、贴防雾膜、使用防雾剂除雾气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方案一积水槽除雨除雾气挡风玻璃系统,包括透明循环膜、除水头、下转轴、上转轴、积水槽,所述下转轴和所述上转轴位于所述透明循环膜内环侧并使所述透明循环膜保持张力,所述除水头位于所述透明循环膜外环侧且紧贴所述透明循环膜,所述积水槽位于所述透明循环膜底端下方,所述除水头位于所述积水槽内壁顶端;所述下转轴由同轴的 ...
【技术保护点】
积水槽除雨除雾气挡风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循环膜(1)、除水头(2)、下转轴(3)、上转轴(4)、积水槽(5),所述下转轴(3)和所述上转轴(4)位于所述透明循环膜(1)内环侧并使所述透明循环膜(1)保持张力,所述除水头(2)位于所述透明循环膜(1)外环侧且紧贴所述透明循环膜(1),所述积水槽(5)位于所述透明循环膜(1)底端下方,所述除水头(2)位于所述积水槽(5)内壁顶端;所述下转轴(3)由同轴的细下转轴(3?1)和粗下转轴(3?2)组成,所述细下转轴(3?1)位于所述粗下转轴(3?2)两侧;所述上转轴(4)由同轴的细上转轴(4?1)和粗上转轴(4?2)组成,所述细上转轴(4?1)位于所述粗上转轴(4?2)两侧;所述透明循环膜(1)由主膜(1?1)、侧膜(1?2)、边膜(1?3)三部分组成,所述主膜(1?1)包围所述粗下转轴(3?2)和所述粗上转轴(4?2),所述边膜(1?3)包围所述所述细下转轴(3?1)和所述细上转轴(4?1),所述侧膜(1?2)连接所述主膜(1?1)和所述边膜(1?3)。
【技术特征摘要】
1.积水槽除雨除雾气挡风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循环膜(I)、除水头(2)、下转轴(3)、上转轴(4)、积水槽(5),所述下转轴(3)和所述上转轴(4)位于所述透明循环膜(I)内环侧并使所述透明循环膜(I)保持张力,所述除水头(2)位于所述透明循环膜(I)外环侧且紧贴所述透明循环膜(I ),所述积水槽(5)位于所述透明循环膜(I)底端下方,所述除水头(2)位于所述积水槽(5)内壁顶端;所述下转轴(3)由同轴的细下转轴(3-1)和粗下转轴(3-2)组成,所述细下转轴(3-1)位于所述粗下转轴(3-2)两侧;所述上转轴(4)由同轴的细上转轴(4-1)和粗上转轴(4-2)组成,所述细上转轴(4-1)位于所述粗上转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