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及起重臂单节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073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及起重臂单节成型方法。其中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包括:包括底架(10)、分别位于底架(10)上的双耳板定位组件(20)、吊点板定位组件(30)以及上弦方管定位组件(40),双耳板定位组件(20)、吊点板定位组件(30)以及上弦方管定位组件(40)沿上弦方管(70)的长度方向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及起重臂单节成型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提高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塔式起重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图1至图3所示,目前,起重机起重臂包括上弦杆和双耳板50’,其中上弦杆包括上弦方管70’和吊点板60’。传统的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单节成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下料;(2)利用吊点工装对吊点板60’以及上弦方管70’进行第一次摆搭定位;(3)将定位好的吊点板60’和上弦方管70’与双耳板50’组合置于臂节整摆工装上进行第二次摆搭定位;(4)焊接吊点板60’、上弦方管70’以及双耳板50’ ;(5)利用上起重臂单节成型工装对接头进行摆搭定位;(6)焊接接头;以及(7)油漆。由上述步骤可知,传统的吊点工装只用于摆搭定位吊点板60’和上弦方管70’,而双耳板50’的摆搭定位需要在臂节整摆工装上进行,即在起重臂单节成型的方法中,吊点板60’、上弦方管70’以及双耳板50’的制作工艺流程需要经过两次摆搭定位才能对吊点板60’、上弦方管70’和双耳板50’进行焊接,同时两次摆搭定位过程中,吊点板60’和上弦方管70’的对中以及吊点板60’、上弦方管70’和双耳板50’的整体直线度都是由人工目测完成,误差较大,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提闻生广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提闻加工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包括底架、分别位于底架上的双耳板定位组件、吊点板定位组件以及上弦方管定位组件,双耳板定位组件、吊点板定位组件以及上弦方管定位组件沿上弦方管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地,底架具有第一定位孔;双耳板定位组件包括隔套以及第一定位销轴,隔套与第一定位孔同轴设置,隔套用于沿其轴向将双耳板的两个对置的耳板间隔开以定位两个对置的耳板,第一定位销轴穿设在隔套以及第一定位孔中。进一步地,双耳板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辅助定位套组件,第一辅助定位套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辅助定位套,多个第一辅助定位套分别具有直径不同的第一辅助定位孔,第一辅助定位套可拆卸地嵌设在第一定位孔中,以使不同直径的第一辅助定位孔与相应直径的第一定位销轴定位配合。进一步地,第一辅助定位套通过第一螺栓固定于底架上,第一辅助定位套具有用于嵌设在第一定位孔中的第一突出部;双耳板定位组件还包括套设在第一突出部外的第一垫板,第一垫板具有与第一螺栓相配合的第一螺栓孔。进一步地,底架具有第二定位孔;吊点板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销轴,第二定位销轴穿设在第二定位孔中,用于通过与吊点板的销轴孔配合而对吊点板进行定位。进一步地,吊点板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辅助定位套组件,第二辅助定位套组件包括多个第二辅助定位套,多个第二辅助定位套分别具有直径不同的第二辅助定位孔,第二辅助定位套可拆卸地嵌设在第二定位孔中,以使不同直径的第二辅助定位孔与相应直径的第二定位销轴定位配合。进一步地,第二辅助定位套通过第二螺栓固定于底架上,第二辅助定位套具有用于嵌设在第二定位孔中的第二突出部;吊点板定位组件还包括套设在第二突出部外的第二垫板,第二垫板具有与第二螺栓相配合的第二螺栓孔。进一步地,吊点板定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辅助定位套上以支撑吊点板的第三垫板。进一步地,上弦方管定位组件包括夹持部,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于底架上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具有用于放置和定位上弦方管的空隙。进一步地,第一夹持件为第一块状结构,第一块状结构的长度方向沿上弦方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夹持件为第二块状结构,第二块状结构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上弦方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夹持件靠近上弦方管的端面为斜面;每个夹持部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夹持件上以夹紧上弦方管的活动楔形夹紧块,活动楔形夹紧块的斜面与第二夹持件的斜面适应。进一步地,上弦方管定位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架上以支撑上弦方管的第四垫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臂单节成型方法,包括在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上焊接双耳板、吊点板以及上弦方管,其中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的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进一步地,在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上焊接双耳板、吊点板以及上弦方管包括将双耳板通过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的双耳板定位组件固定于焊接工装的底架上;将吊点板通过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的吊点板定位组件固定于焊接工装的底架上;将上弦方管通过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的上弦方管定位组件固定于焊接工装的底架上;以及对双耳板、吊点板以及上弦方管进行摆搭定位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底架上沿上弦方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双耳板定位组件、吊点板定位组件以及上弦方管定位组件,使双耳板、吊点板以及上弦方管的摆搭定位无需人工目测完成,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加工精度。此外,使双耳板、吊点板以及上弦方管的摆搭定位焊接通过一个工序完成,节约了加工时间,提高了上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起重臂臂节的局部主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右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的主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的俯视图;图6示出了根据图4的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的左视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双耳板定位组件与双耳板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吊点板定位组件与吊点板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上弦方管定位组件与上弦方管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起重臂单节成型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4至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包括底架10、分别位于底架10上的双耳板定位组件20、吊点板定位组件30以及上弦方管定位组件40,且双耳板定位组件20、吊点板定位组件30以及上弦方管定位组件40沿上弦方管70的长度方向设置,以保证吊点板60与上弦方管70的对中度以及吊点板60、上弦方管70以及双耳板50之间的直线度。本专利技术中,对中度是指吊点板60的中心面与上弦方管70的中心面在同一平面内;直线度是指焊后吊点板60的中心线、上弦方管70的中心线以及双耳板50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上弦杆包括上弦方管70以及吊点板60。结合参见图7,底架10具有第一定位孔,双耳板定位组件20包括隔套21以及第一定位销轴22,隔套21用于沿轴向将起重臂的双耳板5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耳板,即第一耳板51和第二耳板52间隔开以定位相对设置的第一耳板51和第二耳板52,第一定位销轴22穿设在同轴地隔套21以及第一定位孔中,用于将双耳板50定位在底架10上。由于第一定位孔的直径是固定的,而第一定位销轴22的外径尺寸会随着不同规格的双耳板50而变化,所以为了使不同规格的第一定位销轴22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0)、分别位于所述底架(10)上的双耳板定位组件(20)、吊点板定位组件(30)以及上弦方管定位组件(40),所述双耳板定位组件(20)、所述吊点板定位组件(30)以及所述上弦方管定位组件(40)沿上弦方管(70)的长度方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0)、分别位于所述底架(10)上的双耳板定位组件(20)、吊点板定位组件(30)以及上弦方管定位组件(40),所述双耳板定位组件(20)、所述吊点板定位组件(30)以及所述上弦方管定位组件(40)沿上弦方管(70)的长度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架(10)具有第一定位孔; 所述双耳板定位组件(20)包括隔套(21)以及第一定位销轴(22),所述隔套(21)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同轴设置,所述隔套(21)用于沿其轴向将双耳板(50)的两个对置的耳板间隔开以定位两个对置的所述耳板,所述第一定位销轴(22)穿设在所述隔套(21)以及所述第一定位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耳板定位组件(20)还包括第一辅助定位套组件,所述第一辅助定位套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辅助定位套(23),所述多个第一辅助定位套(23)分别具有直径不同的第一辅助定位孔,所述第一辅助定位套(23)可拆卸 地嵌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中,以使不同直径的所述第一辅助定位孔与相应直径的所述第一定位销轴(22)定位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辅助定位套(23)通过第一螺栓固定于所述底架(10)上,所述第一辅助定位套(23)具有用于嵌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中的第一突出部; 所述双耳板定位组件(20)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突出部外的第一垫板(24),所述第一垫板(24)具有与所述第一螺栓相配合的第一螺栓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架(10)具有第二定位孔; 所述吊点板定位组件(30)包括第二定位销轴(31),所述第二定位销轴(31)穿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孔中,用于通过与吊点板(60)的销轴孔配合而对所述吊点板(60)进行定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点板定位组件(30)还包括第二辅助定位套组件,所述第二辅助定位套组件包括多个第二辅助定位套(32),所述多个第二辅助定位套(32)分别具有直径不同的第二辅助定位孔,所述第二辅助定位套(32)可拆卸地嵌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孔中,以使不同直径的所述第二辅助定位孔与相应直径的所述第二定位销轴(31)定位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辅助定位套(32)通过第二螺栓固定于所述底架(10)上,所述第二辅助定位套(32)具有用于嵌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孔中的第二突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刚李胜张宏张剑锋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