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桂贤专利>正文

具多向位调整的连接器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736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具多向位调整的连接器接头结构,包括有:一连接件、一第一连接接头、一第二连接接头及数个信号连接线;该连接件其一端设有纵向连接部,用以连接第一连接接头,可使第一连接接头具纵向位移调整之能?;而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横向连接部,用以连接第二连接接头,可使第二连接接头具有横向位移调整之能;又第一连接接头可设置有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接头可设置信号传输线,再由数个信号连接线电性连接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信号传输线之间;借此,通过第一、二连接接头可分别作纵向及横向位移调整,进而达到第一连接器具备上、下及左、右多向位调整机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具多向位调整的连接器接头结构,尤指一种能使连接器具备上、下及左、右多向位调整机制的连接器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科技一日千里,人们借助电子产品可开启全世界知识的大门,所以电子产品逐渐形成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获缺的产品,观诸于电子产品的开发,皆以轻、薄、短、小为设计研发诉求焦点;因此,在现今电子产品上,各别设置有不同资料传输流量及电源传输的电连接器插座(如USB、HDMI或Display Port等),以供相同规格的电连接器插头对应插置。然而,现有电连接器插头结构,皆为固定式不可转动的设计,无法将电连接器插头依照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转向设置,遂而导致电连接器插头的末端线缆,往往受制弯折而挤压,长时间下,线缆弯折与挤压之处,该部份的电线则会有其断裂或扭曲…等不良使用的情况产生。因此,有研发者设计出具转向的电连接器插头结构,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62558公告号,揭露一种插接头可多向转动的传输电连接器,主要利用其转接件连接于基座与插接头之间,而转接件可相对于基座作上、下方向翻转,而插接头又可相对于转接件作左、右方向旋转,达到该插接头具多方向的转动功能。以上述专利案,虽具备限制插接头相对于转接件的旋转范围,避免插接头旋转过头而造成内部传输线损坏 ;惟,当使用者不慎施以较大力量转动插接头时,仍会迫使插接头形成旋转过头情况,进而造成内部传输线因紧绷缠绕而断裂,而此一问题与解决方法,当为本技术所需讨论的主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的缺失,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多向位调整的连接器接头结构,其包括有连接件,内部具有容置空间,该连接件其一端设有纵向连接部及其另一端设有横向连接部;第一连接接头,接设于该连接件的纵向连接部,使第一连接接头具纵向位移调整,该第一连接接头内部具有容置空间,且该第一连接接头其一端设有第一开口部及其另一端设有第一枢接部,该第一开口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器,该第一枢接部设有纵向剖槽,该连接件的纵向连接部接设于该第一枢接部的纵向剖槽之中;第二连接接头,接设于该连接件的横向连接部,使第二连接接头具横向位移调整,该第二连接接头内部具有容置空间,且该第二连接接头其一端设有第二开口部及其另一端设有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设有横向剖槽,该连接件的横向连接部接设于该第二枢接部的横向剖槽之中;数个信号连接线,所述各信号连接线分别依序穿设于该连接件、第一连接接头及第二连接接头所设的容置空间,且所述各信号连接线其一端与该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优选的,该纵向连接部于其左、右侧边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穿孔,并分别于该第一穿孔周缘凸设有第一凸部,该纵向剖槽其内部二侧边设有相互对应的枢槽,该枢槽与该第一穿孔相互对应,且所述各第一凸部分别嵌设于该枢槽中。优选的,该横向连接部于其上、下表面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二穿孔,并分别于该第二穿孔周缘凸设有第二凸部,所述各第二凸部分别嵌设于该横向剖槽的内侧壁。优选的,该第一连接器其一端具有第一连接接口及其另一端具有第一端子接口,该第一连接接口露出该第一连接接头,该第一端子接口位于第一连接接头的容置空间,由该第一端子接口与所述各信号连接线电性连接。优选的,该第一连接器可为接头型式或为插座型式。优选的,该第二连接接头的第二开口部设置有信号传输线,而该信号连接线其另一端可与该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使该第一连接器与该信号传输线电性导通。优选的,该第二连接接头的第二开口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器,而该信号连接线其另一端可与该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使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电性导通。优选的,该第二连接器其一端具有第二连接接口及其另一端具有第二端子接口,该第二连接接口露出该第二连接接头,该第二端子接口位于第二连接接头的容置空间,由该第二端子接口与所述各信号连接线电性连接。优选的,该第二连接器为接头型 式或为插座型式。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接头相对于连接件的纵向连接部所具的纵向(垂直)位移调整、以及第二连接接头相对于连接件的横向连接部具横向(水平)位移调整,可达第一连接器(或信号传输线)具备上、下及左、右多向位调整机制;同时,通过第一连接接头具纵向位移摆动限制及第二连接接头具横向位移摆动限制,即可避免使用者不慎施以较大力量转动,防制现有旋转插接头形成旋转过头情况,造成内部传输线因紧绷缠绕而断裂。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范畴,可将第二连接接头的另一端可设置有第二连接器,通过第一连接接头相对于连接件的纵向连接部具纵向(垂直)位移调整、以及第二连接接头相对于连接件的横向连接部具横向(水平)位移调整,即可达到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具备上、下及左、右多向调整机制。附图说明图1 :为本技术连接器接头结构第一实施例组合示意图。图2 :为本技术连接器接头结构第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3 :为本技术连接器接头结构第一实施例侧视剖面图。图4 :为本技术连接器接头结构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 :为本技术连接器接头结构第二实施例组合示意图。图6 :为本技术连接器接头结构第二实施例侧视剖面图。图7 :为本技术连接器接头结构第二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连接件10、容置空间11、纵向连接部111、第一穿孔112、第一凸部12、横向连接部121、第二穿孔122、第二凸部2、第一连接接头20、容置空间21、第一开口部22、第一枢接部23、纵向剖槽24、枢槽3、第二连接接头30、容置空间31、第二开口部32、第二枢接部33、横向剖槽4、信号连接线5、第一连接器51、第一连接接口52、第一端子接口6、信号传输线7、第二连接器71、第二连接接口72、第二端子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方便简捷了解 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故此将本技术配合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的特征以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新型的范畴。请参阅图1、2、3及4所示,本技术揭露一种具多向位调整的连接器接头结构,包括有一连接件1、一第一连接接头2、一第二连接接头3及数个信号连接线4。连接件I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10,且连接件I的一端设有纵向连接部11及其另一端设有横向连接部12,该纵向连接部11于其左、右侧边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穿孔111,并分别于第一穿孔111周缘凸设有第一凸部112 ;而,横向连接部12于其上、下表面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二穿孔121,并分别于第二穿孔121周缘凸设有第二凸部122,且第一穿孔111与第二穿孔121与容置空间10相贯通;此外,所述的连接件I可由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相互结合所组成。第一连接接头2接设于连接件I的纵向连接部11位置,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20,且第一连接接头2其一端设有第一开口部21及其另一端设有第一枢接部22,而第一连接接头2于第一开口部21设置有一第一连接器5,而第一连接接头2于第一枢接部22设有纵向剖槽23,并于纵向剖槽23其内部二侧边设有相互对应的枢槽24,枢槽24与容置空间20相贯通;其次,连接件I的纵向连接部11可接设于第一枢接部22的纵向剖槽23之中,使连接件I的第一穿孔111可与第一连接接头2的枢槽24相互对应,并通过第一凸部112分别嵌设于枢槽24中,可使第一连接接头2相对于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多向位调整的连接器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连接件,内部具有容置空间,该连接件其一端设有纵向连接部及其另一端设有横向连接部;第一连接接头,接设于该连接件的纵向连接部,使第一连接接头具纵向位移调整,该第一连接接头内部具有容置空间,且该第一连接接头其一端设有第一开口部及其另一端设有第一枢接部,该第一开口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器,该第一枢接部设有纵向剖槽,该连接件的纵向连接部接设于该第一枢接部的纵向剖槽之中;第二连接接头,接设于该连接件的横向连接部,使第二连接接头具横向位移调整,该第二连接接头内部具有容置空间,且该第二连接接头其一端设有第二开口部及其另一端设有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设有横向剖槽,该连接件的横向连接部接设于该第二枢接部的横向剖槽之中;数个信号连接线,所述各信号连接线分别依序穿设于该连接件、第一连接接头及第二连接接头所设的容置空间,且所述各信号连接线其一端与该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多向位调整的连接器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连接件,内部具有容置空间,该连接件其一端设有纵向连接部及其另一端设有横向连接部; 第一连接接头,接设于该连接件的纵向连接部,使第一连接接头具纵向位移调整,该第一连接接头内部具有容置空间,且该第一连接接头其一端设有第一开口部及其另一端设有第一枢接部,该第一开口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器,该第一枢接部设有纵向剖槽,该连接件的纵向连接部接设于该第一枢接部的纵向剖槽之中; 第二连接接头,接设于该连接件的横向连接部,使第二连接接头具横向位移调整,该第二连接接头内部具有容置空间,且该第二连接接头其一端设有第二开口部及其另一端设有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设有横向剖槽,该连接件的横向连接部接设于该第二枢接部的横向剖槽之中; 数个信号连接线,所述各信号连接线分别依序穿设于该连接件、第一连接接头及第二连接接头所设的容置空间,且所述各信号连接线其一端与该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多向位调整的连接器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纵向连接部于其左、右侧边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穿孔,并分别于该第一穿孔周缘凸设有第一凸部,该纵向剖槽其内部二侧边设有相互对应的枢槽,该枢槽与该第一穿孔相互对应,且所述各第一凸部分别嵌设于该枢槽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多向位调整的连接器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横向连接部于其上、下表面设有相互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桂贤
申请(专利权)人:黄桂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