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收折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783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婴儿车技术领域,特指婴儿车收折骨架,包括手把架、辅助架、靠背架、菜篮架、后脚架、帆架、扶手架、前脚架、座架和关节部,辅助架的两端部与手把架的两端部一一对应铰接于关节部,辅助架设置有连接固定座,连接固定座与扶手架的端部铰接,辅助架通过连接铁片与靠背架连接,前脚架的两端部和后脚架的两端部分别与扶手架的弯曲部铰接,手把架设置有收车机构,后脚架设置有收车固定座,收车固定座设置有收车铜套,扶手架设置有收车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收折为外形尺寸很小的状态,非常便于存放和携带,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可靠,工作时十分稳固,使用安全,可避免发生因意外收折而导致的事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
,特指婴儿车收折骨架
技术介绍
可收折婴儿车在使用时可展开,不用时可折收,能节省空间、便于携带和存放。现有的可折收式婴儿车,一般采用如图1所示的收折装置。该装置在手把管91上设有上关节92,以及固定在前脚管93末端且端面具有一定位槽941的下关节94。其中手把管91枢接在下关节94,且在手把管91上设有一拉杆911,拉杆911可驱动定位杆912使其单向或往复移动。定位杆912利用一弹性组件910将其保持在定位槽941内而形成卡掣状态,阻止上关节92与下关节94之间的相对枢转;当想要折收婴儿车骨架时,使用者利用拉杆911将定位杆912驱离定位槽941,即开放上关节92与下关节94之间的相对枢转,让婴儿车骨架能进行收折。上述收折装置仅利用定位杆配合定位槽予以固定,其强度不足,容易因下关节损坏导致骨架意外收折,从而发生事故,安全性低,展开和折叠不方便。此外,上述收折装置的收折效果有限,婴儿车收折后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存放和运输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固、使用安全、收折后体积小的婴儿车收折骨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婴儿车收折骨架,包括手把架、辅助架、靠背架、菜篮架、后脚架、帆架、扶手架、前脚架、座架和关节部,所述辅助架的两端部与所述手把架的两端部一一对应铰接于所述关节部,所述辅助架设置有连接固定座,所述连接固定座与所述扶手架的端部铰接,所述辅助架通过连接铁片与所述靠背架连接,所述前脚架的两端部和所述后脚架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扶手架的弯曲部铰接,所述座架通过所述连接铁片与所述后脚架连接,所述座架与所述前脚架连接,所述菜篮架通过收合铁片与所述后脚架连接,所述帆架的两端部与所述扶手架的两端部铰接于所述连接固定座;所述手把架设置有收车机构,所述后脚架设置有收车固定座,所述收车固定座设置有收车铜套,所述扶手架设置有收车钩。所述手把架包括手把套、手把管、收车钢绳、换向钢绳、换向滑套、第一收车滑动套、收车拉簧和换向钢绳固定套,所述手把套安装于所述手把管的一端,所述手把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关节部,所述换向滑套和所述第一收车滑动套分别套设于所述手把管,所述收车钢绳、所述换向钢绳、所述收车拉簧和所述换向钢绳固定套均设置于所述手把管内,所述收车机构安装于所述手把管,所述收车钢绳的一端与所述收车机构连接,所述收车钢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收车滑动套连接,所述收车机构和所述换向滑套分别与所述换向钢绳的一端铆接,所述第一收车滑动套和所述收车拉簧的一端与所述换向钢绳的另一端铆接,所述收车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换向钢绳固定套连接,所述收车钢绳的一端与所述收车机构连接,所述收车钢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收车滑动套和所述收车拉簧铆接。所述收车机构包括操作滑块、操作铁套、操作上盖、操作下盖、操作二道锁、操作二道锁弹簧和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滑块包括第一操作滑块和第二操作滑块,所述收车钢绳的数量设置为两根,其中一根所述收车钢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操作滑块连接,另一根所述收车钢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操作滑块连接,所述第一操作滑块通过所述操作铁套与所述第二操作滑块连接,所述操作二道锁和所述操作二道锁弹簧均设置于所述操作按钮内,所述操作铁套和所述操作按钮均设置于所述操作下盖内,所述操作上盖和所述操作下盖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手把管。所述关节部包括换向齿轮、换向弹簧、换向关节和关节盖,所述换向齿轮和所述换向弹簧设置于所述换向关节内,所述换向钢绳的一端与所述换向齿轮连接,所述关节盖盖于所述换向关节。所述辅助架包括辅助管、收车弹簧、第收车固定滑套、第二收车滑动套和换向固定座,所述连接固定座和所述辅助管铆接,所述收车弹簧设置于所述收车固定滑套内,所述收车固定滑套设置于所述辅助管内,所述第二收车滑动套和所述换向固定座铆接。所述手把管通过固定螺杆与所述换向钢绳固定套、所述换向齿轮、所述换向弹簧以及所述换向关节连接,所述辅助管通过所述固定螺杆与所述收车固定滑套和所述换向固定座连接。所述帆架的形状设置为“U”形。所述靠背架设置有扣紧装置。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手把架、辅助架、靠背架、菜篮架、后脚架、帆架、扶手架、前脚架和座架,所述手把架设置有收车机构,所述后脚架设置有收车固定座,所述收车固定座设置有收车铜套,所述扶手架设置有收车钩。通过对本技术收车机构设置可以将本技术收折为外形尺寸很小的状态,非常便于存放和携带,而且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可靠,工作时十分稳固,使用安全,可避免发生因意外收折而导致的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婴儿车收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手把架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辅助架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收合状态下的第一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收合状态下的第二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收合状态下的第三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2 7所示,本技术包括手把架1、辅助架2、靠背架3、菜篮架4、后脚架5、帆架6、扶手架7、前脚架8、座架11和关节部20,辅助架2的两端部与手把架I的两端部一一对应铰接于关节部20,辅助架2设置有连接固定座52,连接固定座52与扶手架7的端部铰接,辅助架2通过连接铁片9与靠背架3连接,前脚架8的两端部和后脚架5的两端部分别与扶手架7的弯曲部16铰接,座架11通过连接铁片9与后脚架5连接,座架11与前脚架8连接,菜篮架4通过收合铁片10与后脚架5连接,帆架6的两端部与扶手架7的两端部铰接于连接固定座52 ;手把架I设置有收车机构12,后脚架5设置有收车固定座13,收车固定座13设置有收车铜套14,扶手架7设置有收车钩15。优选的,手把架I包括手把套21、手把管22、收车钢绳23、换向钢绳24、换向滑套25、第一收车滑动套26、收车拉簧27和换向钢绳固定套28,手把套21安装于手把管22的一端,手把管22的另一端设置有关节部20,换向滑套25和第一收车滑动套26分别套设于手把管22,收车钢绳23、换向钢绳24、收车拉簧27和换向钢绳固定套28均设置于手把管22内,收车机构12安装于手把管22,收车钢绳23的一端与收车机构12连接,收车钢绳23的另一端与第一收车滑动套26连接,收车机构12和换向滑套25分别与换向钢绳24的一端铆接,第一收车滑动套26和收车拉簧27的一端与换向钢绳24的另一端铆接,收车拉簧27的另一端与换向钢绳固定套28连接,收车钢绳23的一端与收车机构12连接,收车钢绳2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收车滑动套26和收车拉簧27铆接。优选的,收车机构12包括操作滑块31、操作铁套32、操作上盖33、操作下盖34、操作二道锁35、操作二道锁弹簧36和操作按钮37,操作滑块31包括第一操作滑块311和第二操作滑块312,收车钢绳23的数量设置为两根,其中一根收车钢绳23的一端与第一操作滑块311连接,另一根收车钢绳23的一端与第二操作滑块312连接,第一操作滑块311通过操作铁套32与第二操作滑块312连接,操作二道锁35和操作二道锁弹簧36均设置于操作按钮37内,操作铁套32和操作按钮37均设置于操作下盖34内,操作上盖33和操作下盖34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婴儿车收折骨架,包括手把架(1)、辅助架(2)、靠背架(3)、菜篮架(4)、后脚架(5)、帆架(6)、扶手架(7)、前脚架(8)、座架(11)和关节部(20),所述辅助架(2)的两端部与所述手把架(1)的两端部一一对应铰接于所述关节部(20),所述辅助架(2)设置有连接固定座(52),所述连接固定座(52)与所述扶手架(7)的端部铰接,所述辅助架(2)通过连接铁片(9)与所述靠背架(3)连接,所述前脚架(8)的两端部和所述后脚架(5)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扶手架(7)的弯曲部(16)铰接,所述座架(11)通过所述连接铁片(9)与所述后脚架(5)连接,所述座架(11)与所述前脚架(8)连接,所述菜篮架(4)通过收合铁片(10)与所述后脚架(5)连接,所述帆架(6)的两端部与所述扶手架(7)的两端部铰接于所述连接固定座(5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架(1)设置有收车机构(12),所述后脚架(5)设置有收车固定座(13),所述收车固定座(13)设置有收车铜套(14),所述扶手架(7)设置有收车钩(15)。

【技术特征摘要】
1.婴儿车收折骨架,包括手把架(I)、辅助架(2)、靠背架(3)、菜篮架(4)、后脚架(5)、帆架(6)、扶手架(7)、前脚架(8)、座架(11)和关节部(20),所述辅助架(2)的两端部与所述手把架(I)的两端部一一对应铰接于所述关节部(20),所述辅助架(2)设置有连接固定座(52 ),所述连接固定座(52 )与所述扶手架(7 )的端部铰接,所述辅助架(2 )通过连接铁片(9)与所述靠背架(3)连接,所述前脚架(8)的两端部和所述后脚架(5)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扶手架(7 )的弯曲部(16 )铰接,所述座架(11)通过所述连接铁片(9 )与所述后脚架(5 )连接,所述座架(11)与所述前脚架(8)连接,所述菜篮架(4)通过收合铁片(10)与所述后脚架(5)连接,所述帆架(6)的两端部与所述扶手架(7)的两端部铰接于所述连接固定座(5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架(I)设置有收车机构(12),所述后脚架(5)设置有收车固定座(13 ),所述收车固定座(13 )设置有收车铜套(14 ),所述扶手架(7 )设置有收车钩(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收折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架(I)包括手把套(21)、手把管(22)、收车钢绳(23)、换向钢绳(24)、换向滑套(25)、第一收车滑动套(26)、收车拉簧(27)和换向钢绳固定套(28),所述手把套(21)安装于所述手把管(22)的一端,所述手把管(22)的另一端设置有关节部(20),所述换向滑套(25)和所述第一收车滑动套(26)分别套设于所述手把管(22),所述收车钢绳(23)、所述换向钢绳(24)、所述收车拉簧(27)和所述换向钢绳固定套(28)均设置于所述手把管(22)内,所述收车机构(12)安装于所述手把管(22),所述收车钢绳(23)的一端与所述收车机构(12)连接,所述收车钢绳(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收车滑动套(26)连接,所述收车机构(12)和所述换向滑套(25)分别与所述换向钢绳(24)的一端铆接,所述第一收车滑动套(26)和所述收车拉簧(27)的一端与所述换向钢绳(24)的另一端铆接,所述收车拉簧(27)的另一端与所述换向钢绳固定套(28)连接,所述收车钢绳(23)的一端与所述收车机构(12)连接,所述收车钢绳(2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收车滑动套(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福来
申请(专利权)人:欧仕儿童用品福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