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536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闭合后形成锻压所述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突缘叉的底座锻压部和叉爪锻压部,所述上模和下模均分别设有制坯模座、预锻模座和终锻模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在一台锻压设备上进行制坯、预锻和终锻三道工序,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整个模具结构的尺寸减小,减小模具成本;通过制坯模座内设置凹槽用以聚料,从而保证有足够的坯料聚集到型腔的深处而充满型腔,避免了锻压出突缘叉底座部因缺肉而报废,提高了锻件的合格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突缘叉是汽车传动系中与花键轴连接的重要关键零件之一,传递发动机的扭矩和承受弯曲组合载荷。目前,全世界卡车、重型卡车、大客车和其他各种车类传动系统均采用突缘叉作为关键的传动部件。突缘叉锻件是一种复杂的叉形锻件,如图1所示,它包括一个底面积较大的圆盘底座11,以及对称竖立设置在圆盘底座上的一对叉爪12,这类锻件在模具中的分模面一般处于图2中A-A线所示的位置。该锻件受力强度大,截面变差大,一般需要在自由锻上制坯,再在模锻设备上经过预锻和终锻工序锻造成形。圆盘底座边缘所对应的深模腔部位往往不能充满,导致锻件因缺肉而报废。制坯工序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且经过自由锻制坯的料坯在模锻过程中经常不能保证模腔充填饱满。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0910197294公开了一种汽车突缘叉的复合挤锻压成型方法,将圆柱形钢材落料、加热,在锻压机床上进行制坯料、预锻、终锻和切边四个顺序工位的锻压;预锻工序是,在上、下模型中锻压在一个圆底平面和竖起的对称两块竖片状耳叉;终锻工序是,在上、下模型中进一步锻压至精确的尺寸;切边工序是将多余由上、下模的合缝处挤出的飞边切除,完成最终锻压成型产品;所述的制坯料工序是,将加热的棒料在模具中复合挤缎成具有一个法兰板和下方开口向下的凹字形,凹字两侧呈半圆竖块状。但该专利技术仅仅是在突缘叉的锻压方法上进行了改进,用于锻压的设备并无实质性进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闭合后形成锻压所述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突缘叉的底座锻压部和叉爪锻压部,所述上模和下模均分别设有制还模座、预锻模座和终锻模座。进一步地,所述预锻模座和终锻模座的叉爪锻压部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制坯模座的上模座比下模座深。进一步地,所述制坯模座的下模座内底面设有一定位坯料的凹槽。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在一台锻压设备上进行制坯、预锻和终锻三道工序,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整个模具结构的尺寸减小,降低模具成本;通过制坯模座内设置凹槽用以聚料,从而保证有足够的坯料聚集到型腔的深处而充满型腔,避免了锻压出突缘叉底座部因缺肉而报废,提高了锻件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突缘叉锻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缘叉锻件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下模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上模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制坯模的剖面图。元件标号说明11-圆盘底座;12-叉爪;A-A:分模面;21-制坯模上模座; 22-制坯模上模座;23_凹槽;31_预锻模上模座; 32_预锻模上模座;41-终锻I旲上I旲座; 42-终锻I旲上I旲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图3至图4示出了本技术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对称设置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闭合后形成锻压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型腔,型腔包括突缘叉的底座锻压部和叉爪锻压部,上模和下模均分别设有制坯模座、预锻模座和终锻模座。通过本模具结构使得制坯、预锻和终锻三个工序在一台锻压设备上进行,从而降低成本。成型后的传动轴突缘叉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底面积较大的圆盘底座11,以及对称竖立设置在圆盘底座上的一对叉爪12。以下结合具体锻造工序进一步描述。首先进行制坯工序将加热的棒料在制坯模座中锻压成具有一个圆盘底座和圆盘底座上的一个凸块。如图5所示,因为上模座锻造时相对下模座速度更大,所以本技术中制坯模的上模座21比下模座22深,这样型腔容易充满。而且锻造完成后,经过制坯模座锻造后的坯料借助自身重量停留在下模座22内,同时由于下模座22比较浅,工人易于取放工件。同时为了保证坯料在制坯模座内的准确定位,在制坯模的下模座内底面开设了一个较浅的凹槽23用以聚料,工人在将料坯放入制坯模座中时,只要将料坯放入凹槽23中即可,方便了工人的操作。然后进行预锻工序将预制件在预锻模上、下模座(31、32)中锻压成一个圆盘底座和圆盘底座上对称的两块竖块状叉爪。最后进行终锻工序将经过预锻后的锻件在终锻模上、下模座(41、42)中进一步锻压至精确的尺寸,精密成型,切除飞边后完成最终锻压成型广品。并且本技术中,预锻模座和终锻模座的叉爪锻压部相对设置。因为叉爪部位的高度较小,采用这种方法放置时,可以将预锻模座与终锻模座之间的距离设计更近,有效减小模具的尺寸,节约模具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在一台锻压设备上进行制坯、预锻和终锻三道工序,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整个模具结构的尺寸减小,减小模具成本;通过制坯模座内设置凹槽用以聚料,从而保证有足够的坯料聚集到型腔的深处而充满型腔,避免了锻压出突缘叉的底座因缺肉而报废,提高了锻件的合格率。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闭合后形成锻压所述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突缘叉的底座锻压部和叉爪锻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和下模均分别设有制坯模座、预锻模座和终锻模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闭合后形成锻压所述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突缘叉的底座锻压部和叉爪锻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和下模均分别设有制坯模座、预锻模座和终锻模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洋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运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