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现有操作仓携带不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操作仓的容器,所述容器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人体上的背带,且所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上设有用于悬挂或放置透析废液袋的悬挂装置I和用于布置与透析废液袋相连的透析液管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通过设置容器用于放置操作仓,设置悬挂装置I用于悬挂或放置透析废液袋悬,并设置用于布置透析液管的通道,利用背带将容器固定在患者身上,即可方便地在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将操作仓携带行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携带腹膜透析用管路对接操作仓的便携装置。
技术介绍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要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需先通过外科手术向体内置入一根透析管,透析管管口位于体外,通过将透析管与透析液存储装置的透析液管对接即可进行腹膜透析,对接时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容易进入体内引起感染,导致腹膜炎等并发症。因此,患者需进行腹膜透析时均需要在经过清洁、消毒灭菌的空间进行,由于腹膜透析一般需要进行多次,因此大大限制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活动范围,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公开号为CN2017758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清洁操作仓,将透析管和透析液管的对接操作在密闭的操作仓内进行,以降低感染的风险,便于患者在任何地点进行透析。公开号为CN102614555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腹膜透析用管路对接操作仓,该操作仓能够重复使用,降低了患者的费用负担。然而,现有的操作仓虽然释放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活动空间,但是在患者在活动过程中既要抱住操作仓,又要移动用于悬挂透析液袋的支架,十分不方便。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探索一种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采用该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能够使患者在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方便携带操作仓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采用该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能够使患者在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方便携带操作仓活动。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操作仓的容器,所述容器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人体上的背带,且所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上设有用于悬挂或放置透析废液袋的悬挂装置I和用于布置与透析废液袋相连的透析液管的通道。进一步,所述悬挂装置I为设置在所述容器底部或侧壁上的挂钩进一步,所述悬挂装置I为连接在所述容器底部或侧壁上的挂袋。进一步,所述容器呈上部敞口的敞口型容器,且所述容器上设有用于防止操作仓从容器内掉落的固定带。进一步,所述容器底部呈格栅状,所述通道为所述容器底部格栅之间用于透析废液袋穿过的间隙。进一步,所述通道为在所述容器上部敞口边缘开口并延伸至容器底部的缝隙,且所述缝隙的开口处和/或缝隙的中部设有用于开闭缝隙的卡扣或粘接带。进一步,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容器上部敞口的两侧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背带为单肩背带或双肩背带。进一步,所述容器上还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人体腰部的环腰背带,所述环腰背带上设有用于打开环腰背带或闭合环腰背带的开闭装置。进一步,所述背带和环腰背带上均设有用于调节长度的调节装置。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悬挂透析液袋的支杆,所述支杆下端铰接在所述容器上,所述背带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杆的腋下跨带,所述支杆的上端设有用于悬挂透析液袋的悬挂装置II。进一步,所述支杆采用伸缩杆结构或折叠杆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通过设置容器用于放置操作仓,设置悬挂装置I用于悬挂或放置透析废液袋悬,并设置用于布置透析液管的通道,利用背带将容器固定在患者身上,即可方便地在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将操作仓携带行走。通过将容器底部设置为格栅状,且格栅之间的间隙能够穿过透析废液袋;或将通道设置为从容器上边缘延伸至容器底部的缝隙,能够使患者在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使用本技术的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其使用方法如下当患者在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需要携带操作仓,首先将透析废液袋穿过格栅间隙或打开缝隙将透析液管放置在缝隙内,并将透析废液袋悬挂或放置在悬挂装置I上,然后将操作仓放置到容器内,背上背带即可方便携带操作仓行走。通过设置支杆,支杆通过与容器和腋下跨带的两个连接点固定,能够将透析液袋悬挂在支杆上,即患者在腹膜透析过程中,能够释放双手方便的活动,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容器;2_悬挂装置I ;3_背带;3a_拉带;4_环腰背带;5_开闭装置;6_调节装置;7_固定带;8-支杆;9_腋下挎带;10_悬挂装置II ;11_通道;12_粘接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操作仓的容器1,容器I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人体上的背带,且容器I的底部或侧壁上设有用于悬挂或放置透析废液袋的悬挂装置I 2和用于布置与透析废液袋相连的透析液管的通道11。背带3为单肩背带或双肩背带均可,本实施例的背带3采用单肩背带。悬挂装置I 2为设置在容器底部或侧壁上的挂钩,本实施例的悬挂装置I 2为设置在容器I底部的挂钩,当然,悬挂装置I 2还可采用挂钩、挂孔等多种方式实现,不再累述。本实施例的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通过设置容器I用于放置操作仓,设置悬挂装置I 2用于悬挂或放置透析废液袋悬,并设置用于布置透析液管的通道,利用背带3将容器I固定在患者身上,即可方便地在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将操作仓携带行走。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容器I上还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人体腰部的环腰背带4,环腰背带4上设有用于打开环腰背带4或闭合环腰背带4的开闭装置5,优选的,开闭装置5为设置在环腰背带4上的开闭锁扣或粘接带I,本实施例的开闭装置5为设置在环腰背带4上的开闭锁扣,通过设置环腰背带4,能够将容器I固定在人体腰部,防止患者在活动过程中容器I发生较大幅度的摇摆。优选的,背带3和环腰背带4上均设有用于调节长度的调节装置6,调节装置6可采用现有的多种结构实现,通过设置调节装置6调节背带3和环腰背带4的长度,可以将容器I佩戴的更加稳固。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容器I呈上端敞口的敞口型容器,且容器I上设有用于防止操作仓从容器内掉落的固定带7,固定带7的两端分别与容器I上端敞口的两侧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的固定带7 —端固定在容器I面向环腰背带4的一侧,另一端与容器I背向环形腰带4的一侧之间设有粘接结构,本实施例的固定带7为两根,能够有效固定放置在容器I内的操作仓。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容器I底部呈格栅状,通道11为容器I底部格栅之间用于透析废液袋穿过的间隙。通过将容器I底部设置为格栅状,且格栅之间的间隙能够穿过透析废液袋,能够使患者在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使用本实施例的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其使用方法如下当患者在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需要携带操作仓,首先将透析废液袋穿过格栅间隙,并将透析废液袋悬挂或放置在悬挂装置I 2上,然后将操作仓放置到容器I内,背上背带3即可方便携带操作仓行走。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操作仓的容器1,容器I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人体上的背带,且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操作仓的容器,所述容器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人体上的背带,且所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上设有用于悬挂或放置透析废液袋的悬挂装置I和用于布置与透析废液袋相连的透析液管的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操作仓的容器,所述容器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人体上的背带,且所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上设有用于悬挂或放置透析废液袋的悬挂装置I和用于布置与透析废液袋相连的透析液管的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装置I为设置在所述容器底部或侧壁上的挂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装置I为连接在所述容器底部或侧壁上的挂袋。4.根据权利要I所述的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呈上部敞口的敞口型容器,且所述容器上设有用于防止操作仓从容器内掉落的固定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底部呈格栅状,所述通道为所述容器底部格栅之间用于透析废液袋穿过的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膜透析操作仓用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为在所述容器上部敞口边缘开口并延伸至容器底部的缝隙,且所述缝隙的开口处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智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