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宁建专利>正文

锥度配合式可调芯环形割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01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火焰进行切割的割嘴,通过改变其构成零件及相互间的配合方式,以简化割嘴的加工工艺,提高使用性能,同时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割嘴由中心管(1)和外套——(2)组成,二者采用锥度配合,该结构尤其适用于氧——乙炔切割的环形割嘴。(*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一种用火焰进行切割的割嘴的改进,特别是氧一乙炔切割的环形割嘴。在现有技术中,氧——乙炔的环形割嘴大都由接头、喷头和外套组合而成,其中接头与喷头、接头与外套间采用螺纹配合。这类割嘴的典型代表如国家标准GB5110-85《射吸式割炬》中所展示的G01系列割嘴。上述割嘴零件的制造工艺复杂,必须经过多道的车削、钻孔及攻螺纹等工序,因而工效低、原材料切削量大。加上为了拆装,在割嘴的喷头和外套上设有六方,这样进一步增加了加工难度,又使割嘴的外径尺寸加大,使得材料的消耗量增大。此外,还存在外套强度低,喷头互换性差,不便清理,不易对中等缺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通过改变现有割嘴零件结构,以及相互间的组配方式,以提高割嘴使用性能和降低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将现用割嘴由多个零件组成改为由中心管和外套组成,零件间的配合由原先的螺纹配合改为锥度配合,使得零件的制造由车、钻等切削加工转变为挤压成形。割嘴上设有切割氧孔道和预热气通道,其中切割氧孔道位于中心管内,预热气通道位于中心管与外套之间,由中心管与外套配合形成,作为形成预热气通道的一部分在外套进气端的内壁上开有凹槽,或在中心管进气端的外壁上开有凹槽,但预热气通道不得少于2条。为了限制中心管的轴向位移,可在中心管进气端设限位凸台。具有上述结构的割嘴,因优化了设计,使得繁琐的切削加工被简便的挤压工艺所取代,进而提高了工效,节省了原材料,故可降低成本。由于采用锥度配合,克服了中心管与外套不易对中及内部不便清理等缺点,并在不影响外套强度和使用性能情况下,减小了割嘴外径尺寸,进一步节省了原料。特别是因中心管易于拆装,配合后自然对中,故只要将一种型号的外套尺寸固定不变,仅变更中心管的尺寸,即可由多个中心管与单个或几个外套构成各种规格号的割嘴,使割嘴材料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同时给使用者带来方便。附附图说明图1和附图2分别为本技术所述割嘴的两个实施例。在附图1中,割嘴由中心管(1)与外套(2)采用锥度配合而成。中心管(1)的进气端设有凸台和凹槽(3),如A-A剖面所示,图中B向表示环形出口。附图2给出了另一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中心管(1)进气端没设凸台,凹槽(3′)开在外套(2)上,如A-A剖面所示,图中B向表示环形出口。在上述实施例中,限位凸台的长度,根据不同型号的割嘴取值为10~12mm。预热气通道槽不少于2条。制造材料可采用T2纯铜或普通黄铜。制造工艺可采用挤压成形,粉末冶金压铸或程序切削加工,或几种工艺综合加工法制造。权利要求1.一种用火焰进行切割的环形割嘴,由中心管(1)与外套(2)构成,设有切割氧孔道和预热气通道,其特征在于中心管与外套采用锥度配合,预热气通道位于中心管与外套之间,中心管进气端外壁上开有不少于2条的凹槽(3)。2.一种用火焰进行切割的环形割嘴,由中心管(1)与外套(2)构成,设有切割氧孔道和预热气通道,其特征在于中心管与外套采用锥度配合,预热气通道位于中心管与外套之间,外套进气端内壁上开有不少于2条的凹槽(3′)。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割嘴,其特征在于中心管进气端外壁上设有限位凸台。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割嘴,其特征在于限位凸台的长度 为10~12mm。专利摘要一种用火焰进行切割的割嘴,通过改变其构成零件及相互间的配合方式,以简化割嘴的加工工艺,提高使用性能,同时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割嘴由中心管(1)和外套(2)组成,二者采用锥度配合,该结构尤其适用于氧——乙炔切割的环形割嘴。文档编号B23K7/00GK2037286SQ8820718公开日1989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曹宁建 申请人:曹宁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火焰进行切割的环形割嘴,由中心管(1)与外套(2)构成,设有切割氧孔道和预热气通道,其特征在于中心管与外套采用锥度配合,预热气通道位于中心管与外套之间,中心管进气端外壁上开有不少于2条的凹槽(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宁建
申请(专利权)人:曹宁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