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涌吸收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2984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玻璃管(2);闭塞该玻璃管(2)的两端开口部并在内部密封放电气体的一对密封电极(3);以及在两端配置所述一对密封电极(3)并被收纳在玻璃管(2)内的板状绝缘子(4),板状绝缘子(4)的两端部(4a)之中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宽度与玻璃管(2)的端部的内径相同,并且至少中间部(4b)的宽度被设定为窄于玻璃管(2)的端部的内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为了保护各种设备免受雷电等产生的电涌损坏,防患事故于未然而使用的。
技术介绍
在电话机、传真机、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用的电子设备与通信线路连接的部分、电源线、天线或CRT驱动电路等易于受到雷涌或静电等的异常电压(电涌电压)造成的电击的部分中,为了防止因异常电压造成电子设备或搭载该设备的印刷电路板的热损伤或起火等导致的破坏而连接有电涌吸收器。以往,作为响应性良好的电涌吸收器,例如专利文献I中记载所示,提出了使用具有微隙的电涌吸收元件的电涌吸收器。该电涌吸收器为在作为由导电性皮膜包覆的圆柱状绝缘性部件的陶瓷部件的周面上形成有所谓的微隙,在陶瓷部件的两端具有一对帽电极的电涌吸收元件与放电气体一起收容在玻璃管内,在圆筒状的玻璃管的两端通过高温加热密封接合具有引线的密封电极的放电型电涌吸收器。另外,作为上述在玻璃管中收容电涌吸收元件的电涌吸收器的制造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所示,已知有通过对电涌吸收元件进行加热处理并且设置电涌吸收元件的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以使电涌吸收元件的玻璃管膨胀,确保电涌吸收元件的微隙周边部的空间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3-28221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公开昭63-121285号公报上述现有技术中留有 以下课题。以往,在将电涌吸收元件封入玻璃管的方式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宽阔的内部空间增大电涌耐量,不与玻璃管接触地封入玻璃管内的元件,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所示,封入时需要使玻璃管充分膨胀。但是,为了易于将电涌吸收元件放入玻璃管,需要电涌吸收元件变粗以便单独竖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内部空间变窄,放电气体的容量减少,因此成为减少电涌耐量的一个因素。另外,单独竖立型的电涌吸收元件为了增加电涌耐量需要缩小电涌吸收元件的剖面积,但为了使之成为单独竖立结构,需要将表面构成复杂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电涌吸收元件的表面上由碳棒形成碳触发器时,存在碳棒易于从表面脱离导致碳触发器的形成困难的问题。另外,为了使纤细的电涌吸收元件单独竖立还有在两端部安装帽电极部件或金属配件等的方法,但存在部件数量增大导致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前述的课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充分的内部空间且以简易的结构易于组装的。另外,上述现有技术中留有以下课题。以往,在将电涌吸收元件封入玻璃管的方式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宽阔的内部空间增大电涌耐量,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所示,封入时需要使玻璃管充分膨胀。但是,在使玻璃管膨胀时或封入电涌吸收元件后,存在因热膨胀率的不同而导致接触的电涌吸收元件或帽电极与玻璃管分离变形时,力作用在相互分离的方向,在玻璃管的内表面产生微小的裂纹,电涌耐量下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前述的课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玻璃管的内表面的裂纹产生以达到不使电涌耐量下降的程度并维持良好的电涌耐量的。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采用以下结构。即,本专利技术的电涌吸收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玻璃管;闭塞该玻璃管的两端开口部将放电气体密封在内部的一对密封电极;以及在两端配置所述一对密封电极并被收纳在所述玻璃管内的板状绝缘子,所述板状绝缘子的两端部之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为相同宽度,并且至少中间部的宽度被设定为窄于所述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在该电涌吸收器中,由于板状绝缘子的两端部之中的至少一个与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为相同宽度,因此在组装时即使在将板状绝缘子放入玻璃管内时,由于与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为相同宽度的端部被定位于玻璃管的端部,因此即使剖面积小的薄板状绝缘子,也能够在不使用帽电极部件或金属配件等的情况下以高的位置精度使之单独竖立,并且能够得到比圆柱状的绝缘子更宽阔的内部空间。另外,当为与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的一定宽度的长方形形状的板状绝缘子时,将玻璃管的内部空间完全一分为二,与此相对,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涌吸收器中,由于板状绝缘子的至少中间部的宽度被设定为窄于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因此板状绝缘子的正面侧与背面侧的空间在中间部的周边连通,从而在不完全分割玻璃管内部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更宽阔的内部空间,能够进一步增大电涌耐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涌吸收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板状绝缘子的两端部与所述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为相同宽度。即,在该 电涌吸收器中,由于板状绝缘子的两端部与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为相同宽度,因此在组装时即使在将板状绝缘子放入至玻璃管内时也可以不用将板状绝缘子的上下对齐而进行放入,因此作业变得更为容易,并且还能够抑制单独竖立时的倾斜,从而以更高的位置精度进行组装。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电涌吸收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板状绝缘子的正面与背面中至少一方的中间部设置有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触发部。即,在该电涌吸收器中,由于在板状绝缘子的正面与背面中至少一方的中间部设置有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触发部,因此经由碳触发器等的触发部产生触发放电(电晕放电),从而能够得到高的响应性。此外,由于板状绝缘子的正面与背面为平坦面,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触发部。本专利技术的电涌吸收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在玻璃管内收纳板状绝缘子并且由一对密封电极闭塞所述玻璃管的两端开口部,将放电气体密封在内部以形成组装状态的工序;以及在所述组装状态下进行加热使所述玻璃管成为软化状态并且将所述玻璃管的外压降低至低于所述玻璃管的内压以使软化的所述玻璃管的中间部向外侧鼓出的工序,使所述板状绝缘子的两端部之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为相同宽度,并且至少将中间部的宽度设定为窄于所述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S卩,在该电涌吸收器的制造方法中,由于使板状绝缘子的两端部之中的至少一个与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为相同宽度,因此将板状绝缘子放入玻璃管内时与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为相同宽度的端部被定位于玻璃管的端部,从而即使剖面积小的薄板状绝缘子,也能够在不使用帽电极部件或金属配件等的情况下以高的位置精度使所述薄板状绝缘子单独竖立。另外,在对收容有例如长方体形状的板状绝缘子的玻璃管进行加热使之鼓出时,板状绝缘子的侧部整体与玻璃管的内表面接触而沾润,玻璃管不会向外侧膨胀,但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涌吸收器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将板状绝缘子的至少中间部的宽度设定为窄于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因此上述中间部从玻璃管的内表面分离而不与玻璃管的内表面接触,能够实现玻璃管的良好的鼓出。进而,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采用以下结构。即,本专利技术的电涌吸收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玻璃管;闭塞该玻璃管的两端开口部并将放电气体密封在内部的一对密封电极;以及在两端直接或经由帽电极配置所述一对密封电极并被收纳在所述玻璃管内的绝缘子,在所述绝缘子或所述帽电极上形成有抵接于所述玻璃管的内表面并且所述玻璃管的轴向的剖面形状为凸状的接触部。本专利技术的电涌吸收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在玻璃管内收纳绝缘子或收纳在该绝缘子的两端配置有帽电极的装置并且由一对密封电极闭塞所述玻璃管的两端开口部,将放电气体密封在内部以形成组装状态的工序;以及在所述组装状态下进行加热使所述玻璃管成为软化状态并且将所述玻璃管的外压降低至低于所述玻璃管的内压以使软化的所述玻璃管的中间部向外侧鼓出的工序,在所述绝缘子或所述帽电极上形成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抵接于所述玻璃管的内表面并且在所述玻璃管的轴向的剖面形状为凸状。在这些中,由于在绝缘子或帽电极上形成有抵接于玻璃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涌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玻璃管;闭塞该玻璃管的两端开口部并将放电气体密封在内部的一对密封电极;以及在两端配置所述一对密封电极并被收纳在所述玻璃管内的板状绝缘子,所述板状绝缘子的两端部之中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宽度与所述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相同,并且至少中间部的宽度被设定为窄于所述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涌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绝缘子的两端部的宽度与所述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涌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状绝缘子的正面和背面中至少一方的中间部设置有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触发部。4.一种电涌吸收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玻璃管内收纳板状绝缘子并且由一对密封电极闭塞所述玻璃管的两端开口部,以将放电气体密封在内部而形成组装状态的工序;以及在所述组装状态下进行加热使所述玻璃管成为软化状态并且将所述玻璃管的外压降低至低于所述玻璃管的内压以使软化的所述玻璃管的中间部向外侧鼓出的工序, 使所述板状绝缘子的两端部之中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宽度与所述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相同,并且将至少中间部的宽度设定为窄于所述玻璃管的端部的内径。5.一种电涌吸收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玻璃管;闭塞该玻璃管的两端开口部并将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芳幸酒井信智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