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单且制作容易的分解组装用具,其使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操作变得容易且提高维护性,并且使分解组装用具共用化而实现保管场所的减少与降低成本。分解组装用具(31)用于以单体吊起排气涡轮增压器(1)的结构部件而进行移动以及对位,其具有用于利用起重机等而吊起的吊持部,并且具有用于以单体保持各结构部件(3、4、16)中的至少两种的多个保持部(46、47、48)。吊持孔(41~44)配置于在空载时吊起之际分解组装用具(31)成为不倾斜的正立姿势的位置和在保持各结构部件(3、4、16)时吊起之际各结构部件(3、4、16)成为向排气涡轮增压器(1)组装的组装姿势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搭载于船舶等大型的排气涡轮增压器等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变得 容易的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使用该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的涡轮装置以及涡轮装 置的分解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在搭载于船舶那样的大型的柴油发动机等中,为了提高效率而具备排气涡轮增压 器。排气涡轮增压器构成为,在外壳的中心部枢轴支承有转子轴,在该转子轴的一端设置有 被废气旋转驱动的叶轮(涡轮叶轮),在转子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压缩空气并向发动机侧供 给的叶轮(压缩机叶轮)。并且,外壳构成为,在外壳主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引导废气以及 吸入空气的外壳盖构件。当打开(分解)该大型的排气涡轮增压器那样的涡轮装置并对其进行维护、检查 时,如上所述,取下固定于外壳主体的两端的外壳盖构件并打开外壳,接着取下固定于转子 轴的叶轮,进而取下转子轴并进行检查、更换,进行再次组装为原来那样的操作。由于外壳 盖构件、叶轮以及转子轴之类的各结构部件为重量物,因此,在利用起重机等的吊持机构吊 起的同时进行移动以及对位等。此时,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那样,将与各结构部件的形 状、重心位置吻合而专用设计的分解组装用具固定于各结构部件,通过利用起重机吊起该 分解组装用具,而将各结构部件以保持组装姿势不变且不倾斜地吊起,从而使其拆装变得 容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810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一直以来,如上所述,由于使用与涡轮装置的各结构部件的形状、重心位置 吻合而专用设计的分解组装用具,因此为了维护、检查一个涡轮装置而需要分开使用多个 分解组装用具,除了给分解组装用具的选择、更换增添麻烦且维护性差之外,也因全部制作 上述分解组装用具而花费大量的成本。并且,也需要如上所述将多个种类的某些分解组装 用具逐一地更换于起重机,耗费劳力和时间。另外,上述多个分解组装用具在其使用时以及保管时存在占据大量的空间的问 题。特别是在船舶的情况下,该问题尤为显著。即,在船舶中,在狭窄的机械室内进行排气涡 轮增压器那样的涡轮装置的维护、检查操作,此时所使用的多个分解组装用具占据狭窄的 空间而导致维护性恶化,并且在其不使用时需要在机械室附近占据较大的保管场所,另外, 由于上述分解组装用具为重量物,因此,与此相对地牺牲船舶的其他搭载量。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简单且制作容易的结构,能够使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操作变得容易而提高维护性,并且能够实现保管场所 的减少的。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该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 具是在进行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时,以单体吊起外壳盖构件、转子轴、叶轮这些结构部件 并进行移动以及对位的分解组装用具,该涡轮装置具备在外壳主体上设有外壳盖构件的 外壳;轴支承于该外壳的内部的转子轴;能够拆装地固定在该转子轴上的叶轮,该涡轮装 置的分解组装用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组装用具具有用于利用吊持机构吊起各所述结构 部件的吊持部,并且具有用于以单体保持各所述结构部件中的至少两种的多个保持部。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适当地分开使用形成于一个分解组装用具的多个保持部,从 而能够将涡轮装置的多个结构部件顺次固定于一个分解组装用具,利用起重机等的吊持机 构吊起并进行拆装。如此,由于能够利用一个分解组装用具来共用地处理涡轮装置的多个 结构部件,因此无需如以往那样分开使用多个分解组装用具来维护、检查一个涡轮装置,从 而省去了分解组装用具的选择、更换的麻烦并显著地提高涡轮装置的维护性,并且能够实 现分解组装用具的制造费用的成本降低以及保管空间的减少。另外,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可以构成为,空 载用的吊持部和保持状态用的吊持部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以使在所述保持部不保持任何所 述结构部件的空载状态下利用所述吊持部进行吊起时,分解组装用具成为不倾斜的正立姿 势,并且,在所述保持部保持有所述结构部件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吊持部进行吊起时,该结构 部件成为向所述涡轮装置组装的组装姿势。如此,在分解组装用具的保持部不保持任何涡轮装置的结构部件的空载状态下, 如果在空载用的吊持部卡挂起重机或链滑车等的吊持机构而吊起,由于分解组装用具成为 不倾斜的正立姿势,因此能够使分解组装用具与想要由其取下的涡轮装置的结构部件自然 地紧贴并容易地进行固定。而且,在分解组装用具的保持部保持有涡轮装置的结构部件的 状态下,如果在保持状态用的吊持部卡挂吊持机构而吊起,则由于成为该结构部件向所述 涡轮装置组装的组装姿势,因此不会不自然地倾斜,而使向涡轮装置的组装变得容易。因 此,能够使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操作变得容易而提高维护性。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可以构成为,所述涡轮 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还具有用于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外壳固定部;转子轴支承部,其在 利用该外壳固定部将该分解组装用具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时,将所述转子轴支承为能够沿轴 向移动。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分解组装用具固定于外壳,在转子轴支承部支承转子轴并使 其沿轴向移动,即能够相对于外壳拔出插入地拆装。如此,由于能够将分解组装用具也用于 转子轴的拆装,因此能够省去以往所需要的转子轴专用的拆装用具并使分解组装用具共用 化,并且能够使转子轴的拆装变得容易而提高涡轮装置的维护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可以构成为,具有在上部 设置有所述吊持部的框架构件;固定在该框架构件上且沿着与所述涡轮装置的轴向正交的 面方向的保持板,在所述保持板上穿设有螺栓孔而构成所述保持部,利用螺栓将所述涡轮 装置的各结构部件固定于该螺栓孔。根据该结构,如果在保持板穿设多个种类的螺栓孔,则能够容易地将分解组装用具相对于多个结构部件共用化。并且,能够简化分解组装用具的 结构,并使其制造变得容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方法,是使用上述各结构 的分解组装用具的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盖构件拆装工序和叶 轮拆装工序,在所述外壳盖构件拆装工序中,在所述外壳盖构件上固定所述分解组装用具 的与该外壳盖构件对应的保持部,并在利用吊持机构将该外壳盖构件与所述分解组装用具 一起保持的同时,将所述外壳盖构件相对于所述外壳主体进行拆装,在所述叶轮拆装工序 中,在所述叶轮上固定所述分解组装用具的与该叶轮对应的保持部,并在利用吊持机构将 该叶轮与所述分解组装用具一起保持的同时,将所述叶轮相对于所述转子轴进行拆装。根据上述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方法,能够使在外壳盖构件拆装工序中使用的分解 组装用具以及在叶轮拆装工序中使用的分解组装用具共用化,由于无需如以往那样分开使 用多个分解组装用具,因此能够省去分解组装用具的选择、更换的麻烦并显著地提高涡轮 装置的维护性,并且能够实现分解组装用具的制造成本降低与保管空间的减少。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方法可以包括转子轴拆装工序, 在所述转子轴拆装工序中,将在所述分解组装用具上设置的外壳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而将该分解组装用具安装在所述外壳上,在设置于该分解组装用具上的转子轴支承部中保 持所述转子轴并使该转子轴沿轴向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1.26 JP 2010-2638431.一种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该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是在进行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时,以单体吊起外壳盖构件、转子轴、叶轮这些结构部件并进行移动以及对位的分解组装用具,该涡轮装置具备在外壳主体上设有外壳盖构件的外壳;轴支承于该外壳的内部的转子轴;能够拆装地固定在该转子轴上的叶轮,该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组装用具具有用于利用吊持机构吊起各所述结构部件的吊持部,并且具有用于以单体保持各所述结构部件中的至少两种的多个保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其特征在于,空载用的吊持部和保持状态用的吊持部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以使在所述保持部不保持任何所述结构部件的空载状态下利用所述吊持部进行吊起时,分解组装用具成为不倾斜的正立姿势,并且,在所述保持部保持有所述结构部件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吊持部进行吊起时, 该结构部件成为向所述涡轮装置组装的组装姿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还具有用于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外壳固定部;转子轴支承部,其在利用该外壳固定部将该分解组装用具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时,将所述转子轴支承为能够沿轴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装置的分解组装用具具有在上部设置有所述吊持部的框架构件;固定在该框架构件上且沿着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仁一,白石启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